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爲何我市水果價格這麼高。在渝北區回興街道一小區門口的水果店,從事十多年水果生意的老闆趙女士告訴記者一個小竅門:“其實,不管你是線下還是線上買水果,都應注意主產區,因爲如果不是主產區的水果,價格肯定會高。

現在的水果有不少品種動輒數十元一斤。網友們紛紛表示“喫的時候心好痛”。那麼“水果自由”真的無法實現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記者調查發現,實體店也有便宜貨,更何況現在還有萬能的電商和五花八門的拼購。記者還幫大家打探到了各種買便宜水果的途徑。

水果價格“高歌”猛進

最近,墊江縣瓜農黃林國收了2000斤西瓜,以1.7~1.8元一斤轉手賣給了在重慶雙福農貿城做水果批發的商販;隨後,該商販又以2.2元左右一斤的批發價,賣給其他經銷商;而在終端市場上,西瓜最後賣價則爲每斤3元左右。

據我市農業農村信息網顯示,近日,西瓜零售價爲6.15元每公斤,環比上漲6.89%,與之前4周均價比小幅上漲5.57%,同比上漲6.14%。

記者連日調查發現,不單是西瓜等時令水果漲得厲害,反季水果也是“高燒不退”。連蘋果、梨子單價也貴得嚇人,差不多一斤都在10元上下波動。不少消費者直呼:“一斤水果能抵一斤肉,真的喫不起!”

爲何我市水果價格這麼高?19日,記者隨機走訪了部分永輝、重百、新世紀等超市觀察到,貨架上不僅有當季的時令水果西瓜、楊梅、枇杷、山竹、葡萄等,也有反季節水果蘋果、梨子、柑橘等。“水果進價上漲,零售價自然要上調,消費者也就不愛買賬了。”永輝超市一工作人員解釋說,水果價格上調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據她所知,不僅是她所在的超市,目前我市大部分的超市及社區水果店的水果價格均有上漲。

庫存告急催生高批發價

隨後,記者電話採訪了重慶雙福國際農貿城做水果批發生意的老闆王先生。他說:“目前市場上的蘋果、雪梨等庫存告急,他們也在陝西、甘肅、山東一帶尋找貨源。哪怕批發價高點,只要有貨大家也都願意出價。目前,僅一手的批發價就差不多漲到了5元多,比去年同期翻了近兩倍。”

據市農業信息中心對全市38個區縣農貿市場11種大衆水果的監測數據顯示,我市水果總體零售均價爲9.46元,環比全國總體略漲3.04%。其中梨子零售價爲10.30元,環比略漲2.15%,與之前四周均價比略漲3.82%,同比陡升35.82%;蘋果零售價則爲14.54元,與之前四周均價比略漲2.31%,同比陡升33.47%。

不少水果連遊攤都不敢賣

魏志強是家紡城附近的一水果遊攤販,從事水果銷售差不多快十年時間了。每天下午4點後,他就開着小麪包車在附近小區和學校吆喝。但最近,他的水果攤上的水果種類開始減少,像蘋果、梨子、柑橘等都不見了蹤影,換成了西瓜、香瓜、哈密瓜等可切段分塊購買的水果。

“來往顧客不會按斤稱,像一塊哈密瓜是3元錢,就不會凸顯其價高。且其他水果像蘋果、車釐子等,批發價太高,售賣風險也大,稍不注意就虧本,近期不敢賣了。”魏志強稱,這是他做水果生意以來第二次遇到水果價格“逆天”的現象,上一次發生類似情況還是2014年,那年蘋果、梨子等也漲到了類似的價格,但由於考慮不周,批發來的水果,基本沒賣脫,結果倒虧了一大筆錢。所以這次他乾脆不進批發價高的水果,將目標更多瞄向蜜瓜、西瓜、香蕉等水果上。

“水果自由”三大攻略 請你看清楚

如何才能買到物美價廉的水果,記者爲你準備了三大攻略:

踩準銷售時間

現在,很多年輕人買水果,都喜歡到大型連鎖超市、24小時生鮮超市等地方購買,往往忽略了很多接地氣的農貿菜市場。近日,記者走訪我市多家農貿市場發現,每逢下午4點多,市場即將關閉時,水果攤的各類水果會有臨時降價的情況。

