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朋友吐槽和婆婆又因爲孩子問題吵起來了,這個婆媳關係真的很難勸,互相理解吧。這次爭吵是因爲晚上孩子開燈睡覺的問題,奶奶怕孩子晚上睡覺害怕,一直都給開着燈,即使孩子媽媽給關了,半夜也會爬起來把燈打開。

不可否認的是奶奶是疼孫子的,但這種做法是否正確,我們就要科學的看待了,畢竟孩子健康成長才是最關鍵的。

我們一起來看看晚上開燈睡覺對孩子的危害有多大。

傷害眼睛

研究表明,2歲前的孩子開燈睡覺,患上近視眼的概率是34%,2歲後的孩子還繼續開燈睡覺的,患上近視眼的概率將提高至55%。

2—3歲是孩子視力發育的關鍵時期,長期開燈會導致瞳孔沒有辦法真正的休息,眼睛部位的肌肉和神經一直處在緊繃的狀態中。平時強烈的光線對眼睛都有很大影響,更別說晚上睡覺時開燈了。本該休息的時候卻開燈影響眼部的放鬆,長此以往還會增加患白內障的概率。

導致性早熟

兒童性早熟除了一些常見原因外,最容易忽視的就是過多的燈光刺激了,尤其晚上開燈睡覺這個習慣,很多家長都不以爲然,但也會導致孩子性早熟。

大家可能對“松果體”並不陌生,松果體會在晚上人睡覺時分泌大量的褪黑素,在晚上十一點至凌晨分泌最旺盛,在天亮受到光線刺激後停止分泌。如果孩子長期晚上開燈睡覺,會減少松果體分泌褪黑素,引起睡眠紊亂後就可能導致卵泡刺激素提前分泌,從而導致性早熟。

​導致神經衰弱

日出而作,日落而歸,遵循大自然的規律也是身體健康的準則之一。但是晚上開燈睡覺,違背了這一規律,影響人的正常休息,無法讓身體得到完全的放鬆。本來褪黑素的分泌能夠抑制人體交感神經的興奮性,但是光線影響褪黑素的分泌,容易讓人出現睡不安穩、情緒不安、易醒、神經衰弱、失眠等情況。

最好的辦法就是關燈睡覺,但如果孩子就是不願意怎麼辦,彆着急,我們有以下幾個辦法:

1. 必須開燈的話,可以開橙色系的小夜燈,這種燈的光線比較柔和,且小夜燈一般都會放在較低處不刺眼。

2. 可以戴眼罩來避免光污染。

3. 平時多喫一些新鮮的蔬果,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必要時補充一些花青素和葉黃素等。

4. 幫助孩子改正不良的睡眠習慣,擺脫怕黑的心理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睡眠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創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睡個好覺,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