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正確的廢話”應從主席臺做起

日前,廣東汕頭市委書記馬文田要求幹部彙報工作時,不說“正確的廢話”。媒體關注到,這一要求是在市委常委會提出的。據報道,馬文田履新市委書記剛10天,工作“務實、雷厲風行”,敢於自我剖析,曾公開“自曝家醜”。(5月17日《新京報》)

“正確的廢話”,指那些聽起來“高大上”的講話,句句“放之四海而皆準”,但沒有多少實際價值,不解決具體問題,說了等於白說。這些“廢話”,大多是盡人皆知的白話,或是逢會必講的套話,或是不着邊際的口水話,是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表現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多年來,各地各部門無論印發文件,還是召開會議,“正確的廢話”俯拾皆是,既浪費大家寶貴時間,還助長了形式主義歪風,不時招致輿論批評。當前,全國上下大力整治“文山會海”,馬文田要求幹部不說“正確的廢話”,無疑有很強的針對性。

喜歡說“正確的廢話”,凸顯了部分幹部的官僚作風。有的幹部不管大會小會,一開口就是國際如何風雲變幻,國內形勢如何一片大好,全省、全市如何形勢喜人,兜兜轉轉大半天,纔回到會議正題、主題。似乎只有這樣,才能統攬全局、高屋建瓴,才能顯示水平、體現權威,纔有成就感、滿足感。

張口閉口“正確的廢話”,更多時候是“實話不夠廢話湊”。一些幹部,習慣於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靜不下心學習,沉不下身調研,發現不了急需解決的突出問題,提不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遇矛盾就躲避,遇責任就推脫。作風如此不嚴不實,胸中沒有“乾貨”,哪有實話可說?而“正確的廢話”,“安全係數”高,又瞭然於心,張口即來,最是輕鬆自在。

當然,上行下效,也是“正確的廢話”盛行的原因。一些幹部參加各式會議多了,受主席臺上某些領導講話“耳濡目染”,很快習得“真傳”,甚至“青出於藍勝於藍”,廢話連篇。搬“文山”,填“會海”,道路千萬條,領導帶頭第一條。不說“正確的廢話”,關鍵是以上率下,從主席臺做起,從現在做起。

文/徐林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