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兩國政府還達成了引渡條約,正是這個條約令哥倫比亞的毒販們後背發涼,他們“寧願死在哥倫比亞,也不要去蹲美國監獄”,因此巴勃羅不得不動用一切權力和手段,防止被引渡。巴勃羅·埃斯科瓦爾,哥倫比亞頭號毒梟。

ec9c9f88de894ba64d50eb6b9550dd53

巴勃羅·埃斯科瓦爾,哥倫比亞頭號毒梟
拉丁美洲史上最強大犯罪組織的頭目

上世紀八十年代,巴勃羅操控着最爲龐大的毒品王國,開展遍佈全球的犯罪活動。他身價數十億美金,名下豪宅、飛機、私人動物園應有盡有,甚至還擁有私人軍隊。在他的血腥手腕下,成千上萬的人死於非命,其中不乏哥倫比亞政府高官。

800px-portico_hacienda_napoles

1l_chinos-133a
巴勃羅的莊園和動物園

初生牛犢

1949年12月1日,巴勃羅出生於哥倫比亞麥德林市郊的一個窮人家庭,年少的他懷揣雄心壯志,常再親友面前大言不慚地宣佈將來想當國家總統

d3rlwln

他以街頭犯罪起家,起初偷墓碑。噴砂將墓主人的名字抹去後,再轉手倒賣,後來升級爲偷盜汽車。直到七十年代,嗅覺靈敏的他發現,可卡因——這種一本萬利的新式毒品——纔是通往財富和權力之路的最好選擇。

stacks-of-money

cocaine

被警方繳獲的美金和可卡因

初露鋒芒

1975年,一個名叫法比奧的麥德林毒梟被謀殺,坊間傳聞是巴勃羅乾的。接着巴勃羅出面接手了法比奧組織,並將其規模擴大,隨後不久,他就將麥德林所有的犯罪團伙招致麾下,建立了臭名昭著的麥德林集團

55fc3e5b5530e

臭名昭著的麥德林集團

巴勃羅的生意越做越大,據維基百科,巔峯時期,走私到美國80%的可卡因都出自巴勃羅之手,麥德林集團每天收入70,000,000美元。到了1982年,巴勃羅甚至還當選了哥倫比亞國會議員,憑其經濟實力、犯罪能力和政治權力,所有人都認爲,巴勃羅的總統之路,已然鋪平了。

ec205aa4f505e690ee4b919effd44cea

巴勃羅在競選議員

0d12e3ace56f660d5188b137edf5598e


巴勃羅在哥倫比亞議會

私人生活

1976年,時年27歲的巴勃羅娶了15歲的瑪利亞·維多利亞·埃諾·維列霍(Maria Victoria Henao Vellejo),育有兩個子女,兒子胡安·巴勃羅(Juan Pablo)和女兒曼努埃拉(Manuela)。

pablo-family

巴勃羅一家(他的妻兒如今依舊活的逍遙)

pablo-escobar-in-front-of-the-white-house-with-his-son


巴勃羅帶兒子在白宮前留影

巴勃羅的婚外私生活也是出了名的,他喜歡未成年少女。維吉尼亞·瓦列霍——巴勃羅衆多女友之一,是哥倫比亞著名電視臺主持人。

34d80f9b63f967b7759bbb96d7251035

angie-cepeda-600x400


維吉尼亞·瓦列霍

麥德林的羅賓漢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巴勃羅成爲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人之一。《福布斯》雜誌將其列爲世界第七富豪,身價據報道25億美元。

info-vida-pablo-escobar_lrzima20131203_0001_11

作爲一個傑出的罪犯,巴勃羅知道如果家鄉麥德林人民都喜歡他的話,那他就會更安全。因此,他花費數百萬建學校、體育館、教堂,也爲麥德林貧民建公寓。甚至還買下了一支足球俱樂部。

brlasfall2010-pablo-w-ball

他的這一策略奏效了:巴勃羅逐漸爲人民所愛戴,人們都把他看作是一個幹了大事之後回報社會的自己人,是個劫富濟貧的“羅賓漢”。

m84887a8eebf3be94c96c838856cb0388

“銀或鉛”

但巴勃羅的無情也是出了名的。隨着他的崛起,來自政客、法官和警察的反對聲音也與日俱增。對付權貴,巴勃羅自有一套。他稱之爲“銀或鉛”,即“乖乖收錢或喫槍子兒”。通常情況下,如果有人阻撓,他會先出錢賄賂,如果送錢行不通的話,他就派出殺手。

article-1224904-021a1bcc000004b0-45_468x511

從1984年起,埃斯科瓦爾販毒集團的暗殺行動進一步“升級”。他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新任司法部長拉臘。就是這位正直的司法部長,在1983年揭露出身爲議員的巴勃羅是麥德林販毒集團的第一號頭目,使得巴勃羅斷送了自己的從政之路。

