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是眼睛視網膜的一個重要區域,此處關乎人眼的色覺以及一些精細視覺的功能。眼黃斑一旦病變,只需維持數爲月,就可能導致人失明。眼黃斑部位容易發生病變的人羣年紀一般都處於50歲或者50以上,剛開始的症狀極其像老年人因爲用眼過度而導致看東西出現重影,看顏色出現模糊等症狀。而人體眼部黃斑部位一旦發生病變,靠人體自身的調節功能是不可能復原的。人體眼部黃斑區域發生病變治療的黃金時間在發病時的三個月左右。

黃斑病變的眼底表現

有家族遺傳史,發病年齡從幼兒期至老年期,但最常見於青少年期起病,治療上比較棘手;年齡性黃斑病變主要有老年黃斑變性、老年性特發性視網膜前膜和老年性黃斑洞等改變,通過早期診斷和適當的治療,可以使病情改善或穩定;炎症性黃斑病變多見於各種視網膜脈絡膜炎,如弓漿蟲病、葡萄膜炎等;此外,視膜靜脈阻塞、視網膜血管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高度近視和外傷性脈絡破裂等可導致黃斑區發生損害;某些病變如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脈絡膜病變、中心性滲出性視網膜脈絡膜病變等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可造成黃斑區水腫或出血而有一定程度的視功能損害。

由於多種因素可導致黃斑病變,因此要注意避免造成黃斑區損傷的因素。一旦視力出現改變或視物變形,要及時到專科診治,明確病因及診治,保護好視功能。

眼黃病變斑症狀:

黃斑病變的主要症狀表現爲中心視力減退,有中心暗點,視物變形。玻璃體無炎性改變。眼底在黃斑部有黃灰色滲出性病竈及出血,圓形或橢圓形,邊界不清,微隆起,大小約爲1/4~3/2視盤直徑(PD)。以1PD以下爲多見。病竈邊緣處有弧形或環形出血,偶有呈放射形排列的點狀出血。病竈外周有一色素紊亂帶。病變大多以中央凹爲中心,半徑爲1PD的範圍內。病程末期,黃斑區形成黃白色瘢痕。

診斷

(1)病變早期,眼底完全正常,但中心視力已有明顯下降,易被誤診爲弱視或癔病。病變進展緩慢,但爲對稱性進行性,往往在30歲左右呈現典型改變,中心視力下降至0.1或更低。

(2)眼底檢查:在病人述中心視力下降時,往往黃斑病變不顯著,兩者不成比例;隨後黃斑中心凹反光消失,出現不均勻的色素點,呈灰色反光,最終黃斑變性,爲脫離色素圓形區,有金箔樣反光。脈絡膜變白,血管變細,視盤色淡等。

(3)在出現眼底改變之前,熒光血管造影可顯示黃斑區高熒光。

(4)視電生理,EOG輕度降低,ERG顯示視錐功能逐漸喪失。

危害

患有黃斑病變以後,除了致盲、生活不能自理、容易摔倒骨折,這類病人普遍存在心理問題。比如知識分子愛看書,現在黃斑病變以後恰恰看不到,不能閱讀。在家裏要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不行,喫藥看不到藥名,調味品標籤也看不到,對他的生理心理造成非常大的負擔,生活中處處需要別人的幫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