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淡水水产丰富,鱼龙混杂,名贵之中夹杂着一些普通的。东北的淡水鱼基本上逃不出“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之说,不过这是黑龙江地区人的叫法,在吉林地区还有着“三花一岛”之说。这些叫法都比较笼统,地区不同叫法也不相同。

东北有这样一种鱼,在过去的时候很少有人食用,不过吃过之后都说好,这种鱼就是老头鱼。有的地方管老头鱼叫“老头子”,将其归为“十八子”之一,也有的地方将它归为“七十二杂鱼”之中。今年开春时,有幸下网挂到一些老头鱼,小的不过一指长,而大的却能达到二三两之重,这已经很少见了。老头鱼的吃法很简单,酱焖即可,吃之前将它的头去掉,据说里面有寄生虫。老头鱼很有意思,将捕捞上来的老头鱼放在盆中,它们会聚集在一起,这是因为它们喜欢阴暗处。听老人说,老头鱼有的时候会发出咳嗽的声音,这就是它被叫做老头鱼的原因。我家老人还说,吃老头鱼犯“老病”,说实话我现在都没搞懂到底什么是“老病”。

东北还有一种小鱼,叫做葫芦籽鱼、也叫葫芦片子、胡罗,它的学名叫做鳑鲏。据说这种鱼在其他地区很少有人吃,不过在东北这种鱼却非常受人欢迎。油炸葫芦籽,一口一个,越嚼越香,了解一下?在东北,人们非常推崇这种鱼,甚至将其归类到“五罗”之中。很多人觉得东北淡水鱼的叫法是为了给它们分为三六九等,像“三花五罗”是上等,“十八子”为中等,“七十二杂鱼”为下等,不过像七粒浮子、鳇鱼等名贵鱼类,却被分在了中等和下等中,实在是不合理,或许只是为了一个顺口的叫法。不过葫芦籽能被分到“五罗”中,还是有着它的长处。

东北还有一种泥鳅,这种泥鳅只有北方才有,它就是花泥鳅。东北的泥鳅垢子主要指的就是这种泥鳅,吃过花泥鳅的人都知道它的美味之处。和普通的泥鳅相比,花泥鳅更肥一些。花泥鳅虽然叫泥鳅,但是它多生长在沙子底的水域中,所以在烹饪的时候,也不需要过多的去土腥味的手段。

还有一些,像船丁子、白漂子等小土鱼,小的甚至没有手指长,在其他地区没有人吃,不过在东北却都是一等一的美食。虽然东北吃鱼的方法比较单调,但都是一些能激发出鱼本身鲜味的方法,尤其是酱焖,吃过的人都说好。

本文由东北吃货美食家原创,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我是东北小胖,欢迎大家关注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