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的作品富有現代化的藝術精神,在古代寫意畫“舍形而悅影”(明徐文長語)的基礎上,又融合了一些新的筆墨觀念與技法,擴大了寫意畫的印象因素與抽象因素,在有意或無意間追求模糊中的分明、迷離中的清晰,使統一的墨色顯現出無盡的變化。她以頗具變化的妙思巧構,讓每一幅作品呈現出不同的氣韻風致,描繪出幽境中生命的絢爛和品性,擺脫了平庸和雷同,展現出“一花一世界”的多姿多彩,不僅使不同題材作品的表現手法迥異,甚至令相同題材的作品也各具內質,煥發出神妙的生趣。

高富雙,筆名步雲齋主,生於北京。曾進修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畫高研班。中國金融美協會員、北京市通州區美協會員。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性美展。

高富雙喜繪國畫,但由於工作的原因,只能把水墨當作愛好。這種狀態反而讓她非常輕鬆,不爭名逐利,可以心情愉悅地揮灑墨趣,使自己的作品質樸有趣。

在創作中,高富雙能夠保持一個輕鬆活躍的思維狀態。《秋色幽歌》(見下圖)便是她通過妙想構思創作的作品。此作以畫面趣味作爲突出的特點,無論是筆墨、用色還是內容都展現出畫家細心的經營。觀看此作,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黃色的芭蕉葉,在紫色天空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突出。紫色是黃色的對比色,這樣的安排能使畫面效果更爲明快。芭蕉葉的姿態變化豐富、形態各異,並具有一定的真實感,展現出引人入勝的觀感。芭蕉葉下有幾個用來收芭蕉的竹筐,竹筐上的麻雀似被驚動正準備起飛,構成了一個溫馨的畫面。在用墨方面,畫家採用了溼勾法,使筆墨展現出獨特的效果和很強的趣味感。

高富雙對傳統有着較爲深刻的理解。她抓住了傳統發展的原創力,打破了傳統的束縛,在強化主觀意識、創造意識中自覺地追求對時代精神的表現,追求對自身的發展和變革。這些在她的《秋色幽歌》中都有所體現。她思維敏捷、目標明確,下筆出奇制勝,使作品具有一種返璞歸真的野趣和難以言狀的精神上的震撼性和穿透力。她的作品富有現代化的藝術精神,在古代寫意畫“舍形而悅影”(明徐文長語)的基礎上,又融合了一些新的筆墨觀念與技法,擴大了寫意畫的印象因素與抽象因素,在有意或無意間追求模糊中的分明、迷離中的清晰,使統一的墨色顯現出無盡的變化。她把中國畫的力度結構與情態結構糅合在一起,把凝重渾厚與瀟灑隨性統一起來,在得之於心、應之於手的意象造型中“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宋蘇軾語)。她把大自然中的美與人生理想、審美境界相結合,把平面空間的筆墨結構與一定的空間層次相結合,把大的氣勢、氣象與動人的感受、精微的細節相結合,使作品拉開了與生活、與傳統、與當代流行畫風的距離。她的這幅《秋色幽歌》從構思到用墨就都有着獨特的藝術氣息,給人以流連忘返之感。

在花鳥畫創作中,高富雙並不求於題材的廣泛,也不在意題材的新舊,而着意於對花鳥畫的深度開掘。她發揚的是細工的精神,不急於貪多貪大,而是立足於古人或今人表現過的題材上出奇出新。這樣的求新求變是建立在對同一題材“細嚼慢嚥”的基點上的。這是她爲自己設置的難度和高度。她試圖在這種自我挑戰的意識中建立自己的語言風格和操作方式。這一切有別於他人的做法,使她的作品不是陳舊模式的延續,而是一種富於廣度、深度的藝術創造。她的作品充分說明了筆墨展現自身價值和真正被認識的時代正在到來。她以頗具變化的妙思巧構,讓每一幅作品呈現出不同的氣韻風致,描繪出幽境中生命的絢爛和品性,擺脫了平庸和雷同,展現出“一花一世界”的多姿多彩,不僅使不同題材作品的表現手法迥異,甚至令相同題材的作品也各具內質,煥發出神妙的生趣。這種從固守向自由、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變,也成爲了她所追求的藝術目標。

秋色幽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