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2018中国食品安全万里行”启动仪式在北京召开,该活动是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大型社会活动,意在通过“中国食品安全万里行”系列活动,有效推进国家政策在全国各地及相关企业的精准落实,同时为相关企业搭建优质化平台,有效提高国民食品安全意识及食品安全的社会化监管力度,引导全社会共同为构建健康中国发力。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讲到“我们希望在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创新食品安全技术、传播推广食品安全信息等方面与社会各界诚挚携手,共同推动中国食品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强调“近年来我部对食品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十分关注,一直坚持的理念就是以安全为先,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食品行业的重点,全面提升发展的质量,推动食品工业健康发展。”

他表示,工信部这些年在婴配粉提升质量、提升消费信心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其中最有特点的是婴配粉追溯方面,2016年有伊利在内的6家企业在婴配粉方面实现了全追溯,而目前有9家婴配粉企业实现了全追溯,仅去年积累的数据就有5.6亿条,未来希望能够通过几年时间在婴配乳粉方面逐步实现全行业的追溯。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刘兆彬则认为,当下中国食品安全亟须高度信任。他表示,“2017年我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合格率是97.6%,甚至有些行业已经达到了98%、99%以上,但另一方面,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并不太高,有数据显示,2016年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才是58%,这也说明我们现在处于低信任度社会。”

据了解,“食安行”系列活动中将引入企业主题展览环节,为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搭建直接对话的平台,让企业和消费者能够直接沟通,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此外,消费者还可以和企业面对面、点对点交流;第三方投资机构可实际考察相关企业,了解相关产品,为食品企业战略合作创造新的机会。

同时,组委会将以“食安行”走进地方系列活动为契机,通过“食安知识走廊”、“食安公益手册”及深度报道等方式,走进城市、乡村、社区、学校,向广大消费者宣传党和国家食品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与消保维权常识,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保健意识、维权意识,为创造公平、公正、有序、和谐的市场环境与社会环境发声。

在启动仪式上,《中国食品安全工作优秀案例》宣布征集;《中国食品行业城市品牌》、《中国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发展报告》同期发布。

会上还对《中国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发展报告》进行了筹备汇报。该报告是由中国食品安全万里行组委会联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行业信息化办公室专门组织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学者共同执笔编撰。能让读者通过该报告较为全面清晰的获得与食品安全发展相关的权威内容、掌握食品行业整体形势,制定适合的中长期发展战略,降低投资风险。

“食安行”系列活动为传统食品企业与创新型食品企业、地方优秀食品企业与国际食品企业提供了平等对话的平台,促进了传统工艺与创新技术的碰撞,地方特色与国际标准的交融。食安行系列活动在提升消费者安全意识、维权意识的同时,倡导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构建食安城市、打造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