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整個社會生活顯示爲一種巨大的景觀的積聚。直接經歷過的一切都已經離我們而去,進入了一種表現。”(《景觀社會》居伊·德波)名牌商品、網紅商店、精緻偶像……在沉迷景觀的歡愉時,非本真的需求被大量製造,社會關係退化爲一個個標籤,我們不再能聽從自己的個性,甚至迷失自己。不過,在陷入景觀成爲當代生活的“戲精”前,我們不妨再多問自己一句:“爲什麼?”

參考資料:

1、豆瓣書評:《我們被景觀毀掉的生活:德波與<景觀社會>》Saltimbanques

“在景觀社會中生存,一個人的所有社會關係會逐漸退化爲一種商品化的身份標籤,商品是景觀社會的重要元素,光影夢幻的商品世界是景觀集聚的表現,個人也正是通過商品化的過程將自己打造成了景觀,因此重要的是一種身份標籤帶給他人的形象,而不是身份背後的意義和責任。通過這種表象的置換,景觀實現了對真實的再加工,並在真實事件與表象之間製造了分離,我們享受着景觀帶來的豐富與歡愉,個體的價值被潛移默化地移至虛浮的表面,服從着景觀邏輯的支配。”

2、《景觀社會》居伊·德波

本文及封面圖首發於一顆土逗,轉載請聯繫土逗獲得內容授權。

作者:薩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