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有些书画家生活年代较长,而作品的艺术技能和水平是渐渐发展的,因此,从艺术技巧优劣的角度上来断真伪,就必须将某一书画家的作品按其发展情况分别定出几个标准,而不能笼统地死守一种标准来衡量。比如清王翚早、中年做了许多宋、元人的伪本,那时他的绘画技巧水平已经相当高了,他的仿宋、仿元的伪作,不一定在宋、元人之下,如果不研究他的仿作像不像那些被仿的作品,单从画得好不好、技巧高不高这一方面去着眼,就难免以为是宋、元人的真迹了。

在鉴别古书画的真伪和断代时,要不要从艺术角度去判别、衡量它们艺术水平的高下呢?就鉴定工作本身来说,所要判别的,首先应从作品的艺术形式手法如用笔、用色、用墨、章法(构图)等等最基本的要素上着手,舍此别无它途。一般的讲,那些高手作的书画,其艺术手法、笔墨技巧的确高人一等,作伪者是不易摹学达到的。但是,有些书画家生活年代较长,而作品的艺术技能和水平是渐渐发展的,因此,从艺术技巧优劣的角度上来断真伪,就必须将某一书画家的作品按其发展情况分别定出几个标准,而不能笼统地死守一种标准来衡量。否则,容易把不成熟的早期作品看成赝品。相反的,有年岁衰老或身体一早就赢弱的人的作品,就要个别来对待。

要不要从艺术角度去鉴别古书画的真伪与优劣

《人骑图》林小涌 临古作品

作品的优劣标准,又是一个比较难以说清楚的问题。一般人对“工”与“拙”的判断,以为“工能”总应是优,“生拙”似乎是劣。绘画画得像真,技巧熟练,都可以说是工。但是专讲像真,缺少艺术独创,那只不过是标本挂图;技巧熟练到了油滑的程度,也可以变为庸俗可厌。书法写得四平八稳也叫工,但这不过是一种起码的条件,却不能称为优美的“法书”。对于古代的“文人画”就不能片面讲状物是否逼真,刻划是否细致。他们往往追求有生拙之趣,而不以工能见长。书法中也有如此情况。这些问题很复杂,何者为优,何者为劣,须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得到正确的判别。而表现在艺术技巧上的笔墨、结构等形式,又是很难用抽象的名词解释清楚的,只有在大量的作品中反复阅看才能逐步熟悉它、领悟它,得到比较明确的认识与理解。

要不要从艺术角度去鉴别古书画的真伪与优劣

《溪凫图》林文佳 临古作品

进一步说,鉴定与鉴赏还不是一回事,我们还不能把好坏和真假等同起来,简单地认为好即真,坏即假。比如清王翚早、中年做了许多宋、元人的伪本,那时他的绘画技巧水平已经相当高了,他的仿宋、仿元的伪作,不一定在宋、元人之下,如果不研究他的仿作像不像那些被仿的作品,单从画得好不好、技巧高不高这一方面去着眼,就难免以为是宋、元人的真迹了。还有一些本来是艺术上的高手,因为偶然的原因,遇到不利的客观条件,如纸笔工具不好,或下笔时精神疲乏、兴趣欠浓等等,就不能保持原有水平;不过,这种下降总不会距离原有的水平太远,或者仅仅是局部的瑕疵。碰到这样的作品时,我们必须小心谨慎地从各方面去观察研究,弄清其原因,作出正确的判断,否则就容易误认为是伪作了。但也要防止过分宽大,处处原谅。如题款为某一名画家的伪作,仅仅有小部分较好,而大部分一无是处,就把它定为真迹,那也是不对的。事实上,过严过宽还都是心目中没有合乎实际的标准,没有可资比较的“样板”的缘故。这样,真伪、是非的正确判断又从何产生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