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想而知,此事餓壞了的犯人是飢不擇食的,往往會狼吞虎嚥喫下麪條。吞下肚後,麪條會在犯人的肚子裏快速膨脹,以至於他被捆綁吊掛後,血液一下子匯聚在腦門上,眼脹氣促,滯留在食道中發脹的麵條就會從口鼻中流出,堵塞住呼吸道,所以犯人會覺得比死還難受。

我了個去,您聽說過喫麪條也算是酷刑麼?在真實的清朝歷史上,有一種酷刑叫“二龍吐須”,就是將麪條作爲刑具懲罰犯人,據說能讓犯人百爪撓心、生不如死!

“二龍吐須”的操作過程大概是這樣的,犯人先是會被毒打一頓,然後關進暗房裏餓上兩三天,期間只能喝點水維持生命。三天之後,獄卒會端上一鍋半生不熟的麪條讓犯人享用。

可想而知,此事餓壞了的犯人是飢不擇食的,往往會狼吞虎嚥喫下麪條。待他喫飽後,便會有官吏來逼供了。如果犯人不招供,獄卒便會將犯人用席子捲起來,並倒吊起來。

不久之後,犯人會百脈顛倒,一股血衝上腦門,雙眼發直。剛纔喫的一大鍋半生半熟的麪條就會一根一根地從口鼻處流淌出來……這種感覺讓人天旋地轉,生不如死。

此一酷刑的背後關鍵就在於,犯人喫的是半生不熟的麪條。吞下肚後,麪條會在犯人的肚子裏快速膨脹,以至於他被捆綁吊掛後,血液一下子匯聚在腦門上,眼脹氣促,滯留在食道中發脹的麵條就會從口鼻中流出,堵塞住呼吸道,所以犯人會覺得比死還難受。

平時我們喫東西被噎着或是嗆着便會特別難受,更別提這種讓食物倒流出來的情形了。所以,難怪喫麪條也是一種讓人生不如死的酷刑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