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东阳教育人文精神的基因来自东阳特定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形而上则为吃苦耐劳、克勤克俭、精益求精、崇教兴学、开拓创新,教育过程衍而为勤奋刻苦、兼容并蓄、追求卓越、崇尚实用,教育效果趋而下则为尽职务实、守正不挠、崇尚气节、淡泊荣利。东阳教育的人文精神是东阳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阳教育的土壤孕育了东阳教育的人文精神,又经过有意识地筛选和强化,在东阳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群体中显现出来。

关键词:东阳教育  人文精神  形成  培育  体现


人类在生产、生活和生存的漫长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对物、对人的观念、观点和做法,历久而沉淀,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奉,这也就是人们所谓的人文精神。对人文精神的阐释见仁见智。徐志坚认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们关于人应当如何生活”“人之为人的价值标准” 等一系列命题的自我意识周国平在国家行政学院的讲演中指出,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它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以人为本,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以人为归宿。陈旭光则说,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葛红兵则认为,人文精神所涉及的是人的思考与关怀之极,其形成与变革深刻影响着文化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它能以形而上的特征直指人的生存本质,直探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的核心,具有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功用。(《论人文精神的实质——兼及大学人文教育问题》)人文精神大量的是属于意识层面的,但也有许多被物化了的。要给人文精神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它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有共性,即人类成长和生存所共有的精神,它也有个性,即由于生存环境及个体禀赋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精神。

要探讨东阳教育的人文精神,必须将它放到东阳人所处的历史地理环境中去分析,分析东阳人这一群体在漫长的1800多年中的奋斗史,分析东阳的自然环境对东阳教育人文精神的影响。概言之,东阳教育的人文精神产生于并受制于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大则包括国家和时代的政治气候、社会思潮、风尚习俗等,小则涵盖东阳人群体的观念、观点指导而衍生的环境氛围。除了群体因素之外,还有个体因素,不可低估出类拔萃人物对东阳人文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首先指东阳的地形地貌物产气候等,扩而大之,也指周边县市及东阳人在外生存生活的环境。相对而言,自然环境变化较小,而人文环境是动态且延续的。因此,对于东阳教育的人文精神,既要以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观点高屋建瓴地宏观把握,又要鞭辟入里地作微观分析,这只有一部皇皇巨著才能胜任,非本文力所能及。而且,东阳教育的人文精神和东阳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前者从属于后者,被后者所包容,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东阳教育的人文精神相对于东阳其他行业和领域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又自有其特质,其中的联系和差别,也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况且,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皆为教育之构成。一人一事、一言一行、一房一柱、一花一木、舞台荧屏、街巷俚语、经史典籍、网络媒体——天地万象、人间百态,凡可施影响于人者,皆是教育之媒介,皆可为教育人文精神之来源,欲条分缕析,又岂是区区一篇短文所能蒇事?

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仅从东阳人生存环境看东阳人文精神形成、教育过程中人文精神的培育及东阳人才群体教育人文精神的效果体现三个角度,对东阳教育的人文精神作一点粗浅的剖析。

从生存环境看东阳教育人文精神的形成

如前所述,人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一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影响和造就了生于斯长于斯的群体的人文精神,当然也包括这一群体的教育人文精神。人在成长和生存的既短暂而又漫长的过程中,打交道的无非是外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在打交道(或称之为接触、改造、斗争)的过程中,又不断地对自身的意志、毅力及品格起到塑造、矫正或强化作用,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升华都必须经历这样的过程。那么,形成东阳教育人文精神的东阳人的生存环境究竟如何呢?

应该说,老天没有厚待东阳人,东阳人的生存环境并不令人称道。

俗云“一方水土一方人”,先让我们看看养东阳这一方人的水土究竟如何。东阳处于浙江中部,非交通枢纽,也非兵家必争之地,地理环境相对闭塞。其地貌可用“七山一水两分田”来概括。《东阳市志》载,丘陵山地面积1205平方公里,占69.2﹪;河谷盆地面积537平方公里,占30.8。在河谷盆地中,河流池塘等水面面积约占三分之一。这七成之山,不产良材,也缺少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且坡陡石多,不利垦殖,一旦连日大雨,往往地质灾害频发。这一成之水,雨季则咆哮肆虐,撕堤裂岸,良田变成沙滩,村落或为废墟,南北两江遂有“烂肚肠”之称;旱季则一脉细流,不敷农业灌溉和人畜饮用之需。这二成之田,多为红黄壤,肥力低且易板结。水旱频仍是东阳的特点,见之于史籍的大的旱灾、水灾、雹灾及霜雪冻等灾异现象,自三国末年迄上世纪80年代,1700年间,即有500余次,平均三四年就有一次。“颗粒无收”,“民以野草、树皮、'观音粉’充饥”,“民大饥,人相食”,“百姓流亡,死者遍野,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饿殍相望于道”,“漂没田舍无算”,“秋水漂庐,溺死者众”等记载不绝于书。在农耕社会里,山无良材,地无富矿,土壤贫瘠,灾害频繁,东阳的水土,亦即自然条件可谓恶劣。

