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比较平常的一件事情,但是有的人洗澡的习惯却很独特,比如洗澡时间上,一般来说大多数人都是在早间或者晚间洗澡,还有的人将洗澡的时间定在餐后。那么,餐后真的不宜洗澡吗?洗澡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饭后不要洗澡。常言道:“饱不澡,饿不跑。”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饭后马上洗澡,使全身血液过多地充盈于皮下毛细血管,而使腹腔血液相对减少,长此以往,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营养不济,阻碍有关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尤其是那些心血管病的老年患者,饭后更不能洗澡。

洗澡的几个注意事项:

1、醉酒后不宜洗澡

醉酒后不宜马上洗澡,首先酒后洗澡容易摔倒,而且酒精发作起来晕在厕所,而热水不断流,容易造成窒息,其次酒后身体发热需要排除热量,洗澡后身体凉爽了,但是热量没排出去,会加重醉酒的状态。

2、洗澡必须通风换气

洗澡的时候必须换气,不然容易头晕造成晕倒窒息。洗澡的时候可以开一点窗户,如果没有窗户就要把浴霸的换气打开。

3、洗澡时注意防滑

洗澡的时候注意防滑,特别是老人和小孩,平衡比较差一些,容易摔倒,洗澡的时候把防滑垫垫上。

4、温度不宜过高

不管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在寒冷的冬天,洗澡水的温度不宜过高,洗澡水温度太高,会造成皮肤脱水,可能会发生昏厥,而且对皮肤不好,会伤害皮肤,一般情况下水温在37度左右为宜。

5、时间不宜过长

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因为在洗澡的时候,空气不是很流通,而且有水蒸气,会让浴室闷热,容易缺氧,而且水温让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往四肢多,流向大脑减少,使大脑缺氧,容易昏厥。洗澡时间最好控制在分钟左右。

6、运动后不宜马上洗澡

运动后身体需要散发热量,毛细血管扩张,如果这时候用凉水洗澡会让毛细血管突然缩小,对身体不好,运动后也不能洗热水澡,会造成大脑缺氧。

什么时间段洗澡好?

1、睡前2小时洗澡

睡前2小时不仅可以洗尽一天的疲乏,更重要的是不会影响睡眠。因为睡意往往在体温下降后来临,热水浴会使体温升高,推迟大脑释放“睡眠激素”。所以,如果是想快速入眠的话,最好不要睡前洗澡,提前两小时为好。如果一定要睡前洗澡,可以在沐浴后用湿毛巾冷敷额头5分钟,让体温回落到正常水平再睡。

2、早上7点半—起床沐浴

起床后沐浴5分钟,能帮助人的大脑和全身脏器迅速振奋起来,这样即使你头一晚睡眠时间很短也能保证一上午都精力充沛。注意:由于晚上身体防护力弱,体表缺少保护,湿气很容易进入体内,所以晚上洗澡不宜太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