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稠城第一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樓曙光任主持人,教育局隨機指派的8名校長分別成爲辯論的正、反方,雙方就“設立教育聯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進行了激烈交鋒。賓王小學教育集團校長何小中認爲,聯盟內各校可以發揮各自優勢,成爲推進共同研訓的陣地學校,減輕盟主學校的負擔,實現聯盟百花齊放。

5月9日晚,義烏市中小學校長論壇第九期在稠城第一小學教育集團舉行。市教育局副局長樓洪昌,督導科、基教科、教育研修院等相關負責人,政協委員代表、各教育聯盟盟主學校校長、一校教育聯盟各學校校長共20餘人參加活動。

本次論壇聚焦“教育聯盟機制創新”這一主題,以辯論會與校長沙龍兩種方式進行。各位校長與專家指點聯盟利弊,剖析問題緣由,探討機制創新,會場氣氛十分熱烈。

觀點交鋒辯利弊

稠城第一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樓曙光任主持人,教育局隨機指派的8名校長分別成爲辯論的正、反方,雙方就“設立教育聯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進行了激烈交鋒。

正方觀點是設立教育聯盟“利大於弊”。正方辯手對教育聯盟的概念、意義、成效等方面進行了解讀,論證設立聯盟有利於加強區域內各校師生的學習、交流,不斷縮小城鄉差距,推進教育均衡。

反方觀點是設立教育聯盟“弊大於利”。反方列舉了聯盟組織各項競賽耗時耗力耗錢的弊端,認爲教育聯盟是以均衡的名義造成人爲的不均衡,聯盟的“四同三共享”目標並未實現,反而加重了盟主、學生、教師的負擔。當下聯盟主要發揮的作用是組織比賽,已經背離了聯盟共發展的初心。

■ ■■■■

代表、專家話發展

政協代表章劍鋒建議,打破課程、資源、教學管理的隔閡,定期召開聯盟內校長行政辦公會議,交流辦學經驗,建立資源共享制度,成立師徒成長共同體,促進城鄉學校深度融合和共同發展。

教育局督導科科長鬍加良點評,教育聯盟對促進師生交流,推動資源共享,建立學習共同體等方面,很好地發揮了平臺的作用,但也確實存在着責任重大、保障不足、活動單一等諸多問題,要在實踐中糾偏前行。

校長沙龍論創新

圍繞“教育聯盟機制創新”,校長代表、嘉賓、專家發表了各自的見解。

賓王小學教育集團校長何小中認爲,聯盟內各校可以發揮各自優勢,成爲推進共同研訓的陣地學校,減輕盟主學校的負擔,實現聯盟百花齊放。聯盟內學校各科室間也可以加強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宋興明、樓向東、餘愛軍三位校長也分別談了自己的看法與建議。他們直擊“聯盟爲什麼未達成效果”的問題本質,對聯盟考覈的目的進行了糾偏導正,希望聯盟迴歸聯動功能,聚目標、達共識、明思路、重實效,最終實現聯盟各校聯動發展。

教育研修院小學部負責人金姝娟針對聯盟內的競賽問題表示,將創建更公平的競賽機制,嚴格內容的選取、評委的產生,讓聯盟內的競賽更公正、公開,推進區域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

腳踏實地望星空

樓洪昌指出,本次活動的組織,不在爭輸贏,而是引導校長辯證地看待問題,在工作中及時思考、總結,推動聯盟健康發展。教育局相關科室、學校各司其職,做好頂層設計,不怕發現問題,不斷完善、糾偏,在摸索中前行。

圖片:潘小慶 文字:樓更生 編輯:陳純慶

審覈:龔琴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