再看东阳的人文环境。姑且撇开人文环境的其他方面,侧重谈谈东阳的人口。洪荒时代,虽已有古越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但由于不断地被北方移民所融合同化,现在已难觅正宗的土著了。可以说,东阳人口的绝大部分是移民构成的。东阳排位前十的王、张、陈、吴、金、李、徐、楼、胡、蒋诸姓,追溯其来源,无一例外,均来自外地。如桂坡李氏,自称“南渡名宗”;岘西刘金氏,自称“南渡世家”。而排位十六的赵姓,其祖宗是赵宋王室,与金姓同时随宋室南渡。唐宋时期是人口入迁的高峰期,东阳的著姓望族都是在这一时期占籍东阳的。

从全县人口的变化看,两晋时有近万户约四五万人,这一数字一直延续到“吴宁县”改名为“东阳县”的武周垂拱二年(公元686)。南宋宝祐年间和明洪武二十四年,人口有两个小高潮,均超过18万。鸦片战争前夕的清道光十六年(1836),人口突破48万。2008年年末为812609人。急剧增加的人口和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如果视20多年前的1988年耕地(包括水田和旱地)50.68万亩为不变,则目前东阳人均占有耕地为0.6亩。人多地少是整个中国的国情,而在东阳显得尤为突出。

资源匮乏,土地硗薄,灾害频仍,人多地少,移民为主,是东阳人生存环境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东阳人必须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寻觅生存之道。这是东阳人文精神,自然也是东阳教育人文精神产生的背景和土壤。这样的背景和土壤,孕育了如下东阳人文精神和东阳教育人文精神。

吃苦耐劳。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之下,欲谋生存,无非是“走”或“留”两途,走者向外寻求发展空间,或拜师学艺,或读书求仕;而留者精耕细作,以求一饱。不论是走还是留,都离不开吃苦耐劳。远赴他乡者须吃苦耐劳方能立足,而留守故土者须吃苦耐劳方能在与自然环境的较量中把握先机。东阳学子的勤奋刻苦即由此而衍生,“霉干菜”“土布衫”精神不胫而走,东阳人能吃苦,东阳学生能吃苦遐迩闻名。

克勤克俭。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东阳人要想尽可能地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获取更多的生活资料,就必须勤勉不懈。因此在耕作的过程中,除改良农作物品种、提高复种指数、套种不同作物外,还须起早摸黑精耕细作,让每一寸土地发挥最大效益。在外做工从艺之人,读书求学之人,也须勤奋不懈,否则危及生存。因此,东阳人的勤奋饮誉九州。除了勤奋,还必须节俭。精打细算,细水长流,方能安排好生活,在丰歉之间获得平衡。东阳人评价一个人,不会以貌取人,也不会以衣着取人,看的是他挣下了多少家业。如果某人衣着素旧,但经营家产颇有收获,就会使人肃然起敬,称其“会撑(东阳方言,意为“竭力营谋”)家”。反之,如果衣着光鲜,而在创业上毫无建树,甚或躺在祖宗的遗产上坐吃山空,就会遭人鄙视,被讥为“败家子”“叫花子”。天上不会掉馅饼,欲在家业上有所建树,舍“勤俭”二字,别无他途。火腿的发明,霉干菜土布衫的出现,都是精打细算节俭过日的最好诠释。东阳人善于安排会过日子——实则是勤俭——也是出了名的。而在教学上,则表现为勤奋不懈,循循善诱,分秒必争。

