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出口至巴基斯坦的MI-35M武裝直升機在巴基斯坦北部地區現身。據悉,早在2015年巴基斯坦就達成了進口4架MI-35M武裝直升機的合同,而所有4架MI-35M將全部裝備巴基斯坦特種部隊,用於對抗越境的普什圖武裝分子。

這次中國直10輸得心服口服!巴鐵最終選擇俄製米35

圖爲在巴基斯坦北部被目擊到的MI-35M武裝直升機。

由於當時正值中航的直-10武裝直升機在巴基斯坦測試,因此網上當即一片大譁,稱中國直-10在巴基斯坦不敵MI-35M而失利的報導和討論比比皆是。

而當巴基斯坦選擇了美國AH-1Z重型武裝直升機和土耳其T-129輕型武裝直升機之後,直-10自然只能和MI-35M一樣小規模裝備巴基斯坦,那疑問就來了:爲什麼巴基斯坦只購買了4架MI-35M,是隻爲評估或試驗使用麼?

這次中國直10輸得心服口服!巴鐵最終選擇俄製米35

圖爲巴基斯坦北部的風景。武裝分子行動和滲透的路線就常常藏匿在崇山峻嶺當中。

和巴基斯坦陸軍不同,常年在反恐陣線上活躍巴基斯坦特種部隊擁有獨立的裝備選擇權,基本上是“要什麼有什麼”,但另一個已知的事實是,巴基斯坦特種部隊並未裝備履帶式的重型裝甲車輛,機動基本就靠防地雷伏擊車以及步兵們的雙腿。

而這稍顯“困窘”的現狀當然是有原因的。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等國接壤的地區,以及和印度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在地形上都少有平地,而多見丘陵與山麓高原,在這些地方裝甲車輛難以發揮作戰水平,就連武裝直升機的視野也會受到極大限制。

這次中國直10輸得心服口服!巴鐵最終選擇俄製米35

圖爲MI-24直升機的內部載員/載貨空間。

而在阿富汗-巴基斯坦邊境區域的戰場上,於三十多年前還活躍着另一支對抗“普什圖武裝分子”的武裝力量:普什圖這個名字或許不太令人熟悉,但普什圖族的確就是塔利班的主要組成部分,三十年前與他們作戰的對象就是蘇聯入侵阿富汗的軍隊。

而就是從那時起,蘇聯空降兵和總參直屬特種部隊就經常搭乘MI-24(MI-35M的原型)從天而降,由步兵進行主要的圍剿和清掃任務,武裝直升機負責在步兵的指引下對敵據點的重火力和硬裝甲目標進行摧毀,或壓制敵地面暴露的步兵集羣。

這次中國直10輸得心服口服!巴鐵最終選擇俄製米35

圖爲八十年代在阿富汗簡易機場起飛的蘇聯MI-24P直升機。

在這一套對武裝分子殺傷效果極佳的戰術當中,MI-24/35的載員艙是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從結構體積上看,從MI-8運輸直升機直接發展而來的MI-35在結構上也較其它武裝直升機更爲“抗揍”。

當然,用運輸直升機+武裝直升機的陣容執行此類任務,效果並不會比MI-35單獨執行更差。但需要考慮的一點是,和多數購買了二手MI-24的僱傭兵和承包商組織類似,巴基斯坦特種部隊的資金並不充裕,也正因爲如此,巴基斯坦購買MI-35M的數量也很小,僅有4架。

這次中國直10輸得心服口服!巴鐵最終選擇俄製米35

圖爲巴基斯坦特種部隊的MI-35M直升機。沙漠色的上半部塗裝和藍色的下半部塗裝,恍如昨日重現。

隨着美製AH-1Z和土耳其T-129的到貨,巴基斯坦陸軍航空兵部隊的裝備現代化算是告一段落。

可以這麼說,對抗AH-1Z,直-10輸在了體量和性能;而對抗T-129,直-10輸在了補貼和價格,都可謂不是輸得心服口服。至於MI-35的見縫插針,只能說是中國直升機工業的時運不濟:如果具備高原能力,且有武裝化潛力的直-20能夠早數年亮相,那麼結果恐怕又要大不一樣了。(利刃)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