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 謝穎)“這兩天參加會議,我在想辦法如何更快地進入政協委員這個“角色”,現在逐漸找到了人物的感覺。”3月4日下午文藝26組的小組會上,曾經在熒屏上塑造了呂布、楚雲飛等深受觀衆喜愛人物形象的張光北委員這一句開場白引來委員們一陣讚許,“你這個角色轉變得非常好!”這是因爲,新委員們在積極踊躍的同時都在思考着一個問題:怎麼做好政協委員?

全國政協委員張光北接受採訪。中國青年網記者孫釗攝

演員塑造人物好不好,要看說話的方式方法是不是人物的,同理,張光北委員認爲,當上了政協委員,就要以政協委員的態度來說話,而聽了昨天俞正聲主席做的常委會工作報告,他的“感覺”更加清晰了—— 強化委員意識,把責任扛在肩上,把事業放在心上,全面增強履職本領,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繫羣衆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本人要牢牢記住,給我指明瞭今後的工作方向。”張光北委員如此說。

對於新委員來說,報告可謂“重要一課”,使他們更加了解政協,爲他們提供了指引。馮遠征委員也在報告中找到了關鍵:堅持協商就要真協商,堅持商以求同、協以成事,弘揚民主精神,踐行協商理念,營造良好氛圍,讓委員願講話、敢講話、講真話,提倡熱烈而不對立的討論、真誠而不敷衍的交流、尖銳而不極端的批評,努力增進共識、促進團結。“這些讓我清楚自己未來要做什麼。新委員要改變自己的思路和語言,從自己的實際工作做起,不斷積累,形成對我們事業好的建議。”

兩個多小時的討論沒有一刻間斷,新委員們踊躍發言,“感覺”越來越強烈,許江委員的一席話則道出了文藝界委員的心聲:政協委員不是一個職位,而是一種情懷、一種責任,要有天下之心,要有大地之氣,發出文藝創作傳播的最前線的聲音。今天的文藝發展等諸多問題,不僅僅要提出文化責任和擔當,而且能夠提出有效地有普遍意義的方式方法,這是我們應該共同努力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