精益求精。如前所述,为了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留守故土者必须侍弄好那有限的土地,各道操作程序都力求精细。在精耕细作之下,大田自不必说,田头地角也能“出金银”。外出从艺之人,也必须精益求精、技压群雄,才能拓展生存空间。东阳建筑之布局谨严、天人谐和、华美丰赡、独领风骚,被誉为“东方住宅之明珠”,木雕之驰名世界,竹编之享誉四方,都是东阳人精益求精的结果。至于读书求学之人,于学业上孜孜矻矻,博搜旁通,精益求精,方能在科举求仕、著书立说、科技创新等方面独树一帜。东阳名匠迭出,博士教授近千上万,学者专家灿若星汉,舍精益求精,则无法解释。

崇教兴学。在东阳人留守耕种、从艺做工、读书求仕三大出路中,读书求仕无疑是排在第一位的。所谓“耕读传家”,“耕读”两字并非处于同等地位,难以等量齐观。“耕”是解决生存的无奈之举,“读”(读书做官)才是自我实现的理想追求。一旦环境适宜,读书之风便勃然而兴。从艺做工也不能和读书求仕相提并论,因为手艺人社会地位低下,在以农为本的漫长岁月里,手工业属于“末”业,不被重视。在旧时“士、农、工、商”“四民”中,“士”——知识分子的地位最高。因此,教育被东阳人放在尊崇的地位。对文化的尊重,对文化人的尊重,对塾师的尊重,都班班可靠,且口口相传到今天。东阳人读书,倒不是纯粹为了做官,占人口主体的种田从艺者,读书是为了识字晓事,在生存和生活中求得便利。因此,读书人的行列中固然有以制艺八股为晋身之阶的,但更多的是为实用。欲“治国平天下”的是少数,求“格物致知修身齐家”的是大多数。因此,东阳人读书群体就显得相对庞大,由此也促进了兴学之风的鼎盛。东阳书院林立,私塾遍地,其来有自;捐资助学、倾力办学者史不绝书。而赵公藻、郭钦止、吴崇福、蒋沐蒋元蒋伯康祖孙、许一元、张振珂、蔡汝霖、金品黄、黄学龙、马成骥、王惕吾等人也因此得以青史流芳。据《东阳古书院》载,自南宋迄清季,东阳有古书院35所,义塾12所。其中著名的有友成书院、石洞书院、八华书院、横城义塾等。至于私塾,则数十上百户的村落必设所。(《东阳市志》)论及东阳学风之盛,南宋宝祐年间翰林院修撰尤焴曾云:“邑之内外,士类骈集,才气学术,项背相望。或承吕成公(吕祖谦)之教,或从陈止斋(陈傅良)、叶水心(叶适)为学,大家多创书院以教乡党子弟,诗书讲诵相闻,旁郡他邑不及也。”明成化《东阳县志》也说:“(东阳)士爱读书,大家子弟无不从师就学。有志者习举业,迟钝者亦求通章句,知礼义之方。”

东阳人崇教兴学的风尚、除了统治阶级的倡导、有识之士的推动、社会舆论的牵引、晋身实用的需求之外,宗族公常对读书人的评价资助作用也不可忽视。一个人的读书成就,不仅仅属于个人和家庭,也被认为是整个家族和宗族的荣耀,因此,对读书人的资助不遗余力。以南岑吴氏宗族为例,1917年续修的《南岑吴氏宗谱》,首卷用了整整14页篇幅详列了自童试入学、入泮、五贡、发科、发甲、文武解会状直至钦点钦赐翰林,其中由宗族公常资助的卷资、考费、衣衿费、发甲闻报费、旗匾费、进京费、路费、留寓费、出仕荣归谢祖酬恩费等等,数额十分明确。而且这资助不仅大宗祠有,各公常分祠也有。对于科举时代取得功名者,宗谱上都特别加以标明,甚至有资格参与“乡饮”的文化人——士绅,也大书一笔。科举既废,凡高小毕业以上学历者,均有说明。概言之,凡读书至一定学历者,均能得到宗族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鼓励。这就形成强大而持久的推动力,促使宗族子弟一心向学。南岑吴氏如此,其他姓氏也大同小异。