19日,在園區菜市場,記者從下午4點進入該市場後,半小時時間內,發現已有三家水果攤主在吆喝自家水果降價了。其中包括當天剩下的妃子笑荔枝,原價20元一斤,現在僅需12元;皇冠水晶梨、奶提子等一斤的價格均下降了3元左右。

記者連日在永輝超市觀察到,每天一旦到晚上8點半過後,相應售貨員就會拿出紅色或綠色膠帶,標記當天的打折水果,而且種類較爲豐富。

此外,“趕場天”也是買便宜水果的好時機。19日正逢紅土地市場的“趕場天”,記者來到該市場附近,看見攤位上的各種水果價格平均比市面上的水果價格要便宜幾毛到十多元不等。

記者還了解到,其他區域也有趕場地點:南岸區銅元局輕軌站附近的市場(趕場時間:週日);人和醫院下面的市場(趕場時間:每週一、四、日);巴南區魚洞菜市場(趕場時間:每週一、四、日)等。

線上對比價格

實現“水果自由”只有線下能操作?當然不是。其實,淘寶、拼多多、京東、美團等電商平臺,都有線上水果店,並且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特價水果,逢節日還會有促銷。比如,拼多多就專門有水果類選項,這幾天又逢“520秒殺節”,其各類水果會比之前網購便宜幾元不等,比市面上的價格更是便宜50%左右。

如果各大電商平臺的水果價格還不能滿足大家,那麼朋友圈裏無時無刻不在更新產品的微商小夥伴們,也能滿足你的需求。前幾天,記者在朋友圈裏看見一家微商在賣楊梅,價格爲68元4斤,單價在17元,且包郵。而同樣在淘寶上,記者也關注了一家長期售賣楊梅的電商,其價格爲89.9元5斤,單價爲17.98元,還包郵包險。由此可見,電商和微商水果差價並不大,而且都較爲便宜。

同時,記者還找到了一個新的購買便宜水果的方式,線上即可完成交易,名爲社區拼團。這是由鄰近社區發起的一種拼購活動,每次發起人會通過微信、QQ、直播、短視頻等社交工具,以社交化關係、集中運營降低成本的新型零售業態模式。而且,其形式多變,如,有小區門口的菜鳥驛站收集到客戶資源,併發起團購;或者是小區居民自發的朋友圈,有好貨一起團,集中走量少價格的情況。

認準主產區域

在渝北區回興街道一小區門口的水果店,從事十多年水果生意的老闆趙女士告訴記者一個小竅門:“其實,不管你是線下還是線上買水果,都應注意主產區,因爲如果不是主產區的水果,價格肯定會高。好比柑橘主產地是我們重慶,當季價格大約在3元一斤,而在北方同樣時間段,價格就會達到八九元。”

那在重慶如何買到其他地區主產的便宜水果呢?記者留意到許多來自外地的貨車,他們大多會願意停留在小區或人口密集處,大部分拉的都是當地水果,且價格要比在我市同類水果便宜幾元。

水果價高天氣是禍首 “退燒”或要等到6月份

鮮果輪番上市,價格爲何卻居高不下?近日,記者採訪了業內分析師和水果批發商。

一業內分析師表示,目前市場售賣的蘋果、梨子等水果,其實都是去年秋天採摘後存放到庫房裏的。價格之所以上漲,主要是因爲去年4月西部地區下了大雪,當時正是蘋果等水果開花的時候,“倒春寒”天氣導致果樹授粉率降低,不少主產區產量減半。

不過,在他看來,這種漲價的勢頭也不會持續太久。隨着夏季水果6月開始大批量上市,水果整體價格將有所回落。

而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15日也表示,鮮菜鮮果價格上漲,明顯是受極端天氣等季節性因素的影響,這種季節性的短期衝擊不具有持續性,鮮菜鮮果價格上漲不會持續在高位。

攤販魏志強則認爲,成本推動以及消費升級也是帶動水果漲價的一個重要原因。水果從田間到消費者手中,需要經過層層經銷商,隨着人力成本的提升以及運費、商店租金提升等成本上升,水果銷售價格本身就具備漲價內在因素。

另外,近年來水果消費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精品水果”進入普通百姓的日常消費,品質和檔次也在不斷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市場價格的上漲。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補充說,一方面進口水果的大量上市,客觀上也帶動了水果均價的攀升。此外,近年來面對進口水果的不斷競爭,國產水果也在不斷追求品質升級,這也使得水果單價普遍在提高。

—End—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滕飛飛

網絡圖

編輯 蔡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