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带极产生的电阻热小,可以使用大电流堆焊,低碳钢带极的熔敷系数15g/Ah,不锈钢带极则为20g/Ah,而采用双带极堆焊时熔敷速度可达22~68kg/h,具有较高生产率,另外带极堆焊能将熔深控制在1mm以内,因而稀释率很低,堆焊层质量较高。为了保证焊道的连续,大电流时必须采用高速焊,但太大的电流和焊接速度会增加稀释率和飞溅水平,影响焊道成形。

带极埋弧焊(Submerged Arc Welding With Strip)的全称是带状电极埋弧焊,它是由多丝(并列)埋弧焊发胀而成,原理与丝极埋弧焊基本相同,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采用断面为矩形的金属带取代了丝极。

带极埋弧堆焊,通常采用厚度为0.4~0.8mm,宽度为25~120mm的金属带。带极堆焊机头通过拓宽导电嘴宽度来保证连续的焊带进给并提供的工有效的工作电流,在施焊时电弧在带极端部来回移动焊出焊道平整光滑、熔深浅而均匀的焊缝。由于带极产生的电阻热小,可以使用大电流堆焊,低碳钢带极的熔敷系数15g/Ah,不锈钢带极则为20g/Ah,而采用双带极堆焊时熔敷速度可达22~68kg/h,具有较高生产率,另外带极堆焊能将熔深控制在1mm以内,因而稀释率很低,堆焊层质量较高。

带极埋弧焊相对于丝极埋弧焊的优势主要有:有非常均匀的焊道熔深;具有更低的母材稀释率;有更高的熔敷效率;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均匀;由于堆焊层没有集中的凝固线,因此堆焊层具有更小的裂纹敏感性;有非常光滑的堆焊层表面,可大大减少堆焊焊道数量及搭接数量;具有很强的可重复生产力。但是带极埋弧堆焊需要更高的焊接热输入;对工件的尺寸有限制,特别是对母材的厚度或内经尺寸有限制;要求增加电源容量已得到更大的电流(窄带极除外)。

带极埋弧堆焊的工艺参数主要有:

焊接电流及电流密度,两者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参数,带极埋弧焊堆焊标准的电流密度为20~25A/mm2。采用大电流时,如果其他参数不变,则焊层的高度、宽度、润湿角及稀释率增加。为了保证焊道的连续,大电流时必须采用高速焊,但太大的电流和焊接速度会增加稀释率和飞溅水平,影响焊道成形。比如,对于60mm宽度焊带,极限电流为2000A,此时极限电流密度为67A/mm2。

工作电压,它主要取决于采用的焊剂,要尽可能保证连续的电压,允许最大的波动一般为±1V。合适的电弧电压对堆焊层宽度和堆高的影响较平缓,而对润湿角的影响较大。当电弧电压增加时,稀释率下降,润湿角增加。当电流大而电压低时,稀释率大,这是不好的。过高的电压将导致突然的飞溅和不稳定的熔合;过低的电压将增加短路的风险;如果短路,焊带将连在母材上。

堆焊速度,它与焊接电流同时发生作用,对堆焊层的尺寸、熔深、稀释率和焊接热输入都有关键的影响。

焊接热输入,它与焊接电流I、电弧电压U、焊接速度v、焊道宽度w的关系是:焊接热=60IU/vw。其与丝极埋弧焊的比较见图1

干伸长度,它是指导电嘴与焊带端部之间的距离,一般为20~35mm。其与稀释率的关系是:干伸长30mm时,率为25%;稀释干伸长40时,稀释率为20%;干伸长50时,稀释率为15%。

焊剂覆盖厚度,一般比干伸长度要高出5mm。

焊接位置,最好为平焊位置,倾斜度不要超过3°。当对筒体带极堆焊时,必须保证熔池在弧形的中间。还要受到最小筒体内经的限制。不同机头最小内经具体见图2

焊道搭边,一般为5~10mm,总的来说,焊道越厚搭边量越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