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子雞,經典川菜代表,是川菜中很具有代表性的名菜,今天小蔥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辣子雞的歷史!

辣子雞的歷史由來:

起這辣子雞的來歷,在曲靖流傳着兩個說法。其一是說沾益縣西平鎮紅星辦事處6村村民龔國富、丁麗瓊夫婦,1987年利用自家位於320國道旁的兩間平房開起食店。起先經營的也不過是些家常小菜,後來愛琢磨的龔國富在一種貴州辣子雞的基礎上自己創出了沾益辣子雞的獨特配方,遂一發不可收拾,轉而專營辣子雞,小店名聲也不脛而走,譽滿雲南。

其二則說是龔國富的妹妹龔紅雲,在10多年前的一個春節,她下廚炒雞肉時不小心將放在竈邊的一碗辣椒麪翻潑進鍋裏,只好將就着一起炒,不料竟做出二道辣香獨特的好菜。1987年,她利用街邊住房開起了小食館,逐漸把她家的辣子雞推成了專營名菜。

兩種說法究竟哪一種更真實可信一些,似己無關緊要。事實上,龔氏兄妹一人開了一家“辣子雞店”,兩店就並立在沾益縣城邊東風閘處,曲靖人目睹了他們從雞毛小店一步一步發展壯大的全過程:剛開始一到早晚飯時間,食客峯擁而至,坐不下的只好到店外空地上搭夥,人們或拖家帶口、或呼朋喚友,冒着車來車往的塵土和喧囂,依然喫得津律有味。

辣子雞的家常做法:

原料:整雞一隻或雞腿一盒,花椒和幹辣椒(1:4),蔥、熟芝麻、 鹽、味精、料酒、食用油、姜、蒜、白糖

主料:雞腿、馬耳朵蔥、幹辣椒節、花椒、鹽、胡椒、味精、白糖、醋、料酒、色拉油各適量。

做法:

1、將雞腿或一整隻雞洗淨改成丁放入碗中用鹽、料酒碼味,微炸成型。

2、鍋置火上,下同燒至七成熱時,倒入雞丁滑熟後,潷起待用。

3、鍋留底油至熱,下幹辣椒炒至棕紅色,下花椒炒香,倒入雞腿,烹入料酒,簸勻加入鹽、味精、胡椒、白糖、醋、烹入鮮湯炒至雞丁回軟。汁干時,下馬耳朵蔥簸勻起鍋即成。

記得小蔥每次喫辣子雞都是辣的不行,可是還是控制不住內心哪個躁動,也許這就是川菜的魅力吧!

中華美食博大精深,每天和小蔥一起學一點,做一個有文化的喫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