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至今没有潜艇专用的防空导弹装备?


大家都知道潜艇在对付水面舰船方面很厉害,仅仅两次世界大战,潜艇发射的鱼雷和水雷就击沉了总数3000万吨以上的军船和民船,这相当于万吨巨轮被击沉了3000艘以上,要知道那时候保有30到50万吨总吨位的海军就已经可以算进入世界海军实力第一梯队了。

正因为潜艇如此有杀伤力,到二战期间,美英等国开始特别重视大洋反潜,此时定位潜艇的雷达也开始应用,德国的潜艇狼群,遇到盟国的反潜机只有赶紧下潜躲避一条选择。因为虽然那时的潜艇上面有少量身管火炮,但是却没有任何防空炮,面对飞机的攻击没有反击能力。

到了现代,对潜艇的探测手段对比70年前更是突飞猛进,现在反潜雷达已经可以在高空夜间上百公里外就可以发现潜艇的通气管和潜望镜。有人说为何不用复合材料制造通气管和潜望镜呢?其实现在各国潜艇的通气管和潜望外表都有高档不反射雷达波的伪装材料,但是这些围壳顶上伸出水面外的各种管路,内部仍然必须用金属材料制造,否则达不到强度要求。

因此仍然有被反潜飞机远距离发现的风险。潜艇甚至有小型雷达伸出来,夜间查看水面比较大范围的情况,这种潜艇专用小型雷达,往往和远洋渔民使用的民用雷达是一样的频率,但这种欺骗性也很容易被识破。这造成当代最先进的核潜艇,在最普通的反潜固定翼飞机和反潜直升机面前,仍是单方面受气的份。潜艇目前发射的任何鱼雷和水雷,都离不开水面,现代潜艇上又没有固定的枪炮。所以即使反潜直升机在水面以上1米悬停,下面的核潜艇也一点办法都没有。

为何至今没有潜艇专用的防空导弹装备?


那么有人说了,现代潜艇既然能发射潜射战略弹道导弹,甚至是潜射反舰导弹和攻击陆地的战斧导弹。为何不给潜艇安装上防空导弹,任由反潜飞机在自己的头顶上欺负到家呢?

这里面就涉及复杂的因果关系问题:

第一,潜艇的威力说到底还是他的隐蔽性。海水的不透明性和吸收电磁波的特性,是潜艇水下隐蔽的主要靠山。而海水往往是大洋深处透明度好,而越到陆地沿海透明性越差,这种透明性和海水的深度是成正比,这对潜艇的活动和隐蔽是有利的。一般来说全球大部分海域,在30米以下的水下,基本就可以保证潜艇的视觉隐身,而潜艇袭击水面舰船也往往在这个深度。而当代发射潜射导弹也大致在这个深度。

但是这个深度发射导弹往往有一个问题,就是几乎发射导弹的出水处,基本也就是发射潜艇自身所在的位置。若打击远距离的、最少在50公里之外的敌对水面舰船时不会暴露发射潜艇本身的位置。但是一旦要被攻击的目标在空中对自己目视范围以内的话,这等于立即告诉对方,潜艇我就在这里!而潜艇在50米深度之内是非常脆弱的,发射后紧急下潜逃跑都来不及,等于让各种反潜飞机投掷的深水炸弹和反潜鱼雷可以轻易击中自己!

第二,由于水对电磁波和可见光、红外线的全面屏蔽性,在30到50米深的水下,潜艇通过当今所有的探测手段,都无法直接观察水面的情况,哪怕反潜飞机就在自己头顶的正上方。此时发射任何潜艇专用防空导弹,都是无法给导弹提前装定任何攻击参数。这造成即使这种导弹装备了,打出去也是没头苍蝇一样。

为何至今没有潜艇专用的防空导弹装备?


不论雷达制导,还是红外制导,起码要给防空导弹一个最基本的初始方位才行,但是现代最先进的核潜艇也无法给出这种在水面上的人眼观察,都可以给出的基本方位。红外防空导弹本身不需要后续制导,但是却无法提前装定最基本的发射参数。而强行露出潜望镜或者小雷达,等于直接暴露潜艇自身。,

退一万步来讲,即使潜艇初步解决了防空导弹初始参数的装定问题,但是一旦往自己头顶上发射,还是会立即暴露自身,除非潜艇在水下200米发射或者潜艇让导弹在水下先游动个几公里再突然蹿出水面打击飞机,但这都是目前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因此潜艇专用防空导弹仍然是一个装备时间遥遥无期的武器系统。有人说德国已经率先装备了潜艇专用防空导弹,事后证明不过是一个假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