开拓创新。东阳由于地瘠民贫,人多地少,向外寻求发展空间自是必然。其出路一为外出做工从艺,二为读书出仕。如果一辈子猫在那点田地上刨食,往往会被讥为“田乌龟”,被认为没本事向外拓展,只好窝在家乡。而对有能力外出挣钱者,往往青睐有加。东阳人有句俗语“离乡则贵”,而且,你离家乡越远,说明你越有本事。春节过后,人们之间最多的问候语是“你哪天出门(做工)?”,平常而无意识的问候语蕴含着提醒和催促。如果过了正月半还没出门,往往被人视作恋家或没地方可去,那是没出息的同义语。东阳民俗和集体下意识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促使每一位成年男性向外发展。但要在异地他乡站稳脚跟,进而谋求发展,并非易事。如果铩羽而归,则被乡人讥为“卖桃干”(取的谐音而谑称),当事人必会觉得无颜见人。因此,外出者,不论是从艺还是求学为官,必倾全力开拓进取,并力图创新,以开辟一片新天地。考出去一火车,回来一汽车。因此,离开东阳在外地生根开花的东阳人,其数量数倍于目前在籍的东阳人。即使在籍的东阳人,每年也有一二十万长年在外或做工,或经商,或求学,或从政。而改革开放以来,东阳许多大型企业集团的执行业牛耳、民办大中专学校的遍地开花、影视基地的蜚声九州,也都是开拓创新精神的结晶。

从教育过程看东阳教育人文精神的培育

东阳的人文及自然环境形成了东阳教育的诸多人文精神,这些精神在教育的过程中又得到强化和发展。

勤奋刻苦。读书求学以获得谋生的本领是东阳人的一大追求。并不为人称道的可以说有些恶劣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东阳人吃苦耐劳的的精神,这种精神表现在教育上,就是勤奋刻苦。这勤奋刻苦,既表现在施教者——先生或老师身上,同样也表现在受教者——学生身上,所谓勤学苦练、苦教苦学就是东阳教育人文精神的特色。东阳马生对宋濂自我介绍“用心于学甚劳”,劳者,勤奋刻苦之谓。我们不知马生的具体求学经历、科举成就、为官政绩等等(笔者怀疑马生就是永乐进士、横店马祖人马廉,并有专文论述),但一代名臣对东阳学子求学精神的肯定已妇孺皆知。自古及今,东阳人求学勤奋刻苦的例子不胜枚举。“霉干菜”“土布衫”精神,其实就是勤奋刻苦的物化代表,是在口体之奉不如人、物质条件十分艰困的条件下孜孜以求、刻苦自励的最好注脚。滕元发落榜苦学,乔行简敲石诵读,许弘纲麻糍当墨汁,张国维金榜题名后尚在古寺苦读等,都是勤奋刻苦的佳话。许谦、陈樵、金淛、楼如山、叶蓁、程铨、楼梯霞、邵飘萍、杜佐周、金佛庄、严济慈、程宽正、郭人全等人都出身贫寒,一心向学,勤奋刻苦而卓有成就的。在科举时代,功名不能幸致,舍勤奋刻苦,没有捷径可走。在现代社会,升学竞争依然激烈,欲上理想的大学,勤奋刻苦仍然是不二法门。科举时代300多名进士金榜题名,改革开放后高考成绩的迭创佳绩,都得益于东阳学子的勤奋刻苦。笔者从教30余年,教过的学生,有许多并非天赋异禀,如方晓红、周荣庭、胡润泽等,但在高考录取率极低的上世纪80年代,经由勤奋刻苦考上北大、科大、浙大等一流名校。自1977年恢复高考到2008年的32间,东阳学子被普通高校录取56915(不包括1999年开始的单考单招被高职录取的5474人),年均被录取1778.6人,每年考出去的岂止一火车?(2008年有5705人被录取,则超过4火车)回首1978年,东阳报考高校6036人,上线人数达734人,为全省之冠(该年全省前期录取7712人,后来扩招4606人,录取总数仅12318人)926《浙江日报》头版以《东阳县被重点高等院校录取的新生有一百六十九名》为副标题予以报道,高考状元县之名海内皆知。应该说,是东阳学子的勤奋刻苦——当然,也离不开东阳教师的勤奋刻苦——书写了东阳教育的荣耀,铸造了“教育之乡”的辉煌。

兼容并蓄。东阳先民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了北方移民,先期的移民以同样的心态接纳后来的移民。这样的心态也反映在教育上。即以南宋为例,在东阳讲学留寓的朱熹、陈亮、吕祖谦、陈傅良、叶适、魏了翁诸人,所操之观点各异,但东阳人都不排斥。其中朱熹的性命”说与陈亮的“事功”说势同冰炭;吕祖谦调和朱陆,主张“明理躬行”,与叶适的“功利之学”颇为接近;陈傅良为学注重“经世致用”,反对性理空谈;魏了翁则推崇朱熹理学。一时之间,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闽派理学、永康学派、永嘉学派、金华学派的代表人物都云集东阳,展开激烈的思想交锋,成为奇观,也成就东阳教育的一段佳话。这也形成了东阳教育兼容并蓄的精神。在兼容并蓄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辩证分析,对比取舍,取精去糟,获得进步。博采众长,善于学习,兼容并蓄,也使得东阳学子通脱务实,成就斐然。

