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4 日上午,由貴陽市文明辦、貴陽市教育局、貴陽晚報聯合主辦的 2017 年度 " 貴陽美作文 " 大賽,在貴陽二中舉行現場作文決賽,四個組別的 101 名選手順利完賽。

小學組以水爲主題,初中組選手先是聆聽古琴曲《梅花三弄》再自由發揮,高中組以最近熱門的網絡遊戲新聞事件爲材料,請選手們自擬角色,談談 " 網遊問題 "。

據悉,所有決賽作文已提交至決賽評委。各組獎項將在一週後陸續揭曉。

小學組:上善若水 善利萬物而不爭

當天上午 9 時,來自全市各地的 101 位決賽選手,在家長、老師的陪同下,來到貴陽二中校外集中。上午 10 時,比賽正式開始。

小學組命題選擇了最尋常的 " 水 "。有同學聯想到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也有同學聯想到我們所處的長江水系。這些大江大河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見證了華夏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有同學引用李白、蘇軾的詩句,書寫對水的讚美。還有同學聯想到多彩貴州的風貌——壯觀的黃果樹瀑布,秀麗的小七孔水上森林,孕育貴陽的南明河 …… 還有同學聯想到自己的母親,"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母親對孩子們的愛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

小學生作文一般在 500 字,結果有部分選手文思泉湧,紛紛找監考老師要求加稿紙。

初中組:古曲《梅花三弄》 應和者衆

今年初中組的命題,相比往年有很大不同。一曲長達 8 分鐘的古琴曲《梅花三弄》,既是向傳統經典致敬,又考察選手們的藝術修養。命題要求選手們根據音律自由命題自由發揮,文體不限。

原本評委老師們擔心此題過難,不易下筆。但出乎意料的是同學們聽完琴曲,運筆如飛。但從作文結果來看,有選手落入窠臼角度常規。也有選手領會命題意圖,有同學在稿紙上寫道:" 低沉婉轉,我似乎行走在古老幽暗的阡陌上。觸手可及滄桑的古樹,腳踏在那千年黝黑的土地。"

上屆美作文大賽初中組冠軍得主李如玉,本屆也成功入圍決賽,這個善於講故事的小才女,講訴了一個現實版 " 醜小鴨 " 的故事,能否打動評委,令人期待。

高中組:走出遊戲幻境 迴歸現實社會

相比初中組、小學組,高中組的命題也在改革,力求契合社會現實。命題圍繞近期的一系列關於網遊的新聞報道,請選手們自擬角色(學生、家長、老師、遊戲從業者、政策制定者 ……),談一談對網遊的看法。

調查數據顯示,截至 2017 年 6 月,我國網絡遊戲用戶規模達到 4.22 億,部分網遊的主要羣體爲青少年。命題提供了五段立場不同的背景材料,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任選其一皆可獨立成文,自圓其說。但是這個看似好寫的題目,實際上更加考驗選手們的綜合思維能力。

據賽事工作組負責人介紹,本屆比賽在命題上有所創新,旨在讓大賽有別於應試寫作的命題模式,更加註重考查選手的日常觀察、學習積累、臨場發揮,通過比賽的形式促進選手們瞭解中華文化傳統、社會現象,讓其言之有物,在課堂外有所收穫。

貴陽美作文大賽

已成功舉辦五屆

" 貴陽美作文 " 大賽是由貴陽市文明辦、貴陽市教育局、貴陽晚報聯合舉辦的一項盛大的青少年公益性作文比賽,全程不收取任何費用。比賽從當年四月啓動一直持續到來年三月,分爲初賽、複賽、決賽、頒獎等環節,是我市舉辦機構最權威、參與規模最大的作文賽,迄今已成功舉辦五屆。參賽學生涉及全市 700 多所中小學,五屆比賽累計參與學生人次超過 40 萬。

大賽以 " 我手寫我心 " 爲宗旨,以 " 文脈貴州、書寫韶華 " 爲主題,鼓勵廣大青少年觀察生活、瞭解社會、記錄成長,提倡孩子們說真話、做好事、寫美文。2017 年度的 " 貴陽美作文 " 大賽投稿依然踊躍,接收符合初賽複賽規則的作文近 15000 篇,其中部分優秀作品已在本報發表。

本屆大賽決賽評委由貴州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戴冰,貴州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副教授趙永剛,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副主任周之江,貴州省作協會員、資深媒體人鄭漢擔任。根據比賽規則,決賽分四個組別進行(小學低年級組、小學高年級組、初中組、高中組)。各組設置一等獎 1 名,二等獎 2 名,三等獎 3 名,優秀作文獎 6 名。一等獎獎品爲價值 5000 元的遊學基金。決賽獲獎選手及指導教師均能獲得由主辦單位頒發的獎狀。

貴陽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徵康

責編 段筠

編審 李楓

簽發 蒲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