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了一些資料,發現只有孔門弟子用“子”,其他諸子的弟子,很少被稱爲“子xx”的,猜想是否是孔子收徒時必須賜個“字”,也許是根據什麼場景或弟子特點來取的,類似於拜師學藝要排輩分。

如子貢的名字叫做端木賜、子張名叫顓孫師、子夏名叫卜商、子羔名叫高柴、子路名叫仲由……

我想,是不是同輩之間互相稱呼都用“字”,比如端木賜,字“貢”,在《論語》中,記載他的言行,都客套稱爲“子貢”,子在古代是對成年男子的尊稱。而長輩稱呼,卻不稱他的“字”,而是稱名,比如孔子對子貢說話,都稱之爲“賜”,對子路說話,稱之爲“由”。

那麼,孔子的名是丘,字是“仲尼”,《論語》中也有“外人”直接稱孔子爲“仲尼”的記載,但爲什麼不叫“子尼”呢?這又是另一種稱呼了,是對老師和長輩所使用的稱呼,當然不能直呼老師的名,如果《論語》中都直接稱呼孔子爲“子丘”,怎麼能區別老師和學生,所以就在老師和長輩的姓後面加個“子”,以示尊敬。如諸子百家,《史記》都把他們成爲“xx子”,如孫子、老子、墨子、韓非子、管子、晏子……這可能是那個時代的尊稱。

在《論語》中,有若和曾參也享受了這個待遇,被稱爲“有子”、“曾子”,估計有這個稱呼的記載,是他們倆的學生所編的辭條,所以加上了尊稱。這種稱呼一直延續到宋朝,如對程顥、程頤兩兄弟,稱爲“程子”,對張載稱爲“張子”,對朱熹稱爲“朱子”、對陸九淵稱爲“陸子”。宋朝之後,這種稱呼就慢慢減少了,減少的原因猜想是區分度不大,比如同爲姓張的,都有學問上的成就,如果都成爲“張子”,就讓人迷糊了,比如看朱熹的《四書集註》,所引用的註釋,要麼稱爲“xx子”、要麼稱爲“xx氏”,看的時候還得去查究竟是誰。

“夫子”一詞,往往是對做過官的尊稱,是來自“大夫”的官職。在《論語》中不僅僅只有孔子被稱爲夫子,衛國大夫蘧伯玉、公叔文子都被孔子稱爲“夫子”。柳下惠多次做官被貶黜,別人和他說話的時候也稱他爲“夫子”。可見,當時對做過官的稱爲“夫子”是很普遍的。到了秦漢以後,對官職設立有了更專門的名稱,“大夫”的官職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到了明清則不再出現。

隨着《論語》的廣泛傳播,儒家的興盛,稱孔子爲“孔夫子”,慢慢地變成了專有名詞,其他人也不敢僭越而用來稱呼自己或別人,成了孔子專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