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邱桀 王小菊

4月26日,陽光明媚,空氣中漂浮着泥土和花草的芬芳。

銅鼓縣棋坪鎮遊源村秀美的金沙河畔,一棟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土房子前,方雲英正拿着電剪,正在聚精會神地給小叔子理髮。“一般半個月跟他理一次髮。”方雲英說。

方雲英今年56歲年。她介紹,她1985年嫁到吳家,當時小叔子吳忠德才2歲,“他不會說話,不會走路,大小便經常弄到身上,目光呆呆的,看上去就很不正常。”公公婆婆忙的時候,她要幫着給小叔子餵飯,幫他洗澡洗腳……小叔子後來一直不會說話,直到七八歲纔會自己走路、自己喫飯,後被確認爲4級智力殘疾。

2000年,公公過世。臨終前,他拉着兒子吳章美、兒媳方雲英的手說:“我最不放心的就是忠德,你們要幫我照顧好他。”夫妻倆點頭之後,公公閉上了眼睛。

2019年,丈夫吳章美病重。臨終時,他幾次欲言又止,方雲英意會到了他想說什麼。她湊到他耳邊說:“我會像以前一樣照顧忠德,你放心。”丈夫點點頭,溘然而逝。

方雲英的兩個兒子成家後,一直在棋坪集鎮討生活。從此,照顧小叔子的責任,就壓到了方雲英一個人的頭上。

小叔子就是一個十足的懵牯:追趕鄰居家的雞鴨,拔鄰居家的菜;曾經在廚房柴堆上放了一把火,差點把房子給燒了;下雨下雪天,一不留神就溜了出去,找回來時往往一身水、一身泥——方雲英一天到晚哪裏都不能去,只能守在家裏。孃家就在十公里外的棋坪集鎮,一年三節只是回去匆匆打一個轉,同時還得招呼鄰居幫忙看住小叔子。方雲英經常想去集鎮看看兒子兒媳,以及5個孫子孫女,無奈根本就走不開。

鄰居王桂英介紹,方雲英這個小叔子喫飯要喊,還要給他盛好飯菜;洗澡要給他找好衣服鞋襪,還得放在衛生間裏;經常把屎尿弄到褲子上,或者牀上;他不會剪腳趾甲、手指甲,需要方雲英幫忙。附近曾經有一個理髮店,方雲英曾經帶小叔子去店裏理髮,可是小叔子亂翻店裏的東西,遭人嫌棄,無奈之下,方雲英只好買來電剪、圍巾,給他理髮。

“方雲英很苦、很累,但是她從來不抱怨。我跟她做鄰居幾十年,小叔子曾經讓她流過很多眼淚,但是從沒有嫌棄過他,對他發過火。”王桂英說,“每年春夏秋冬換季,方雲英都要給小叔子買上一身新衣。”

每年二月初八是小叔子的生日,方雲英都要殺一隻雞,做上五六個菜,煮上一碗長壽麪,簡簡單單給小叔子過一個生日。

2019年丈夫過世後,方雲英的兩個兒子跟母親商量,想把叔叔送到敬老院或者福利院去,讓母親輕鬆一點。院方工作人員來到吳家家訪後,發現他無法溝通,不聽使喚,最後都搖搖頭走了。

人生雖無常,日子還要繼續。

方雲英每年要種6畝多水稻,爲了省工錢,都是自己犁田、耙田、插秧、收割;她養了3頭大肥豬,養了幾十只雞鴨;她種了2畝紅薯,能收3000多斤,全都用來餵豬。

“每年賣兩頭豬,有萬把多塊錢的收入;另外一頭過年殺了,大部分用來做臘肉。鄉下買菜不方便,平時就喫臘肉、雞蛋、鴨蛋。”方雲英說,“兩個兒子負擔都很重,儘量少給他們添麻煩。”

屋漏偏逢連夜雨。

2017年,婆婆王菊英雙目失明。除了每天的洗衣做飯,還需要幫婆婆盛飯、夾菜,幫婆婆洗頭、洗澡、剪頭髮。

遊源村大學生村幹周旺月說:“方雲英對婆婆跟親媽一樣,天氣晴好的早晚,她會扶着婆婆到門口走走;遇到雨雪天,就在家裏陪着婆婆聊聊天,講一講村裏最近的一些事情。每年二月初二婆婆生日,方雲英會把2個兒子、5個姑子一起叫過來,一起聚聚。”

“婆媳一場,她現在老了,我給不了她老人家很好的生活,但必須讓她喫飽、穿暖、開心。”方雲英說。

一天的堅持或許微不足道,但幾十年如一日的日夜守護,方雲英這位普通的農家婦女堪稱非凡。方雲英表示,公公、丈夫相繼去世以後,她一直心裏牢記着他們的囑託,“我感覺,這個小叔子也就是我的親弟弟了。也不提什麼‘長嫂如母’,把他當成小孩來照顧就行了,只要我還能動,我就會把他照顧好。”方雲英說。

審籤:朱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