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劇集頻頻改名背後:。最直接地來看,市場風向變化,觀衆審美更迭,政策日益趨緊,內容導向調整,這些都是導致劇集爲了迎合市場需求和審覈要求頻頻改名的直接原因。

獨家觀察|| 影視劇改名潮背後:成也改名,敗也改名

影視劇改名現象越發普遍,影視劇的改名潮到底折射出哪些市場信號?

文 | 代晴

依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發佈的變更通告,今年4月份改名劇集多達20部,定檔5月即將播出的《白髮》《帶着爸爸去留學》也在列。據媒體統計,2017年有114部電視劇改名,2018年同樣超百部。2019年截至4月,已有34部電視劇改名,其中不乏知名度很高的作品。

獨家觀察|| 影視劇改名潮背後:成也改名,敗也改名獨家觀察|| 影視劇改名潮背後:成也改名,敗也改名

2016年,針對“改名潮”,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曾發佈新規,要求“經過備案審覈公示的劇名,不宜隨意變更。如確有需要變更劇名的,須在完成片審查環節,經省局或總局完成內容審查後,在確保導向正確、內容與片名一致的前提下按程序履行變更手續。

但就現在來看,影視行業蔓延開來的改名潮並未得到遏制。最近正在熱播的《築夢情緣》就因劇名更改在網絡上引起熱議。

獨家觀察|| 影視劇改名潮背後:成也改名,敗也改名

《築夢情緣》原名《巨匠》,就名字本身來看,不少網友吐糟改過的名字變得十分土味,完全失去了原名的氣質。但是在劇集播出之後,不少網友紛紛倒戈,認爲目前的劇情確實與巨匠關係不大,似乎《築夢情緣》倒是更加貼合劇集風格。

據瞭解,《築夢情緣》是在臨開播之際才突然宣佈改名,在此之前,劇方已公佈多版以《巨匠》爲名的海報、預告片等物料,這也直接導致前期宣傳效果大打折扣。即便如此種種,仍有大部分劇集頻頻改名,陷入改名潮的影視劇背後,到底折射出哪些市場信號?

古裝、IP劇成更名大戶

哪些因素決定改名方向?

國產古裝劇,尤其是古裝IP劇是改名的“重災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天盛長歌》和《江山故人》。

《天盛長歌》由女性視角小說《凰權》改編,因男主角陳坤加入,而改名爲《凰權·弈天下》(陳坤角色名寧弈),劇本由女性向調整爲男性向故事。但是在播出之前,劇名又變更爲《天盛長歌》。

獨家觀察|| 影視劇改名潮背後:成也改名,敗也改名

如果從《凰權》到《凰權·弈天下》是改名,那麼再到《天盛長歌》就是換姓了。有不少媒體猜測,這次大改名是爲了便於通過審覈,而“權”之類的字詞應該儘量避免使用。

章子怡的電視劇處女作《江山故人》,也經歷了一波三折的改名路。該劇改編自小說《帝王業》,2017年7月備案時的名字是《帝凰業》,從“王”到“凰”一字之差,突出了女主角章子怡,2018年該劇發佈概念海報時再次改名爲《江山故人》。

由於政策在古裝劇價值導向等方面的管控原因,“宮鬥”“權謀”已成爲古裝劇宣傳時的敏感詞,這使得古裝劇紛紛通過改名去掉“皇”“妃”“權”“王”“帝”等字眼。《大明皇妃孫若微傳》和《白髮王妃》也先後改名爲《大明風華》和《白髮》,擯棄了敏感字眼,多了一些正劇的味道。

獨家觀察|| 影視劇改名潮背後:成也改名,敗也改名

《白髮》早前的宣傳物料中劇名爲《白髮王妃》

另外,對於很多IP的改編作品,原小說名帶有濃厚的網文氣質,並不適合影視劇的宣傳。

例如,唐嫣主演的《錦繡未央》改編自秦簡的重生文《庶女有毒》,趙麗穎主演的《楚喬傳》改編自瀟湘冬兒小說《11處特工皇妃》,鞠婧禕主演的《芸汐傳》改編自網絡小說《天才小毒妃》,改名後確實去除了網文IP的非主流與“土味”特性,使其更易爲主流價值觀接受。