追求卓越。朗志拔俗、锐意图强、追求卓越是东阳教育的特色。这也表现在对教师的选择上,东阳人深知优秀教师对教育质量的影响,因此,聘请最好的老师就成为共识。一部东阳教育史,名师比比,有许多是名噪华夏的人物。如前述之朱熹、吕祖谦、陈傅良、叶适、魏了翁,后来的钱文子、叶味道、方逢辰、许谦等。上述人士大多非东阳籍人。其中的多位在科举上也成就卓著,如方逢辰为宋理宗淳祐十年1250庚戌科状元,叶适为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戊戌科榜眼,魏了翁为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己未科探花,吕祖谦为南宋隆兴元年癸未科一甲第九名,他们任教东阳时大多已科场得意。名师出高徒,勤奋出天才,自强不息成就卓越。仅以吕祖谦而言,其东阳弟子李诚之、乔梦符、陈黼、葛洪、乔行简、倪千里、马壬仲、赵彦秬等,自淳熙二年1175)至庆元二年(119622间先后中进士,且多为名臣。其中,葛洪、乔行简官至宰执;李诚之曾省试第一(解元),以衰病之年镇守蕲州,与金兵巷战,力竭自刎,合门殉节。有名师执教,东阳科举成就不凡。计有文进士231人(以县为单位统计时,这一数字当可稳居上游。明清时全国有1700多个县,历代文进士总数为10万余人,平均每县不到60人,超过200人的县全国仅五六十个。以下为部分科举发达县及部分周边县的文进士人数,可资对比参考:山阴会稽1240,常熟461,上虞257,兰溪218人,永康184人, 义乌146,诸暨163,嵊县126,新昌10),武进士74(占已知全国武进士总数12277人的0.61。其中武状元有5(此数字在全国1700多个县中排在平阳之后名列第二),依次为厉仲方、周师锐、杜幼节、俞葵、俞仲鳌。要知道武举以策论定去留,以弓马定高下,中武状元者须文武全才,并非如我们所想象的只需一身蛮力或武功高强即可。东阳人既崇文也尚武,可见一斑。文榜眼有曹冠、乔嚞;文探花有滕元发、孙礿、舒元褒。已知的武榜眼则有宋嘉定壬戌科及第的明德路西人陈炎。东阳的榜眼探花,各有3人,以县为单位,在已知籍贯的333名文榜眼和302名文探花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笔者有《东阳状元缘》《东阳榜眼探花》《东阳三鼎甲》《冯宿·唐代科举·状元》《东阳进士谈》等系列文章可资参考。)科举时代,全国能中进士的平均每年不超过80人,在千百万士子中,已属凤毛麟角,进入一甲更是难上加难。若无一往无前追求卓越的精神,不可能跻身鼎甲,笑傲群雄。及至现代,东阳籍两院院士达10来人,平均8万人口就拥有1名两院院士,为全国人口平均占有率的9倍。(籍隶浙江在浙江出生的两院院士220人[不计祖籍],次于江苏的315人、上海的339人,在30多个省市中排第三。在全国333个地级单位中,金华地区两院院士数排名全国第25,除东阳外,永康3名,金华[包括市本级及金东婺城两区]、兰溪、义乌、浦江各2名。)具有高级职称和高学位的人数在全国县市中名列前茅。据“东阳政府网”载,截至2007年底,具有高级职称的东阳籍人士达8000多人,博士和博士后800余人。这两个数字还在不断扩大中,用不了三五年,将是“千名博士汇一市,万位教授同故乡”了。可以说,是东阳人和东阳教育追求卓越的精神,造就了东阳庞大的拔尖人才群体。

