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深化主題教育,他們深入開展英模連隊結對共建活動,通過教育資源共享、理論夜校共辦、紅色傳人共育等方式,充分發揮英模連隊在教育活動中的輻射作用,帶動全旅官兵學習紅色傳統、賡續紅色血脈、爭當時代新人。該旅領導介紹,他們雖然幾經轉隸移防,但包含“呂莊英雄連”在內的10個英模連隊一直是旅隊建設的標杆。

本報訊 張石水、王雲嶠報道:“面對‘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婁山關,前輩們冒着槍林彈雨,與敵人展開白刃戰。他們用血肉之軀,鋪就了突破天塹的勝利之路。”近日,第76集團軍某旅合成二營火力連和“呂莊英雄連”開展共建活動,官兵們一道聆聽連史故事,感受穿越時空的精神力量。

該旅領導介紹,他們雖然幾經轉隸移防,但包含“呂莊英雄連”在內的10個英模連隊一直是旅隊建設的標杆。爲深化主題教育,他們深入開展英模連隊結對共建活動,通過教育資源共享、理論夜校共辦、紅色傳人共育等方式,充分發揮英模連隊在教育活動中的輻射作用,帶動全旅官兵學習紅色傳統、賡續紅色血脈、爭當時代新人。

調整改革中,某裝步連由4個兵種分隊組建而成,建設基礎相對薄弱。年初,旅隊安排連續13年被上級表彰爲“基層建設標兵連隊”的“尖刀英雄連”與其結對共建。兩個連隊共同發揚“敢當尖刀、勇猛頑強”的精神,定期議戰研訓、交流經驗,不斷夯實戰鬥力建設基礎。前不久,在旅組織的建制連抽考中,兩個連隊成績均名列前茅。

10個英模連隊成爲精神傳承“酵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