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盛蘭

1978年6月15日,京劇表演藝術家葉盛蘭去世,享年64歲。“四大名旦”興起以後,相繼出現了一些著名的小生,較早的有姜妙香、金仲仁;較晚的就是俞振飛、葉盛蘭。而在小生行中能自己組班掛頭牌的,迄今爲止,京劇史上只有葉盛蘭一人。他被公認爲當代京劇小生的首席演員、“葉派”小生的創始人。

“葉派”小生創始人

葉盛蘭能成爲京劇大師,與家學淵源密不可分。人們都知道,京劇的發展起源於“四大徽班”進京爲乾隆皇帝祝八十大壽。其中的“四喜”班在咸豐、同治年間出了兩個有名的藝人:哥哥葉中定、弟弟葉中興,兄弟倆搭班唱戲。這個葉中定,就是葉盛蘭的祖父。葉盛蘭的父親葉春善是成就卓越的戲曲教育家,是舊式京劇學校富連成社的社長。富連成社是京劇教育史上辦學時間最長、造就人才最多、影響最爲深遠的一所科班,成立於1904年,班主爲牛子厚,社長就是葉春善。

葉盛蘭六歲就讀於北平師大平民小學,九歲聽從父命,輟學從藝,入富連成社。初習旦角,由張彩林開蒙。因英武有餘,柔媚不足,在蕭長華等明師的建議下,他父親及時讓他改學小生,先後得到過張彩林、蕭連芳、曹心泉、蕭長華等優秀教師的傳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葉盛蘭的武小生戲還特別得到他的姐夫茹富蘭的悉心傳授。茹富蘭也是出身富連成的著名小生和武生藝術家。他的表演以規範嚴謹而著稱,葉盛蘭向他學習《石秀探莊》、《八大錘》、《雅觀樓》等戲,奠定了他以後成爲文武全才藝術家的重要基礎。1930年葉盛蘭滿科,他一面留在富連成科班的學生劇團裏演出,這在當時叫“效力”;一面又拜當時的小生泰斗程繼先爲師,以求深造。

一方面有很好的家學淵源,另一方面又師從多位名家,所以葉盛蘭很快就脫穎而出。1931年秋,他應馬連良之邀,入扶風社,爲馬連良配演《四進士》、《十老安劉》、《清官冊》、《蘇武牧羊》等劇。葉盛蘭在與馬連良合作中相得益彰,充分發揮了個人所長。此後,他又與筱翠花、章遏雲、華慧麟、言慧珠、吳素秋、李玉茹、張君秋等名家合作,演出《紅梅閣》、《獨佔花魁》、《得意緣》、《虹霓關》、《遊園驚夢》等劇目,聲名一日高過一日。

戲評家評價,葉盛蘭對程派京劇的表演、武打、念、做諸方面進行了全面的繼承,並在多年的舞臺實踐中有了重大的突破和發展,“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葉盛蘭扮武將壯武健爽,英氣逼人,演文生清秀飄逸,富有書卷氣。他在舞臺上把周瑜的意得志滿、呂布的剛愎自用、羅成的悲壯蒼涼演繹得惟妙惟肖,被公認爲當代京劇小生的首席演員、“葉派”小生的創始人。

被批爲“伸向中國京劇界的罪惡黑手”

葉盛蘭的成名與葉氏的京劇世界和富連成社的培養密不可分,而他後半生的人生悲劇也與富連成社和他複雜的家族關係密不可分。

葉盛蘭的父親葉春善1903年娶妻,之後生有五子四女。長子葉龍章先在張學良東北軍供職,1935年接替父親任“富連成”社長。次子葉蔭章爲京劇武場(京劇伴奏中的打擊樂隊稱爲武場)鼓師。三子葉盛章,武丑演員。四子葉盛蘭,文武小生。五子葉盛長,文武老生

富連成社是京劇科班,科班出來的名角在全國各地演出,慢慢地就形成了藝人“江湖”,葉盛蘭自然也是江湖中人。他有着梨園世家的背景,有着不到二十歲就出名的藝術前景,所以在江湖中很有地位。就連當時的京劇大師梅蘭芳都格外關照葉盛蘭這個師弟。1933年秋,梅蘭芳邀請葉盛蘭在上海大舞臺合演《奇雙會》,這讓葉盛蘭紅遍上海灘。