其實對於其他題材來講,政策審覈和內容導向都是影響改名的首要問題。例如在都市題材方面,“慾望”是絕對的禁忌詞,如《慾望之城》改名《渴望生活》,《慾望的階梯》改名《愛的階梯》;

獨家觀察|| 影視劇改名潮背後:成也改名,敗也改名

司法刑偵題材方面,《執行法官》改名《執行利劍》,《我是警察之潛伏》改名《法網追兇》,《紀委書記》改名《風雨送春歸》,“法官”,“警察”等公安司法領域的職業名稱,也是這類題材改名時會剔除的敏感字詞。

總局所倡導的“小正大”的主流創作方向也決定了今年電視劇的改名大方向。《我們村的年輕人》改名爲《我們在夢開始的地方》、《第二次相遇》改名《我的不惑青春》、《再見喀秋莎》改名《八九點鐘的太陽》等,“青春”、“奮鬥”等關鍵詞都更加符合政策導向和市場需求。

貼近主流價值觀方面,報復字眼或負能量字眼目前都會被剔除,如《浪淘花之以眼還眼》更名爲《兄弟團》,《廢柴人生》更名爲《像我們一樣年輕》,《如果可以,絕不愛你》更名爲《最燦爛的我們》。

獨家觀察|| 影視劇改名潮背後:成也改名,敗也改名

另一方面,諸如“幸福”“陽光”等正向詞成爲不少都市或家庭題材改名時的首選,如《加油老大》改名《暖暖的幸福》,《資深少女的初戀》改名《資深少女的幸福生活》,《因爲是家人》改名《幸福一家人》,《大北京小保安》改名《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等。

改名經濟學:

“成”也改名,“敗”也改名

改名劇集滿天飛,但改名之後的效果卻大不相同,“改名經濟學”可謂是一門大學問。

於正深諳改名之道。2014年度曾拿下收視率第一的《宮鎖連城》,原名是《連城》,但因他所創作的爆款劇《宮鎖心玉》《宮鎖珠簾》珠玉在前,於是將其改名爲《宮鎖連城》。

這樣既蹭了前兩部劇集的熱度,還營造系列大劇的既視感。然而事實上這部劇的劇情和《宮鎖心玉》《宮鎖珠簾》並無任何關聯。

獨家觀察|| 影視劇改名潮背後:成也改名,敗也改名

《宮鎖連城》

《延禧攻略》走紅之後,於正又順勢將自己出品的備案名爲《馴夫記》(又名《老虎不下山》)的新劇改名爲《盛唐攻略》,其實兩部劇在內容上也並沒有什麼聯繫。不過,日前於正又宣佈該劇改名爲《馴夫之大唐女兒行》。

由張震和倪妮主演的《宸汐緣》改名爲《三生三世宸汐緣》,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借此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熱度。而事實上,真正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構成關聯的新作是《三生三世枕上書》,《宸汐緣》只是導演與出品方二次聯手的作品。

獨家觀察|| 影視劇改名潮背後:成也改名,敗也改名

除了這些蹭熱度的劇名,還有一些劇集確實通過改名達到了提高辨識度,規避審覈風險等效果。前文提及的《天盛長歌》和《江山故人》,改名之後既避免了“帝”“王”“權”等等敏感詞,還體現出一種古裝正劇的氣質和格調。

在“皇后扎堆、獨孤很忙”的盛況下,《扶搖皇后》去掉“皇后”改爲《扶搖》,避開了同期大量出現的“皇后”、“王妃”,反而更具有辨識度了;

王志文、俞飛鴻主演的《紀委書記》改名爲《風雨送春歸》,劇名出自毛澤東的詞《卜算子·詠梅》,比起原名的直接和正統,《風雨送春歸》既切中劇情又頗有韻味;

何冰、郝蕾主演的《情滿四合院》原名是《傻柱》,雖然突出了主要角色,但是太個體、更像人物傳記,《情滿四合院》更溫馨,也更加貼合整部劇集的劇情。

獨家觀察|| 影視劇改名潮背後:成也改名,敗也改名

《情滿四合院》

當然,除了這些正面的案例,也有很多因爲改名造成諸多損失的劇集。

最大的損失來自於宣傳,頻繁和臨時地改名,對於劇集的前期宣傳效果是致命的打擊。除了《築夢情緣》,前段時間傳出黃子韜、易烊千璽主演的《豔勢番之新青年》近期改名爲《熱血傳奇》。

