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基金的都是傻子?”

“拿自己的錢讓別人炒股,賺了是他的,虧了是自己的”

女俠君看到網絡上對基金的評價基本都是類似的言論,當然本文所說的基金是狹義上的偏股基金,並不包含餘額寶等貨幣基金。今天女俠君也來聊一聊基金的話題。

炒股可以說是理財的一條重要手段,但對此女俠君一直是抱着最謹慎的態度,一直都是極少量的資金進行試水,想要在股市中有所收穫,不但要大量的知識儲備,信息來源,還要有天生敏銳的觸覺,畢竟十股七虧兩平一贏,女俠君雖自覺還不錯,但也不敢認爲自己已經超越了90%的人。但如今樓市管控越來越嚴,銀行利息一降再降,p2p風險越來越高,就連餘額寶都要早上9點排隊搶購,如果不炒股手裏的閒錢該投到哪裏呢?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何不嘗試一下投資基金呢?

投資基金我們要先了解基金公司是如何盈利的,基金一般分爲公募和私募兩種,兩種基金的盈利方式有所不同。公募基金,基金公司主要靠管理費來盈利與操盤的盈虧並沒有關係,我國的公募基金是不能和投資者分享基金收益的。所以公募基金最重要的就是規模,規模越大基金公司盈利越多。在市場化越來越透明的今天,如何做大規模女俠君不再多說。私募基金的盈利方式有所不同,但准入門檻較高,本文不做討論。

基金業協會統計,截至2017年年底,國內公募基金數量達到4841只,合計規模爲11.6萬億元,在近20年的時間裏,公募基金爲長期投資者提供可觀回報,自首隻開放式基金成立到2017年年底,偏股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平均達到16.5%,超過同期上證綜指平均漲幅10.5個百分點。

但爲什麼各理財論壇、社區裏大部分人都在抱怨基金騙人,虧錢呢?女俠君發現,大部分都是因爲沒有自己的投資策略(或者沒有嚴格遵守自己的投資策略)。投一萬元,當年就想賺10萬,投10萬,就想賺100萬,拜託,那不叫投資,那叫搶錢,巴菲特也做不到那麼高的收益率。很多人買了基金天天看,今天漲了點就想見好就收,明天跌了點又怕砸手裏,一直基金拿在手裏超過一週就喊着長線操作;還有的人買了就往那一扔,以爲是銀行定期存款(這種大部分是在銀行聽理財經理介紹買的)...這種方式操作還不如去股市閉着眼睛敲代碼,敲到哪個就買哪隻股。女俠君一般一隻基金至少持有1年以上(我是不會告訴你大部分基金持有一年以上會免贖回手續費的),17年單就基金方面綜合年化收益率到達20%以上。

那究竟該如何選基金呢?在這裏跟大家介紹一種適合普通大衆的方法,也是女俠君自己使用的一種方法。

在委託交易的平臺都可以按收益率排名,我們首先取近3年的,因爲更遠的參考價值不大,而新成立的沒有可參考的東西,除非是跟着某個跳槽的基金經理走的,不然未知性太多。在所有基金中挑選近3年來業績最好的300只基金,在這300只基金中,挑選2年來排名考前的200只基金;再從200只中挑選一年來靠前的150只基金;再從150中挑選六個月來排名考前的100只基金,再從100只基金中挑選三個月來排名考前50只基金,再從這50只基金中挑選一個月來排名考前的20只基金。最後我們挑選的基金可以從這20只基金中挑選。看起來很繁瑣,其實只要把數據粘至excel表中,進行排序,3分鐘就能搞定。

一般做到這一步就ok了,被挑選出來的基金都是穿越牛熊變現極好的。如果想要更進一步的挑選,就可以看基金規模,基金管理公司規模,規模越大風險就越低。然後看交易策略,最好是交易策略和國家政策相符的。最後我們要注意是否有更換基金經理,一般來說我們對新人的要求更苛刻一些。

然後就是嚴格執行自己的止損止盈,到手的收益纔是真的收益!

最後要強調一點,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裏(畢竟風險不低),但也不要過於分散(分散了還不如投指數基金),一般3-5只剛剛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