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师傅家的传统,不仅仅体现在用蚌壳做豆皮上,这复古的小牌牌也是充满了童年回忆。王师傅的豆皮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三鲜,另一种是招牌的牛肉。

高雄路上排了20多年的“水煮豆皮”,蚌壳摊皮,舌尖导演为它打CALL,真有那么好吃?

瘦瘦特意起了个大早,跨过山河大海(龟山、长江),来到了远在江那头的『王师傅豆皮馆』。

到店瘦瘦就惊了,不小的豆皮馆坐满了人,这么多人工作日不上班?还有闲情逸致跑来过早?直到正午离开,也没见空了一桌。

老通城出身的王师傅,1999年下岗后,在高雄路开了这家王师傅豆皮。自开业起,就大排长龙,这一排就是20年。

20年过去,王师傅早就退了休,得到真传的儿子和妹夫,接过了王师傅手中的蚌壳,站上第一线。

蚌壳做豆皮,可不是哗众取宠的花把式。用蚌壳摊开,更加均匀,而且蚌壳天然无毒,不传热、不烫手。

泡上一天的绿豆,磨成浆加上鸡蛋,制成豆皮。一锅皮需要一勺绿豆浆,三个鸡蛋,大师傅手中的蚌壳挥舞片刻之后,变成锅里里最诱人的金黄。

王师傅家的蛋皮是双面煎,所以格外金黄焦脆。除了蛋香还能吃出清新的绿豆香气。

豆皮的绝对主角——糯米,也是用传统的木甑蒸制。只有木甑蒸出的糯米才能呈现出雪白通透的完美状态。

大师傅轻描淡写地说,每天光着糯米都得消耗一百多斤,生意好的时候,两百斤糯米都卖不够。

然而,也正是这家遵循古法工序制作豆皮的老店,自创了最“不传统”的豆皮——加卤水。

王师傅的“水煮豆皮”可是名不虚传,一盘豆皮加足三次卤水。

做豆皮时加的哨子就汤汁充沛,出锅前还要再次加上卤水,最后盛到盘子里,少不了一句“要不要卤水?”

王师傅的豆皮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三鲜,另一种是招牌的牛肉。

『三鲜豆皮』,用瘦肉、干子、冬笋、香菇、榨菜做哨子,相较其他家的冬笋、香干二选一,内容丰富了不少。

加了卤水的豆皮更加湿润,本就软糯的糯米更是被泡的有些软烂。口味也更重了一些。

瘦瘦是堂食,平平的白瓷盘装不了一点卤水,要是口味重的老杆都知道要拿打包盒装,这样豆皮才是真正的被浸泡在卤水里。

『牛肉豆皮』的改变比三鲜大得多,纯牛肉做哨子,真实意义上的“0添加”,也对得起15元一份的价格了。

自带卤香的牛肉辣味更甚,胡椒和辣椒的双重刺激,重口远超三鲜豆皮的咸香。

不能吃辣的小朋友,就不要记挂这碗了。

王师傅家的传统,不仅仅体现在用蚌壳做豆皮上,这复古的小牌牌也是充满了童年回忆。

每个产品牌的颜色都不一样,拿豆皮的时候,师傅不会问你是牛肉还是三鲜,只会问是红牌还是蓝牌。

瘦瘦手里的另一枚黄牌,就是这笼为人称道的蒸饺。

满满一笼蒸饺,分量扎实的吓人。15元15个,吃不完也不用担心,蒸饺一两(5个)起售,多少随意。

不过,传闻中爆汁的灌汤蒸饺,着实另瘦瘦有些失望。厚实的面皮比一元硬币更甚,稍冷的时候再吃,面皮就已“坚硬”。

汤汁倒是不少,可是怎么都无法中和饺子皮的厚重干涩。

还在吐槽着饺子,突然一人嚷了声:“交警来了!交警锅锅等一哈,都是买过早滴,马上就走!”

店里炸开了锅。“我的牛肉豆皮帮我打包啊!”……

一群大哥大叔从店内冲向马路,百米赛跑般,生怕贴了条子。走出来一看,街上大半的车,都是来过早的。

交警小哥一看没了办法,骑着摩托就走了,大家又纷纷回到店内。“我的豆皮不打包了啊!”……

空了小半的店面,又瞬间爆满,也有位置被抢的顾客,无奈之下只得端着打包好的豆皮,回车里吃。

近年来,王师傅豆皮褒贬不一。拥簇者不少,也有评论直戳戳地指出,王师傅家的根本算不上豆皮,只算得上是一碗酱油糯米饭。

但能称霸高雄路20余年,还有着这么一群忠实的拥泵者,必然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

武汉的早点百花齐放,

多的就是一分包容。

无论是“水煮”还是“油煎”,

在武汉这座城,

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最爱。

/

『店铺信息』

|店名王师傅豆皮馆

|人均15¥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 07:00-14:00

|地址高雄路47号

编辑 ▏ 喻 吕

摄影 ▏ 曾 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