1984年4月30號,拉臘驅車回家時,被一名騎摩托的持槍暴徒打死了。

qq%e6%88%aa%e5%9b%be20160923200824

 犯罪歷程

巴勃羅是有史以來最囂張的毒梟。逮捕他的警察,不出3天就被人射殺;審判他的法官,妻子被輪姦後,沾滿精液的乳罩和內褲被寄到法官辦公室;通緝他的哥倫比亞總檢察長,被他反過來懸賞1億美元捉拿,最後橫屍街頭。直到後來,哥國總檢察長的位置甚至成爲燙手山芋,沒有人敢於擔任。

imagen-12749445-2

哥倫比亞軍隊在坦克裝甲車掩護下試圖奪回司法部大樓

1985年4月19日,巴勃羅資助哥倫比亞左翼游擊隊,佔領了哥倫比亞司法部大樓,燒燬了大量的犯罪證據,並殺死了一半的法官。1987年11月27日,爲了炸死反對他的政客,巴勃羅的手下在哥倫比亞航空203次航班上引燃一枚炸彈,造成110人遇害,然而目標根本沒有登機。

2c6c3bc300000578-3238278-image-a-31_1442498535140

被炸燬的航班

據哥倫比亞官方統計,從1981年到1991年的十年間,哥倫比亞已有2萬多人死於毒販之手,包括1位總統候選人、2名部長級官員、25名記者、157名法官和3500名緝毒警察。 僅1989年至1990年的兩年間,巴勃羅直接策劃的爆炸事件就高達300起。巴勃羅集團的暴力恐怖活動已經成爲南美之最。

tumblr_nuvue1qcru1rhvcavo1_400

引渡條約

巴勃羅首次與法律嚴重交鋒是在1976年,當時他和同夥剛從厄瓜多爾運完毒品回來,就在麥德林被捕。於是他下令刺殺了逮捕他的官員,燒了罪證和卷宗,這個案件就不了了之了。

pablo_escobar2

早年的被捕照片

哥倫比亞政府有心無力,軍警根本抓不到富可敵國、狡兔三窟又受到窮人保護的巴勃羅。但美國政府也想要制裁巴勃羅,他們出錢出槍武裝哥倫比亞軍警,並多次成功突襲巴勃羅的老巢。

jeb-bush-george-bush

巴勃羅勢力壯大期間,前中情局長老布什當選美國總統,他極力推動打擊南美毒販

兩國政府還達成了引渡條約,正是這個條約令哥倫比亞的毒販們後背發涼,他們“寧願死在哥倫比亞,也不要去蹲美國監獄”,因此巴勃羅不得不動用一切權力和手段,防止被引渡。

“大教堂”

1991年,爲了避免被引渡,巴勃羅向哥倫比亞政府自首,服刑五年。但條件是,得由巴勃羅自己建監獄,也不能讓他被美國或其他國家引渡。

escobar-prison-800x478

那坐叫作“大教堂”的監獄,有瀑布、足球場、酒吧,還有按摩浴缸。他在監獄裏仍然經營着他的毒品帝國,通過電話下達命令。監獄裏也只有他一名“犯人”。

49095482-cached

今日,“大教堂”已成爲一片廢墟,早被那些試圖尋找巴勃羅的戰利品和遺產的人破壞得一乾二淨。

pablo-escobar

窮途末路

監獄形同虛設,巴勃羅在監獄裏照舊經營着毒品王國,這事兒人盡皆知。但是在1992年7月份,外界流傳巴勃羅在監獄裏虐殺一些不忠的手下。於是哥倫比亞政府也看不下去了,計劃把巴勃羅轉到普通監獄。

image_1447589784

由於擔心被引渡到美國,巴勃羅越獄潛逃。接着哥倫比亞全國上下開展了大規模的搜捕行動。總共有兩股組織在搜捕他:一是“搜捕隊”,由美國負責訓練的特種軍警小組;二是巴勃羅主要競爭對手卡利集團資助的所謂“巴勃羅受害者聯盟”,卡利集團得知巴勃羅失勢,想要趁機剿滅麥德林集團,然後坐大自己。(事實上卡利集團也確實成爲了下一個哥倫比亞大毒瘤,但這是後話。)

300px-los-pepes-dead-man

被“巴勃羅受害者聯盟”幹掉的巴勃羅手下

毒梟伏法

巴勃羅的手下一個個被幹掉,毒品帝國土崩瓦解,他也一直在流竄逃亡,據說他曾燒掉數百萬美鈔,只爲給自己的女兒取暖。直到1993年12月2日,巴勃羅和兒子通電話時終於被警方成功定位,搜索隊迅速展開行動,在槍林彈雨中擊斃了這一代毒王。

2c6de4a700000578-3238278-image-m-49_1442502871779

但巴勃羅仍然以救世主的身份活在麥德林貧苦人民的心中,每逢忌日都有數千民衆自發追悼,他也被數不清的書籍、電影、網站引以爲主題。時至今日,拉美大小毒販依舊層出不窮,但再也沒有人能夠複製出巴勃羅的龐大帝國。

1386018129130

2015年,以巴勃羅爲原型的美劇《毒梟》開播,好評率接近百分之百。

71415755_narcos-xlarge_transgsao8o78rhmzrdxtlqbjdgtt0gk_6efzt336f62ei5u

熱門美劇《毒梟》

全世界觀衆在驚歎編劇腦洞之餘驚訝的發現,劇中的一切,竟都真實發生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