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孩子認識幾百字、認識不少英語單詞、會漢語拼音、學習珠心算……這些本來該小學生學習的東西,不少幼兒園的孩子已經開始涉及,並且,這個現象在現如今似乎越來越風靡,針對這一問題,棗莊市教育局近日發佈了《關於做好深入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大排查大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培訓機構不得舉辦學前班、幼小銜接班。

擋不住的家長焦慮

幼兒園“小學化”超綱亂象其實由來已久,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瞭解到,一些校外培訓機構爲了搶奪生源,存在超綱比例。老師將小學的教學方式運用到幼兒教育中,家長也傾向於孩子能夠多學些小學的課程。而每年暑假的“幼小銜接”培訓機構更是“重災區”。

嚴禁幼兒園“小學化”,“幼小銜接”怎麼辦?

“作爲家長,我非常反對幼兒園小學化的傾向,希望孩子能快樂成長。但是,有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大部分小學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都把一年級的小學生當作在幼兒園已經學到了一定的文字和算數的知識。不提前學的話,可能甚至無法跟上小學的上課節奏。”採訪中一位家長說。曾經在採訪中,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提到:“孩子即將升入幼兒園大班,學校沒有交具體的加減法和拼音。家長該不該在暑期報個培訓班呢?”而絕大多數家長意見基本以“建議報班”爲主。

在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走訪的幼小銜接培訓班中,其中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的幼小銜接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要教拼音、算數的,不然家長爲何要來報名呢?”還有一位負責老師說“我們主要教授的是學習能力,也伴隨一些孩子們能接受的小學知識。”記者在棗莊地區網站查詢到,一些幼小銜接班裏面主打的宣傳也是識字、學拼音和漢語書寫。

“去小學化”需要多方配合

不少家長認爲,讓孩子早點學習知識,是爲了保護孩子。從快樂的幼兒時期過渡到有計劃有任務的校園生活,這對於兒童來說是成長中的第一個坎。而幼小銜接,則是家長們保護孩子免受成長之痛的辦法。然而,比別人早學一點,學多一點就能跑贏別人嗎?

13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聯繫到了棗莊市教育局基教科,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針對幼兒園小學化,2018年市教育局就出臺了《棗莊市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從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整治幼兒園小學化教育環境,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着力解決教師資質能力不合格問題等諸多方面入手,推動幼兒園實施科學保教。“我們就防止與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專門下發了致家長的一封信,向社會公開規範幼兒園辦園行爲和小學起始年級的辦學行爲。各區(市)公示了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聯繫人、舉報電話和信箱。”該負責人說,不僅如此,他們還下發了《關於做好小學一年級“零起點”教學工作的通知》,各區(市)教育行政部門向市教育局、各小學學校校長向區(市)教育行政部門、各小學一年級學科教師向學校就做好“零起點”教學工作作出書面承諾。

該負責人介紹,此次深入排查整改對象依然是幼兒園、一年級和校外的培訓機構。4月份,棗莊市教育局組織六個調研(督查)組,對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問題整改情況進行了專項調研和督查,主要是爲了不斷規範幼兒園和小學科學銜接。督查發現,幼兒園能夠科學安排一日生活,以遊戲爲基本活動。小學按規定執行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要求,開齊課程、上足課時,不存在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培訓機構不得舉辦學前班、幼小銜接班。嚴禁培訓機構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對於違反規定的培訓機構,聯合相關部門,進行聯合執法,採取限期整改、列入黑名單、取消辦學許可等多種方式,加大違規處罰力度。

幼小銜接是指家庭、幼兒園和小學共同做好銜接,應關注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關注幼兒專注力、堅持性、時間意識、任務意識,傾聽習慣、閱讀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等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如果讓孩子提前“搶跑”,一是違背兒童身心發展規律;二是讓孩子對小學的內容失去興趣,難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三是有些不靠譜的校外培訓機構,所教的東西不一定正確,本該學習新知識,結果卻得先改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時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