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不好者飲食上需注意什麼?做好這5點終生受益 胃腸道功能弱的人很容易患慢性胃腸炎,假如受寒、飲食過於油膩、喫不潔食物等就會反覆發作,除了這些需注意外,還應該養成好的飲食習慣,這樣有助於改善胃腸道功能。日常飲食中堅持做好這5點,能有效幫助調理胃腸道功能,減少胃腸疾病的發作。

一、要定時進餐

人的身體裏有一個生物鐘。這個生物鐘會在固定的時間內讓消化系統的各個器官開始工作。比如說胃會在早晨、中午和晚上三個時間段釋放消化酶。假如早餐沒有按時喫飯,而是等到上午10點多才喫,那麼胃裏的消化酶就明顯不足,從而造成食物消化不良。當食物長期積存在胃腸道時,就會加劇胃腸炎的情況。

二、進食要細嚼慢嚥

有些經驗豐富的醫生會主張:人在喫飯時每口飯要嚼36下左右,這樣食物就能很好地被消化,而不會對胃腸道產生負擔。人體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的消化酶和抗菌成分,這些可以說是人體津液裏最寶貴的部分。咀嚼充分會讓許多食物成分得到初步的消化,使營養素更快地被吸收,長此以往,胃腸道功能也將會得到改善。

三、要避免經常地喫零食

胃腸在三餐之外的時間應有適當的休息,過多地喫零食會導致胃腸道不能獲得正常的休息,影響胃腸道的正常工作,從而使胃腸道功能發生紊亂。

四、每餐只喫八分飽

正常情況下,喫飯只喫八分飽就可以了,這樣做人的機體能獲得足夠的能量,胃腸道也能減輕負擔。如果每頓飯都喫得過飽,這無疑是給胃腸道增加工作負擔,長期下去,會加劇胃腸炎的病情。

​五、科學地飲用水

都說水是生命的源泉,要多喝水才健康。可也不是任何時候都適合大量飲水的,比如餐前一小時正是胃酸分泌的階段,此時最好不要喝水,以免稀釋胃液,影響消化食物。

養胃護腸重在平時的保養和護理,能堅持好的生活習慣就會事半功倍;除了上述的飲食習慣,還應在日常膳食中注意避免喫生冷硬和難消化的食物,多喫山藥、南瓜、小米這些養胃食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