崇尚实用。由于环境的窘迫,东阳人往往少有幻想,踏踏实实,崇尚实用。在求学的过程中,摒弃空疏无用之学,讲究经世致用。因此虽有各种思潮曾经在东阳这片土地上碰撞争鸣,但占上风的还是深具本土意味的金华学派。《东莱博议》在学子中的影响并不亚于四书,因其乃学习策论和八股文章的捷径(难怪东莱子弟参加科举考试捷报频传)。而有识之士深知过科举独木桥之艰难或追求不同,干脆声明不教授科举的敲门砖——制艺,元代许谦的八华书院就是如此。而更早的石洞书院,虽有名声赫赫的朱文公辈讲学于斯,也不把科举求仕作为教学的目标,于是有了“十里长衢郭,出不了一个举人壳”的民谚。不教科举时艺教什么?当然不会如茶馆酒肆式的无聊闲谈,教的自然是诚意正身格物致知的实用知识,以学子品德修养和谋生能力的提高为依归。

从教育效果看东阳教育人文精神的体现

教育的对象是人,本质是对人的品德、品格、意志、毅力及学识能力的塑造,人才是教育的终端产品,而教育土壤、教育过程所孕育造就的教育人文精神,也必然通过人才得到显现。观照东阳人才群体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也可以了解东阳教育的人文精神。

这里所说的东阳人才,指接受过东阳教育并取得成就的政界、学界、商界的各种人才。

尽职务实。东阳人才,不论是政界、学界还是商界的,都具有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因为舍此无以立足和发展。但最具普遍性的人文精神当属尽职务实,因为东阳人才由于生存所面临的环境容不得他们浪漫和幻想,惟有踏踏实实,诚实面对现实的种种挑战,才能求得生存并在此基础上获得发展。

旧时代最受关注的知识分子是有功名者,并由此扩大到仕宦群体。除前述之305名文武进士及其5状元3榜眼3探花外,《东阳市志》统计,自隋唐开科取士到清末,任县令以上职官者1086人,其中文职官员442(含正副宰相6人),武职官员312人,历代正史立传者17人。纵观东阳人才的仕宦群体,绝大多数都立足现实,恪尽职守。史书上将这类人称为“循吏”。《金华府志》《金华先民传》《金华贤达传》《宋濂许子良传》《东阳县志》等典籍上有大量循吏的记载。如厉文才期月平寇,乔梦符抗涝救灾,孙礿慷慨陈词,许子良理财折狱,厉文翁正身尽职,张大轮平寇靖蕃,蒋瑜奏减民赋,吴良知三战三捷,卢仲佃抗倭平乱,王乾章灭盗治郡,王嘉忠化育民风等。遍览东阳仕宦,循吏比比,不胜枚举。除了曹冠因为与秦桧走得较近、赵祖鹏攀附权贵而遭疵议,还找不出第三人可以讥评。东阳仕宦群体整体上都能根据宦地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尽忠职守,不负使命,上无愧朝廷寄托,下不负百姓希望,足以笑对后人。

而进入现代,知识分子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或离乡背井,负笈他乡,或远涉重洋,求学异国。学成后大多从事应用科学与基础科学,因此,东阳的工程理学人才之盛,驰誉四方。究其原因,运用学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务实精神的体现。如严济慈、蔡希陶、金士宣、何绍韩、赵骥、李锦琳、李正武、葛正权、吴味经、厉德寅、金培松、陈士橹、徐更光、金玉玕、潘德炉等科学家、实业家,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

我们还不能忘记在内忧外患、时局不宁的上世纪前半叶,有许多教育家,秉承教育救国的理念,倾心于为国家培养人才,如官立第一小学校长吴允让、教育局长程品文、英士大学校长杜佐周、军校教务长吴允周、宁波中学校长赵仲苏、吴淞中学校长程宽正、锦堂师范校长郭人全、东阳中学校长陈人文、中国中学(东阳二中前身)校长陈季豪、东阳简师校长何士豪及吴梦非、李春城、施伯朱、叶光球、施有光等一大批名师硕儒。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尽职务实,为东阳的教育人文写下光辉的一页。

守正不挠康德说过,知识分子的最高标准就是“敢于在一切公共领域运用理性”。“一切公共领域”涵盖了政学商诸多领域,而“理性”则指不头脑发热,不感情用事,审时度势,把握大势,依据正义和正道决定自己的言行。对于当说之言、当行之事,“虽千万人吾往矣”;面对强权和险恶的环境坚守不挠,即使革职充军也在所不辞。这是知识分子人格和骨气的体现,也是东阳教育人文精神的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封建时代,东阳士大夫侃侃立朝,直言敢谏,謇謇为政,当行必行。如冯宿杖毙姚文寿,舒元舆谋诛宦竖,滕元发直斥朋党,乔行简持重治国,马光祖训诫福王,卢洪春痛骂神宗,金淛严毅英断。延至民国,有吴品珩革除弊政,吴望伋厉禁烟毒,赵琛公审周佛海,马文车大闹“国大”等等。东阳的仕宦群体,多能清廉自守,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产生的千余名东阳仕宦有贪渎之徒。

