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遠程醫生“小白”上崗了!

一米多高的“小白”醫生首次直面病人,出現在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病房。

“大家好!我是‘小北北’

我是具有患者360度視圖

可以支持接入醫生工作臺和醫院信息系統的智能移動遠程醫療機器人

我有自動室內定位與導航、自動跟隨、

自動避障、自動歸位、語音交互等本領

通過多點高清視頻、遠程遙控病人檢查、調閱病史醫囑等功能爲患者把脈”

看!我是不是很聰明!”

智能遠程醫生“小白”上崗,找大專家看病零距離!未來有望無人查房遠程智能醫生的第一次雲南“看病”

小白的第一個病人是一位大腸晚期肝轉移的病人。

今年八月,王英(化名)突然便血到醫院看病。仔細檢查後噩耗卻傳來了:四期腸癌。

除此以外,肝臟也有轉移。怎麼辦?醫生們爲她進行了三次新輔助治療後,上個月進行了腸癌手術。隨後又進行了化療。

最新的診斷報告顯示,腫瘤的侵襲暫時消停!王英的癌指標下降了。

但是無法切除的肝臟內的腫瘤治療接下來該怎麼辦?

通過智能遠程醫生“小白”的鏡頭,

王英在病牀上的一切出現在與雲南香格里拉相隔兩三千公里的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北院的遠程會診中心內。

智能遠程醫生“小白”上崗,找大專家看病零距離!未來有望無人查房

一場零距離的遠程會診開啓。遠程會診中心的大屏幕上,左側是王英手術後最新的檢查片子,右側則實時呈現了雲南病房的一切。病牀上的王英氣色不錯。

“小白,請再靠近一些病人,看一下傷口。”瑞金醫院北院常務副院長、普外科執行主任瑞金醫院北院趙任向助理,遠程醫生“小白”發出了指示。

“小白”向前移動,伸長了脖子。只見屏幕上出現了手術傷口的特寫,掀開白紗布,傷口已經恢復得不錯。

“現在感覺如何?”趙任問王英。

王英點點頭,“很不錯。”

根據王英的病情,瑞金醫院北院的專家們和雲南的援滇醫生進行了充分的討論,給出了最適合王英的方案。

智能遠程醫生“小白”上崗,找大專家看病零距離!未來有望無人查房

王英對自己病情的一些疑問也通過小白第一時間傳遞,並得到最權威的解答。王英說,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看到最權威的專家,對戰勝疾病有信心。

走到病人牀邊的遠程會診

周到君瞭解到,以往遠程會診,需要醫生和病人約定時間到遠程會診中心視頻會診。然而,這對於剛手術以後的病人來說,有些力不從心。

遠程智能醫生“小白”打破了地理限制,可以走到病人牀邊進行零距離遠程會診。

對於醫生來說,也可以在手術室、在辦公室裏實時進行遠程會診。

“小白”的續航功能非常強大,至少可以連續上班8小時。

智能移動遠程醫療機器人可以自動室內定位與導航、自動跟隨、自動避障、自動歸位、語音交互,還能將患者360度視圖高度集成、醫生工作臺集成、HIS,PACS,LIS 等信息系統無縫集成。

未來,機器人根據日程安排,自動移動到科室所在的病例討論會場,多方專家通過機器人所配置的視頻及語音參與到現場的病例討論中,患者的病歷資料也實時顯示到遠程醫生的電腦或移動終端上。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未來小白還能進行智能無人查房和無人評估。技術人員透露,已經在設想通過機器人搭載的高清攝像頭和機器視覺技術,根據設定好的查房工作日程,對各病區,各病房,各牀位患者進行人臉識別尋牀、失蹤患者報警、補液巡視、情緒監測、患者風險評估等功能,實現智能無人化,通過問卷的方式進行交互和直接通過機器視覺技術分析患者表情來進行一些選項的自動評估。完成後將評估過程與結果實時反饋給護理組進行審覈並存入護理病歷。護士也可實時切換成遠程輔助有人查房。

零距離遠程升級,拓寬醫療服務

瑞金醫院北院相關負責人透露,疑難雜症的病人都想得到權威專家診治,醫療專家資源卻捉襟見肘。智能移動遠程醫療機器人作爲專家助理,有望來解決這樣的矛盾。

目前,瑞金醫院北院一共引進了兩個遠程智能醫生,其中一個先派往雲南援滇。

趙任透露,今年11月,瑞金醫院北院正式與迪慶州人民醫院簽署合作協議,在未來兩年裏,以州人民醫院爲主體,建設統一的遠程醫療平臺,通過互聯網手段實現遠程會診、查房,遠程帶教等,開展適宜技術、遠程醫療等方面進行全面合作。

加上此次配備的智能移動遠程醫療機器人,希望能進一步發揮“互聯網+”和遠程醫療的積極作用,實現醫療服務的拓寬與延伸。

據悉,另外一個智能遠程醫生“小白”也將出現在上海瑞金醫院北院內試用。留在上海的“小白”有望零距離聯繫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三甲醫院、瑞金醫院總院和北院,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真正帶動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