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分隔符------------------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位於餘杭區的瓶窯都處在“別人的光環下”。提起瓶窯,往往稱其爲“背靠良渚遺址”、“未來科技城北”等等。而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瓶窯無論是在配套上還是交通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就連地價也早已邁入“萬元時代”,不再是曾經的價格窪地。隨着城市發展框架的進一步拉大,基於發展的訴求,瓶窯也需要更有力的規劃支撐。今天(5月10日),杭州餘杭區政府官網發佈了一則徵集公告,內容爲《杭州市餘杭區瓶窯新區概念規劃》

從名稱上來看,瓶窯將要打造一個新區。如果順利,這將是錢塘新區之後的杭州又一個新區,那麼,這個新區範圍多大?如何規劃?定位如何?我們去規劃公告裏看一看。

東至良渚遺址,西至“二繞”

研究範圍達389k㎡

△瓶窯新區規劃範圍

根據公示的瓶窯新區規劃圖,其遠期規劃用地面積約389平方公里。其中:

規劃範圍:東至瓶窯鎮界(大雄山一帶),南至杭長高速,西至東苕溪,北至104國道,用地面積約16平方公里

功能協調範圍:東至王家漾港-九曲港-餘杭區界限,南至規劃高鐵通道(包含西站核心區範圍),西至東苕溪,北至104國道,用地面積約65平方公里

研究範圍:東至良渚遺址保護區界限-潘塘港-古墩路,南至杭徽高速-天目山路,西至繞城高速西複線,北至餘杭區界限,用地面積約389平方公里。

突出交通紐帶優勢

充分利用城西科創大走廊帶動

△瓶窯所處的區位優勢

在此次的概念徵集中,也明確了未來瓶窯新區的定位及相關規劃內容。主要將從區位優勢生態引領協同創新以人爲本四個方面展開規劃研究。

這些規劃內容都比較高大上,小編先po上來,大家看一下:

從區域、城市總體層面研究瓶窯新區的角色和地位,強化樞紐節點與窗口作用,提升區域輻射力。突出對外交通與樞紐地位,梳理交通體系,提供多樣化、可選擇的交通模式,打造便捷友好的出行環境。

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研究城市近郊地區生態與城市相融合的發展模式,爲杭州未來的發展路徑進行試驗和示範。構建區域生態安全格局,劃定空間用途管制。

發揮現有創新要素、創新企業、創新空間的優勢,放大城西科創大走廊、未來科技城對區域產業升級、結構調整的整體帶動作用,積極引導創新要素集聚走向創新網絡形成,實現創新可持續發展。

關注未來創新人羣的特性和需求,強化人才資源保障。注重城市功能研究,打造未來社區杭州樣本。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塑造富有地域特徵和人文魅力的空間環境。

從中,我也提取了幾個關鍵詞,來看看瓶窯有哪些發展潛力。

關鍵詞1:交通

瓶窯的地理位置相對偏遠,很多人擔心的是,交通跟不上,其他發展也就無從談起。而如今,瓶窯不僅規劃有地鐵,高速公路還有高鐵,甚至商務機場的規劃。

從之前的規劃來看,地鐵2號線良渚站還將向西延伸,與規劃的瓶窯市域線預留平行換乘條件。瓶窯市域軌線還未體現在最新批覆的地鐵線路規劃中,而這很可能就是遠期規劃的杭州至安吉的城際軌道線——杭安城際

同時從之前的瓶窯組團控制性詳細規劃來看,瓶窯單元內還將預留一個商務機場。

△預留商務機場規劃圖

可以想見,地鐵、高鐵一旦落地,這將對盤活瓶窯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帶動作用。

關鍵詞2:產業配套

其實,瓶窯是中華五千年文明——良渚文化遺址的核心區。藉助着良渚申遺的契機,瓶窯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今年年初,阿里宣佈要在瓶窯建立盒馬鮮生杭州區域的供應鏈運用中心,佔地超過200畝。

同時,就在上個月,杭州市政府、浙江省教育廳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簽署共建中法航空大學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中法航空大學將落戶杭州餘杭區瓶窯鎮

從規劃圖上,也佐證了這一說法。

除此之外,國家圖書館杭州分館也規劃落地在瓶窯附近,再加上城西高鐵樞紐中心、西湖大學、之江實驗室、達摩院等高能級創新載體落位,有了這些配套的加持,瓶窯的發展或許只是時間的問題。

關鍵詞3:土地市場

和杭州的其他熱門板塊相比,瓶窯的土地市場的確不佔上風,這裏的樓盤只能說是杭州的“邊緣地帶”。

但不可否認的是,即使不被看好,瓶窯的地價也已經突破了“萬元大關”。板塊內唯一在售的樓盤——碧桂園良樾,近期均價也是2萬多一平。雖然這是疊墅產品,但不得不說,這個價格仍然讓一大票人望塵莫及。

△瓶窯2019年土地出讓計劃

土地方面,從2019年瓶窯的用地規劃來看,有3宗涉宅地預計將在今年出讓。這些地塊都將是帶動瓶窯發展的“法寶”。至於什麼時候掛牌、出讓,我們就靜觀其變吧。

小結

當然,規劃仍然在徵集階段,未來,將爲我們展現一個怎樣的瓶窯新區?後續相關動態我們也將繼續關注。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