1945年夏,葉盛蘭成立育華社,開創了京劇小生挑班的先例。他先後演出了《周瑜》、《呂布》、《羅成》、《十三太保》等著名小生戲,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贏得了“活周瑜”、“活呂布”之譽。在京劇歷史上,老生演員做臺柱子“挑頭牌”是名正言順的,後來,由青衣組班“挑大樑”也算正常。葉盛蘭組建育華社之後,他第一次以小生行當掛頭牌演出。這當然是創舉,是對京劇藝術的推動,“葉派”小生就此成了京劇的又一個流派。由此可見葉盛蘭當年的“江湖”地位。

1957年6月5日,戲曲界在北京召開整風座談會。在座談會上,葉盛蘭第一個發言。他說,梅蘭芳雖是中國京劇院院長,但實際上是有職無權,黨政幹部獨攬大權,不懂裝懂。京劇院的矛盾重重,工作一團糟。他說:中國京劇院劇目是照着延安的《三打祝家莊》的路子搞,還是應該保持京劇原有的風貌?有一個劇種演《白毛女》就行了,不能叫所有劇種都唱《白毛女》。

在座談會上把一肚子意見都說出的葉盛蘭感覺很爽。會後,他到盛長家小憩,感慨地說:“這是我有生以來最痛快的一天。”

他哪裏知道,悲劇正在向他走來。

三天後,6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這是爲什麼?》,“反右派”運動拉開了大幕。由於在戲曲座談會上的“放炮”,葉盛蘭很快成了中國戲曲界僅次於張伯駒、吳祖光的右派分子,是章伯鈞伸向中國京劇界的“罪惡黑手”。

批判葉盛蘭的大會,每次都是組織規模盛大,有四五百人蔘加。從梅蘭芳、歐陽予倩往下數,京劇名伶幾乎無一缺席。文化部一位副部長代表文化部在大會講話,給葉盛蘭定爲“是戲曲界從鬧個人名利走向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典型,京劇界裏最危險的右派分子和黑暗勢力、封建把頭的餘孽……也是比較全面的反面教員”。

1957年,葉盛蘭43歲。正當年富力強之際,葉盛蘭的人生卻進入了悲劇階段。

從“右派”到生命的最後階段

被打成“右派”之後,葉盛蘭名角的“範兒”當然大受影響。上頭對葉盛蘭的處理可謂別出心裁:給他戴上右派帽子,但不登報宣佈;允許他上臺唱戲,但不準出場謝幕。

據說,葉盛蘭爲了取得更好的政治表現,在舞臺上格外賣力地演出。因此,內行人認爲葉盛蘭自1957年以後的表演有力度過大之嫌。更關鍵的是,1957年之後的戲劇“江湖”已不再是葉盛蘭的“江湖”。他雖然登臺唱戲,但待遇已經一落千丈了。單間化妝室讓別人佔了,他被趕到公共化妝室。原來他化妝用的是二百瓦的大燈,現在是十五瓦的小燈;原來是大穿衣鏡,現在給他的是一面貼着橡皮膏的小鏡子。更荒唐的是,一次到上海演出,別人的名字都是紅的,而葉盛蘭的名字卻是黑的。除了唱戲,葉盛蘭還要幹許多雜活,如打掃劇場、給演員打水、疊戲衣等等。

1966年“文革”開始,葉盛蘭和他的葉氏家族再次受到衝擊。他的三哥葉盛章在被關押批鬥了四天四夜後,浮屍通惠河。葉盛蘭聞訊,心膽俱碎,失聲痛哭。而葉盛蘭則被下放到小湯山附近的“五七幹校”參加體力勞動,直到“文革”後期才返回城裏。

1978年6月,葉盛蘭病重住院。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他依然沒有忘記京劇藝術,他對弟弟葉盛長說:“老五,小生這行可不能絕了啊。老先生們有多少東西沒傳下呀,就是我身上會的這點兒東西,也該給後輩留下來呀。”說着說着,他滿臉都是淚。住院一週後,葉盛蘭去世。

葉盛蘭在演出前化妝

對於葉盛蘭的一生,章詒和有過這樣的總結:“葉盛蘭活了六十四個春秋,有聲有色,有光有影,有血有淚。從坐科深造,成名創派,到急轉直下,坎坷屈辱,像夜空的星斗,幾無聲息地劃落過去。從明亮到隕滅,其間經歷了長長的黯淡過程……這是人生的悲劇,是時代的寫照,更是中國傳統藝術半個世紀由盛而衰的縮影。”

作者:梅邨遺少(媒體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