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曾一度热议历史教科书为何不见卫青、霍去病?和2015年历史书相比,2017年新版中删除《汉匈和战》这一节。一时间群情激愤,民族主义网上流行。最后专家让步,说在高中部分加上有关内容。

我认为专家删除汉匈战争,必有历史依据,因为中国史书中水分很多,比如教科书中删除扁鹊和张衡的地动仪,就是这些历史记载虚夸,不符合历教科书还是删屈原,因为历史上根本就没这人。黄汉最爱吹嘘的汉武帝打败匈奴,也是个美丽的谎言。

要说汉武帝打败匈奴,那先看看战争胜败标准。一种胜利是彻底性地把对方没掉,把对方的土地和人民全部转归胜利者统治。比如蒙古就是把南宋彻底灭了,这样的胜利明显。另一种就是把对方打服了,但我不灭你,而是签订条约,割地赔款等。如我大金国打败宋国,就是不灭对方,而是签订条约,让对方向自己称臣,割地加每年给进贡。

那你说汉武帝打败匈奴,这打败是哪一种?一直到汉武帝死了,匈奴还在,没有给完全灭掉。要说打服了,没见到匈奴承认失败的条约。所以你凭什么说汉武帝打败了匈奴?

黄汉最爱意淫的是把匈奴打到欧洲去了。这更是个美丽的谎言。这是到近代才产生的谎言,历史上根本没有。是因为近代知道西方列强,知道了欧洲历史,才知道有一支匈人曾威震西方。首先,西方出现的匈人就是匈奴,主要是推测,到现在还有专家有异议。其次,就算匈人就是匈奴,也不能说明是因为汉武帝驱赶才到的那里。蒙古后来也大规模西征,是否也是你们驱赶过去的?日本人发动珍珠港事件打美国,是否也国民党腐败的军队把日本驱赶的?说汉武帝把匈奴打到欧洲,一定依据都没有,不仅汉武帝不知道这事情,连明朝皇帝也不知道呀。完全是近代的黄汉意淫做梦幻想出来的,醒醒吧!

汉武帝耗尽前几代的积蓄,终其一生与匈奴作战,导致民不聊生。最后取得什么结果呢?

从史料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汉朝人知道匈奴主要有十四个驻牧地,分别是:

1、甘肃河西走廊一带

2、甘肃河西走廊以北

3、今内蒙古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和锡林郭勒盟一带

4、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北部一带

5、今新疆焉耆、危须、尉犁一带

6、今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部一带

7、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及准噶尔盆地以东一带

8、今贝加尔湖一带

9、今内蒙古旧长城以北,西至河套,东至河北省南洋河一带

10、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一带

11、今外蒙古曼达勒戈壁一带

12、今内蒙古居延海北约六百余里一带

13、今新疆吐鲁番及巴里坤湖一带

14、腾格里山一带。

我们再看专家们绘制的地图,这些该归匈奴的地方还归匈奴。黄汉吹嘘的汉武帝打败匈奴的成果在哪里?

正如我们发现,所谓吹嘘的岳飞战功,不仅金史中没有相应记载,有些就是宋史中也没有记载。都是因为当时宋朝皇帝又想挑起战争,给岳飞平反,想把岳飞树立起个典型,才发现找到岳飞对金战功的记载,于是让岳飞的孙子去发明创造岳飞战功。。因为政治需要搞出的历史,后来的人再逐步添油加醋,搞出意淫的说岳全传,很多人竟然把评书当历史。

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三月,汉武帝对匈奴发动了他在位期间最后一次大规模远征作战。汉军兵分三路:其中以李广利率7万为一路,御史大夫商丘成率3万为一路,侯莽通率4万骑兵为一路。其中商丘成与匈奴三万军队在浚稽山遭遇,取得小胜,二侯莽通一无所获。李广利所率的主力虽连战连胜,但最终因为军心不稳,撤退时被匈奴五万骑兵切断后路,惨遭失败,大将李广利投降匈奴。

可以说,汉武帝的一生都在和匈奴的战争中度过。但最后匈奴依然很强大,而汉朝经济财富耗尽,经济快要崩溃了。

汉武帝死后,又换了两位皇帝,即汉宣帝的时候,乌孙多次打败匈奴,而不是汉朝。匈奴有赶上大的灾荒,最后发生内乱分裂。但这与汉武帝真的是不要说八杆子打不着,就是打九杆子十杆子也打不着,跟汉武帝没有一毛钱关系。

汉武帝那几十年里的数次大规模远征,千万别再说他英明神武,说他是穷兵黩武更合适,当时汉朝上上下下是坚决反对的。如果你要再吹嘘汉武帝,那你目的不纯,是不是高级黑呀?

作者富察春兵

满族文化网出品,转载请注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