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很早就有了佩戴假髮的習慣,早期是上層社會女性的飾物,用來加在原有的頭髮上,令頭髮更濃密,並可做出較爲複雜的髮髻。

西周的王后、君夫人等上層社會貴族婦女,在參加祭祀等重大活動時,都要佩戴假髮。王后的假髻更有專門的宮廷官員“追師”負責掌理。

漢朝依據《周禮》制定了髮型與髮飾。比如皇太后仍以假髻來承載多種沉重而複雜的頭飾,後來演變成沉重的鳳冠。宮中對假髮的需求大,爲了找人發做假髮,有些官吏甚至強行砍下人頭取發。可見假髮在當時被視爲珍寶。由於真發所制的假髮得來不易,當時開始出現以黑色絲線製成的假髮,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就有實物出土。

漢代女子墮馬髻髮式(西安任家坡出土陶俑)

漢漢代女子髻髮簪花(四川成都出土陶俑)

三國時婦女也常用假髻。《文獻通考》記載其中一種假髻稱爲“大手髻”,是貴人、夫人以下命婦的首飾。太元年間,公主、貴族、士大夫階層的婦女均把佩戴假髮當作盛妝,時稱“緩鬢輕髻”,也就是松髻,成爲流行時尚。

到了唐朝,假髮仍然很流行,《新唐書·五行志》提到楊貴妃平時就喜歡戴假髻,當時稱爲“義髻”。元稹《追昔遊》寫道:“義梳叢髻舞曹婆。”“叢髻”就是裝上的假髮。

五代十國延續了唐朝好高髻的風習,常以假髮加入自己的頭髮中梳成髮髻,或直接把假髮編成假髻然後戴上。宋朝仍然流行高髻,且比唐朝有過之而無不及。假髮、假髻很盛行,一些繁華的大都市裏有了專門生產、銷售假髻的店鋪。

元朝時漢族婦女開始使用一種叫鬏髻的假髻,是用別人剪下來的頭髮或絲線編成髻狀而成,用時戴頭上,鬏髻在元、明、清三代一直有人使用。除了鬏髻之外,明朝婦女普遍使用的假髻樣式還有發鼓,是以假髮覆蓋一個金屬絲編成的圓框製成。

金質鬏髻帽

清朝開始出現的鬏髻樣式有很多,當時的京城有專門製作和銷售鬏髻的作坊和店鋪。清初的揚州就有蝴蝶、望月、花籃、折項、羅漢、懶梳頭、雙飛燕、倒枕、八面觀音等鬏髻樣式。清朝吳敬梓在《儒林外史》就寫范進之妻胡氏常戴銀絲假髻。當時婦女不但在平時會戴黑色的鬏髻,連居喪時也會戴白色的鬏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