崇尚气节。隆庆《东阳县志》评价东阳“士人多谈性命,登仕者多尚风节”。谈性命,即重视人生价值的思考;尚风节,则是面临君王昏暴、上司奸横、同僚贪虐、外敌入侵、山河失序时坚守自己的操守与信仰,虽粉身碎骨也面无惧色。这样的东阳人也实在太多了。最早的如张潮父子,为保一方平安,在官清岭与括苍盗寇血战,双双殉职。其后有申屠狄御寇捐躯,滕茂实坚贞不屈,李诚之合门殉难,胡德广不屈而死,王鈇血战殒身,张国维投水自尽,邵飘萍捐躯北京,金佛庄喋血南京,吴复夏碧血长空,马步祥血洒江阴,赵济猛杭州就义,郭莽西笑对屠刀等等,例子同样不胜枚举。

淡泊荣利。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读书人的最高追求,大多是将读书作为晋身之阶,以求博得一官半职,以后步步荣升,光宗耀祖,名留后世。应该说,人的好名并非一无是处,孔夫子尚且“疾没世而名不称焉”。通过为国家民族作出贡献而扬名,自然是值得肯定的,但封建官僚中往往多的是为一己之私欲而追名逐利,这也是翻阅二十四史每每令人慷慨歔欷的原因。我们并不否定那些勤于政务、忠于职守的人们,但也不能忘了那些疏离权位、视名利如敝屣的先贤。他们坚守自己的那片心灵净土,挣脱名利的束缚,站在更高的视点上观照历史和人生,并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样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处淤泥而不染,不汲汲于权力,淡泊荣利,是东阳知识分子的一大特色,也是东阳教育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东阳历史上,这样的人物也很多,如厉文才正当唐太宗眷宠正隆时辞官归家,修都督堰造福一方;“金华四先生”之一的许谦,屡拒元统治者的征召,依然在八华书院讲学不辍;他如张志行三辞征召,张枢拒作元丞相脱脱的长史,陈樵隐居著书,吴伯修不受征辟,许弘纲急流勇退,李品芳优游林泉。或拒绝朝廷征召,或主动辞官,表现了他们对官位权力的漠视。而在“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之间进退裕如,未尝不是人生的智慧。若论其源,自然又回到东阳的教育上来,在石洞书院讲学的朱熹就“以应举觅官美名好事之学为不足学,而欲讲乎义理以求修己治人之方”,讲学于八华书院的大儒许谦教授门徒,“独不以科举之文授之”,名儒大家的思想对东阳人影响至深,对东阳教育人文精神的形成影响至深。

结  语

综观东阳教育的人文精神,可谓一以贯之。生存环境造就了东阳人吃苦耐劳、克勤克俭、精益求精、崇教兴学、开拓创新的精神;而吃苦耐劳的精神衍生出东阳教育勤奋刻苦、崇尚实用的人文精神(也可视作教风学风),开拓创新衍生出东阳教育兼容并包、追求卓越的人文精神;东阳教育造就的知识分子群体或人才身上所体现的尽职务实、守正不挠、崇尚气节、淡泊荣利,又源于东阳教育勤奋刻苦、兼容并蓄、追求卓越、崇尚实用的人文精神。东阳教育的人文精神有着内在和外在的纵向横向的联系,是东阳的人文和地理环境造就了东阳教育的人文精神,而东阳教育的人文精神又滋养培育了一代代东阳人,一代代东阳人——尤其是东阳教师和学子又以其奋斗拼搏的人生轨迹充实丰富了东阳教育的人文精神,使东阳人这一群体在汉末建县以来的各个历史阶段都作出了足以令人自豪的贡献。

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东阳教育人文精神并非完美无缺,东阳教育固然有许多精粹,但急于事功、小富则安、盆地意识、固守传统、单打独斗等阻碍了东阳人取得更大成就,这也是东阳虽人才众多但缺乏有全国影响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实业家的原因。辩证地看待东阳教育人文精神是现代人应有的态度,愿我们努力弘扬东阳教育人文精神的精华,扬弃其糟粕,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让东阳教育更上层楼,为东阳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更大的贡献。         

