本文轉自:遵義日報

本報訊 近日,筆者走進位於紅花崗區海龍鎮貢米村的國家級生態農場項目建設現場看到,農作物秸稈回收綜合利用場、科普性生態廊道等正在施工。

“我們正在進行項目土建工程建設,施工進度達70%,目前生態溝渠、生態田埂、科普性生態農場中心已基本完成,農作物秸稈回收綜合利用場、垃圾池、入口標識等進入收尾階段,爭取在5月初完成剩餘工程的建設和設備購置安裝調試等工作。”項目施工單位負責人黃文學介紹。

紅花崗區國家級生態農場項目於2023年4月經省農業農村廳批覆實施,項目總投資180萬元(其中,省級財政資金150萬元,企業自籌資金30萬元),總體生物防控應用面積達到300畝,項目建設內容包括10餘項土建工程和設備購置安裝。

據介紹,項目建成後,將以綠色有機種植、生態養殖、觀光旅遊等方式融合發展,積極推廣生態農業技術,形成綠色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基地,實現農村環境改善、農產品增值和農民增收。

“國家級生態農場不同於常規農場,它依據生態學原理,遵循整體、協調、循環、再生、多樣原則,通過整體設計和合理建設,在獲得最大可持續產量的同時,實現資源匹配、環境友好和食品安全。可以說,生態農場是保護環境、發展農業的新模式,將有力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助推鄉村生態振興。”紅花崗區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胡小全說。

開展生態農場建設是加快農業綠色轉型、推進鄉村生態振興和農業農村減排固碳的重要舉措。近年來,紅花崗區深入推進生態農場建設,積極培育生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和指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將生態農業技術、現代先進裝備、綠色低碳理念引入農業發展,推行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產業模式化,打造高質量生態環保型農業。紅花崗區把加快推進國家級生態農場項目建設,作爲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大事來抓,積極爲農業經營主體做好協調服務,加強對項目點的監管指導,確保項目建設按期完成。

“現在生態農場已初具雛形,我們將繼續與鎮、村、施工單位等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國家級生態農場建設項目順利完工。同時,我們將以此次生態農場建設爲契機,通過政策引導、加強技術支撐與服務、強化生態價值評價等舉措,努力培育更多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高農業科學技術含量和現代農業機械化水平,推行綠色低碳循環生產,打造綠色生態品牌,加快推進全區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紅花崗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羅曉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