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二十八不上朝就不理政了?上朝本来就不是来理政

不上朝和不理政是两回事,不上朝不代表不理政,理政也不一定非要上朝才行。

万历皇帝确实28年没有上朝,但这不代表他这28年里面没有理政。恰恰相反,在这28年里,该管的事情万历一直都在管。哪怕是他在最后十年,六部尚书缺了他也不补,这也是他故意的,而不是因为他不理政。

在秦汉制度之下,所谓皇帝上朝,是指大朝会,完全是礼节性的,并不讨论政务。秦朝和汉初的时候,日常性的行政事务都不用通过皇帝,丞相在丞相府里面处理就可以了。在当时,所谓的政府,其实就是丞相府和御史大夫寺,他们负责监督各级官员执行朝廷命令,并在年终的时候进行考核。

只有碰到重大决策的时候,皇帝才干预。对皇帝而言最重要的干预国家政治的方式其实是任免九卿这样的高级别官员,以及在颁布诏书的时候进行审核。当然,在必要的时候,皇帝可以召见大臣,讨论政务,发表自己的意见。

万历皇帝二十八不上朝就不理政了?上朝本来就不是来理政

中朝兴起之后,皇帝也有了自己的顾问班子和秘书班子,也就是尚书和一些中书,门下官员的时候,干预日常政务才比较多了。而这已经是汉武帝之后的事情了。所以在这之前,只有在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才举行大朝会,也就是所谓的朝朔望。后来因为嫌烦,到东汉初期,一度改为一个月只举行一次大朝会。

{!-- PGC_COLUMN --}

到和帝的时候,干脆连这种一个月一次的大朝会都取消了,而且,这一取消就是三百年,一直到南朝梁武帝时期,才恢复了大朝会制度,也仍然是朝朔望,有时候是一个月一次。

难道这三百年间皇帝不上朝,就都是不理政了?当然不可能,恰恰相反,随着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发展,皇帝对日常政务的干预是越来越多了,而不是越来越少了。到魏晋南北朝时,三公已经被视为虚职了,因为他们的权力都已经转移到中朝机构去了。而在南朝时期,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丞等官员每天聚集议政,处理政务的地方,也被成为朝会。

万历皇帝二十八不上朝就不理政了?上朝本来就不是来理政

随着中朝官机构的发展和权利的扩张,通过处理文件来处理政务的制度也越来越完整,而且都是围绕着皇帝进行的,皇帝最重要的职能就是在这些意见上或者画上可,或者批示否,就可以了。可以说,皇帝有最终审核权。皇帝勤政了,可以自己把每个文件都让官员给自己念一遍,懒了就直接按照尚书省和中书省拟定的意见画上可或者否就完成工作了。

明朝从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实际上就等于把原来丞相承担的工作和权利转到皇帝头上来了。所以,皇帝每天需要花费大量工作来看各种奏疏,并做出决策,必要的时候还要召见大臣进行讨论。

每个月一两次的大朝会也还是礼节性的,并不讨论具体的政务,只是大臣如果有重要的奏疏,可以当场交给上呈。讨论具体政务,哪怕是重大事务,也是在大朝会结束之后,皇帝在其它宫殿里召见大臣进行讨论。比如崇祯就是经常在平台会见大臣,讨论军政事务。

万历皇帝二十八不上朝就不理政了?上朝本来就不是来理政

而在内阁制和内廷太监秉笔的制度成熟起来以后,皇帝每天的日常工作也是让内廷太监给他读内阁转呈上来的奏疏,以及内阁拟定的初步处理意见,他听完之后表示同意还是不同意,由秉笔太监代为批答,完了皇帝过目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皇帝懒惰,表示意见之后就行了,连再看一下都可以免了。

反正这些处理意见都是要留副本的,随时可以复查,太监也不敢在皇帝表示不同意的时候写同意,皇帝说不同意他写同意。所以,即便是魏忠贤权势熏天,他也不敢自己直接批答,而是要等到皇帝玩的高兴的时候拿去找皇帝请示,皇帝随便表示一下,他再批答。没有皇帝表示,他也不敢乱写。

所以虽然万历皇帝确实二十八年不上朝,也不召见大臣,甚至连各部尚书这样的高级大臣也很难有机会一望清光,但该干的事他还是在干的,并不是说像黄仁宇说得那样,直接罢工,怠工。当然,因为他和大臣不见面,不当面讨论,确实造成了一些问题,有些重要问题他也没有及时批复,造成了比较多的问题,但这和完全不理政不是一回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