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腐朽,最黑暗,统治者最残暴的朝代,到明末更成为中国数千年历史中最黑暗的时期。明朝当然应该亡,对于中国人民,清朝比明朝好得多。

——金庸《袁崇焕评传》

在武侠小说的创作过程中,金庸的民族观经历过不小的变化。处女作《书剑恩仇录》讲述红花会反清,但也提到了不该有满汉之别,到了《鹿鼎记》,韦小宝已说出“康熙是个好皇帝,反清复明又有什么好”的话。

对于说明朝皇帝全部昏庸,有人认为明朝只有两任好皇帝,一是朱元璋,一是朱棣,此后就是一代代暗弱之君,即使是口碑不错的崇祯,也是个心胸狭窄、刚愎自用的主儿。即使南明,局面也并非不可收拾,可那些朱氏子孙都像些什么。

实际上,朱元璋和朱棣也都不算什么好皇帝。朱元璋俨然超级凤凰男,心理相当变态。他对官员俸禄的严苛,反倒使得有明一代腐败严重。至于大杀功臣的残暴,为历代罕见,跟赵匡胤比比,更可见其内心龌龊。朱棣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凶残。

正因为朱元璋和朱棣的残暴和心理变态,使得明朝的统治极其黑暗,东厂、锦衣卫这样的特务机构横行,即使东林党,也不过是热衷党争的一群小人。

明朝在史学界本来名声就不好,倒退20、30年,看看老一点的港片,什么锦衣卫、东厂西厂之类,就知道明朝那个时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如何;所以并不是金庸黑明朝,而是金庸那个年代人们普遍对明朝的映像就是那样,那时候你说明朝是最黑暗的朝代我估计没多少人有异议。

也就是现在极端民族主义崛起后,对于一个已经死亡了五百多年的封建王朝突然出现很多粉丝,明粉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许多似是而非的言论忽悠的许多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一愣一愣的,他们闭着眼睛非要去狂吹一个昏庸的不能再昏庸的王朝,这只能说明是极端民族主义。他们为什么要把明朝吹上天,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认为明朝是汉人的王朝。我们平台以前发过一些专家对明朝是汉人建王朝观点提出质疑的文章,他们马上如丧考妣,丧心病狂进行攻击,就是因为如这些专家提出的观点成立,他们也就失去吹捧明朝的唯一基础。

下边就随便举几个明朝昏庸的特点:

一、恢复人殉,暴殄天物

明朝人殉是起自朱元璋,这个在1500多年前的秦朝就在刻意避免的非人道制度,在明朝再度死灰复燃,并成为明朝最大的特色之一。直到明英宗时期,人殉制度才宣告终止。

二、太监干政,祸国殃民

处于分权的需要,明朝皇帝扶持太监进入政坛,和文官集团抗衡,使得明朝前期就出现了和汉唐后期那样的的宦官干政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成就了多个重名昭著的太监,魏忠贤更是自称九千岁,风光无限。

明明是明朝的皇帝懒,很多人非要说这是明朝民主的体现,真是为了夸人,也是想尽一切办法洗白,真是蛮拼的。

三、特务统治,噤若寒蝉

为了适应封建专制走向衰落的趋势,明朝创立了恐怖的特务统治制度,比如锦衣卫,比如东厂,比如西厂,这些很多都是残害忠良的场所,而皇帝却依靠这些机关实现自己的揽权梦;特务统治下的明朝民众噤若寒蝉,文学名著中的指桑骂槐是明朝社会氛围的最好写照。

早在朱元璋时期,锦衣卫就已经建立,并用于监视百官,凡是朝中重臣的府邸周围,都会被布置一些锦衣卫,他们隐在暗处秘密观察这大臣的衣食起居。

像魏忠贤这样的特务头子,一个太监,居然被称为千岁,古时的丞相都没有这样的待遇,可见当时这些特务机构是有多么的嚣张,明朝中后期的特务统治,跟后来民国时期的特务统治有过之而无不及。

特务机构皇权特许,先斩后奏,为了获得政治经济利益,许多正直的官员被杀,朝中官员的一举一动都被严密的监视,整个国家陷入黑色恐怖之中。

不知道那些明粉是否真的愿意去那样的环境下生活?

上边只是说了几大点,还可以再给出几点,供大家阅读史书对照。

1、滥用酷刑,各种残酷的刑法被现代人所不齿,比如剥皮;2、内斗猛烈,叔叔夺侄子皇位,侄子把叔叔烤熟了等等;3、万历二十多年不上朝;4、蒙古的威胁始终没有解除,明英宗还被俘虏;5、东厂、西厂、锦衣卫,末年宦官专权;6、明朝朱家皇亲国戚对土地的兼并占有导致很多农民失去土地;7、朱元璋杀功臣良将;8、对满清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状态,皇帝昏招频出,有战力的大臣或被杀或叛敌,明朝后期给人感觉内战外行,外战更外行;9、抚民政策及和农民军谈判败笔频出,导致农民军起义如火如荼;10、经历明朝二百多年的统治,汉族人失去了血性,满清入侵后大批大批官员和军队叛降。

伟大领袖曾说:“《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明成祖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

作为对我国历史有着深刻研究的伟大领袖,他的观点具有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对于明朝的整体评价尚且如此,那么金庸先生所说的明朝“到明末更成为中国数千年历史中最黑暗的时期”并没有太过分。

满族文化网参考并整编网络有关资料,转载请注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