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人大代表李亚荣:

让乡村产业在田间地头“旺”起来

■记者 朱雪娇

“乡村振兴首要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一定要有龙头企业或者富有经验的合作社带动,才能有长足的发展后劲。”市十七届人大代表、西安稞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亚荣说道。

多年来,李亚荣充分发挥农业“领头人”作用,创办自有农产品品牌,成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当选市人大代表以来,她扎根基层开展调研,围绕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提出诸多建议,将代表履职的答卷“书写”在爱了半辈子的田间地头。

把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李亚荣是来自农业一线的市人大代表,2004年在高陵区注册了“稞青”商标,在全省最早做了黄瓜、菜豆、芹菜无公害认证,带领农户筹建占地1000亩的稞青标准化产业示范园,形成了育种、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全链条基地。目前,基地已有西红柿、羊肚菌、洋葱、叶菜等30余个品种,其中,自有育种品牌5个。

这些年来,李亚荣的合作社对当地产业带动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为了培养更多的农业带头人,在高陵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高陵区稞青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李亚荣的种植基地成立了。

“蔬菜种植技术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把培训课堂搬进大棚,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他们育种、育苗、嫁接等技术,以及进一步加工、包装、营销等配套知识。”李亚荣说,新时代的农民不能止步于基本的种植,而是要全方位熟悉并掌握农产品项目扶持政策、项目申请、贷款贴息、网络营销等,这些实用的“干货”都将助力他们更好发展。

设立渭北设施蔬菜基地 保供好“菜篮子”

李亚荣立足多年农业一线工作实际,多次深入调研“菜篮子”稳产保供工作。她介绍,高陵区现有设施蔬菜种植面积8万亩、露地菜种植面积6万亩,蔬菜年产量超60万吨,正在积极争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但是在李亚荣看来,高陵区的“菜篮子”工程还有一些需要提升的地方。一是育苗产业发展受限。目前区内育苗能力每年约2000万株种苗,无法满足早春茬和秋冬茬茄果类种苗及优质种苗需求,且机械化程度不高,易出现季节性供应不足。二是设施建设水平不高。目前高陵区老旧温室大棚约2.6万亩,占全区设施农业占地面积的65%,影响了设施蔬菜产业发展。

为此,她建议在高陵区设立渭北设施蔬菜基地,连片打造“沿渭设施蔬菜产业带”,努力将高陵打造成西安领先、服务陕西、辐射西北的“菜篮子”保供基地。

优先支持全产业链农业主体 带动乡村振兴

李亚荣说:“目前能留在乡村劳作的基本都是老年人,有文化的大学生、中青年男女基本都进城务工,农村的劳动力优势越来越小。”她认为,田间地头的农业企业是带动乡村发展的重要载体,只有全产业链农业主体茁壮成长,才能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

李亚荣建议,希望能优先加大力度支持田间地头有种植、销售、加工业务的农业全产业链企业,给予更多的项目支持;优先支持有品牌、有市场占有率的农业全产业链企业,在创品牌各方面给予直接资金奖励;优先支持在农业全产业链上带动当地农民就业的企业,在引进人才、带动就业上给予直接奖励;优先支持田间地头农产品的初级加工、深加工,让农业全产业链企业快速成长起来,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