     2009.4.24~2009.4.27一稿,2009.4.28二稿,2009.4.29三稿,2009.5.3改定                              

(本文获“人文精神大家谈”征文一等奖第一名,收入《东阳人文精神大讨论活动成果集·优秀理论文章汇编》,刊于《今日东阳》总第16期,《信息简报》第24期,“东阳新闻网”2009.11.5,并发于《八面风论坛》)

东阳人文精神大家谈”活动结束

37篇理论文章获奖

http://www.dongyang.gov.cn/hdjl/myzj/200909/t20090914_1071331_1.html

http://www.dynews.zj.cn 东阳新闻网站 2009年9月14日 11:10

  本报讯 作为“东阳人文精神”大讨论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东阳人文精神大家谈”理论文章征评活动,最近落下帷幕。据了解,在此次活动中,我市共收到参评文章187篇,经市人文精神大讨论活动办公室初评、专家组终审,从中评选出一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2篇。

  为进一步做好“东阳人文精神”的剖析、提炼和弘扬工作,我市于4月份启动了以“东阳人文精神大家谈”为主题的理论文章征评活动,得到了全市党员干部、市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心得体会,撰写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理论文章。在这些理论文章中,有的梳理、探究了东阳人的文化发展史、精神探索史、价值创造史;有的针对当前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有的对将来的“新东阳精神”进行了界定和展望。这些文章尽管来自不同的界层,但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心声:为东阳建设建言献策,为东阳发展尽心竭力。

东阳人文精神大家谈”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http://dynews.zjol.com.cn/dynews/system/2009/09/18/011434272.shtml

  http://www.dynews.zj.cn 东阳新闻网站 2009年9月15日 15:17

奖级

作 者

单 位

论文题目

一等奖(5名)

吴立梅

东阳二中

东阳教育人文精神谫论

厉茂棠

食药监局

同心铸造东阳魂

黄文明

市府办

我们需要一种精神

俞劭平

房管局

行中庸之道  倾诚信之情  怀敬畏之心

厉小兰

文化局

弘扬人文传统  坚持与时俱进

二等奖(10名)

华宏伟

巍山高中

东阳教育人文精神的历史流变与现代嬗变

徐新良

普洛家园药业

传承企业家精神  确保基业长青

郭志明

审计局

人文精神与审计工作的串想

周江跃

外国语学校

对“东阳人文精神大讨论活动”的一点浅思

王天仁

交通局

努力弘扬“老黄牛”“铺路石”精神

吕美良

广电台

实现东阳人文精神与广播精神的有机统一

张忠鸣

档案局

从东阳话中挖掘东阳人文精神的基因

厉伟兰

交通局

培育东阳新的人文精神  建设美好家园

张卫伟

农  办

弘扬提升东阳人文精神  促进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

张望峰

林业局

弘扬优秀人文精神  促进东阳创新发展

三等奖(22名)

李文跃

建管局

发扬东阳建筑人的优越品质  提升东阳建筑业的发展后劲

徐洪法

教体局

试论东阳尊师重教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周灿瑶

工商局

脚踏实地做好每项工作

李新地

巍山高中

巍山高中教育人文精神的架构与解读

三等奖(22名)

蔡拱星

南马镇

在奋力追赶中实现共富——论花园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曹新良

教体局

弘扬人文精神  打造魅力东阳

王  湘

湖溪镇

传统东阳人文精神应该扬弃什么?

周晓沸

人大办

弘扬东阳人文精神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杜承平

教体局

也来讨论东阳人文精神

陆雍蓉

广电台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任德孝

六石高中

传承优秀教育传统  提升东阳人文精神

斯颖霄

南市街道

弘扬人文精神  建设开放东阳

徐爱民

统计局

培育统计人文精神  提升统计工作绩效

汤明纲

广电台

勤奋刻苦  独立独创  争强好胜

曹洪刚

吴宁街道

东阳三乡文化浅论

吕金寿

建管局

以强有力的建筑人文精神推动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

石佩荣

水利局

弘扬提升水利行业精神  促进水利事业科学发展

贾天其

城管局

弘扬东阳人文精神  推进和谐城管建设

徐向阳

横店镇

从横店腾飞中透视东阳人文精神

韦凯华

信用联社

大力弘扬东阳人文精神  倾力打造东阳人自己的银行

徐国强

东阳江镇

略谈弘扬提升新时期东阳人文精神的因素

施瓒瓒

歌山镇

传承东阳人文精神  提升东阳人文内涵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