該劇以《豔勢番之新青年》的劇名已經進行了多輪宣傳,包括海報、預告等物料也相當充實,並且由於該劇演員知名度和多番播出失敗,已經相當具有話題度。但是製作方突然將劇名改爲《熱血傳奇》,不明就裏的觀衆初聽甚至還以爲是一部新劇,難以與《豔勢番》掛鉤。

獨家觀察|| 影視劇改名潮背後:成也改名,敗也改名

《熱血傳奇》改名前以《豔勢番之新青年》的劇名已經進行了多輪宣傳

除此之外,電視劇改名潮還盛行過一股“七字古風體”劇名。“人間至味是清歡,春風十里不如你。秦時麗人明月心,那年花開月正圓。”網友創作的這首對仗並不工整的所謂七言詩,正是由四部電視劇的名字相接串成。

迪麗熱巴、張彬彬主演的古裝劇《秦時麗人明月心》原名《麗姬傳》,佟大爲、陳喬恩主演的都市情感劇《人間至味是清歡》原名是《我們一代人》,孫儷主演的大女主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原名《大義秦商》,這三部劇的原名都比較簡潔,但之後都更名爲風格有些統一的“七字古風體”。

獨家觀察|| 影視劇改名潮背後:成也改名,敗也改名

雖然這些名字頗有古風韻味,但是劇名跟劇集內容本身並無多大關聯,觀衆也基本無法通過劇名判斷劇情。“電視劇劇名變成“詩詞大會”,影視劇集體陷入改名套路背後折射出的是創新乏力。

劇集頻頻改名背後:

演員、劇本、市場、政策的多方博弈

劇集集體改名,甚至是頻繁改名、臨時改名,背後都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結果。最直接地來看,市場風向變化,觀衆審美更迭,政策日益趨緊,內容導向調整,這些都是導致劇集爲了迎合市場需求和審覈要求頻頻改名的直接原因。

資深劇評人李星文曾表示:“目前一些劇集尤其是古裝劇的集體改名,究其原因,大多是出於審查發行上,或是大男主戲還是大女主戲的定位,或者是否原劇名口氣過大的一些考慮。這些基本從變更的劇名本身就能看出來。”

另一方面,由於主咖演員的加入而改名的現象不在少數,這也反映當下影視創作仍然受演員占主導地位的影響,爲了體現大咖演員的地位,以及平衡和其他演員的關係,製作方往往選擇改名甚至修改劇情。

這種演員主導制下的影視創作,難免會根據演員的現實情況和需求來對劇集進行調整,對影視內容整體創作質量也可能產生影響。反觀編劇中心制,能夠在包括劇名、劇情上進行更爲全局和統一的內容把控,受其他因素的干擾較少。

與此同時,跟風、套路、保守,這種內容創新上的乏力不僅在劇情創作和題材選擇上,甚至在起名、改名上也如出一轍。自從《甄嬛傳》成爆款後,《楚喬傳》《羋月傳》《芸汐傳》《如懿傳》《皓瀾傳》紛至沓來。《擇天記》、《莽荒紀》;《獨孤天下》、《獨孤皇后》等撞名劇集也有跟風之嫌。

獨家觀察|| 影視劇改名潮背後:成也改名,敗也改名

劇名是劇情的濃縮,劇名的同質化、套路化,背後其實也是影視創作的趨同化和扁平化。某種類型劇集一旦取得成功,就有後來者迅速複製其模式、套路,這是浮躁的影視創作環境帶來的後遺症。

影視劇的創作週期較長,從拍攝、製作到播出、宣傳的整個週期裏會受到包括劇本改動、市場變化、政策調整等方方面面的不確定因素,改名也是爲了適應這些變動之下的連帶效應。

雖然受到多方力量和不穩定因素的影響,但是無論如何,改名必須貼合劇情內容和風格,這永遠是改名法則的第一條。

獨家觀察|| 影視劇改名潮背後:成也改名,敗也改名獨家觀察|| 影視劇改名潮背後:成也改名,敗也改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