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小人?現在認爲的小人是溜鬚拍馬,攀權附貴、兩面三刀,陽奉陰違、挑撥離間,打擊異己、花言巧語,能言善辯、趾高氣揚,得意忘形等等,盡是貶義詞。

《論語》中的“小人”則沒那麼多貶義,更多指的是德性不高,一心追求利益的人,而這樣的人,也就是普通人。

如孔子說他的弟子樊遲“小人哉,樊須也”,說的是樊遲目光只放在種莊稼、種菜上,沒有遠大的目光。

又如說女子和小人難以相處,和她們離得近的時候就不會尊敬人(近則不遜),離她們遠的時候則心生埋怨之情。此處的“小人”,理解爲小孩也可以,或許理解成普通人也行,這是人之常情。

還有說“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言必信,行必果的良好品德,還是被孔子認爲是小人。

因此,“小人”一詞,在《論語》中並非現在的貶義,就是我們普通人。但隨着歷史發展,小人慢慢被加上了更多的貶義,變成我們現在理解的那樣——接近於壞人!

君子和小人在《論語》中常常相對而出,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君子行事,不謀自己的私利,公正地處理事務,不會因爲親疏而偏袒,不會以自己的好惡之心去處理事務,大公無私,因而別人都會信服。

小人行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能得多少,利益少了就不去做,利益多時就搶着做,做了事情得利少就有怨恨,做了事情得利多了就當作自己應得的。這是小人,想想我自己,看看自己周圍,其實就是我們普通人,也就是《論語》中的小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