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出水的快慢,不只是影响水流弧度的观赏性,还与茶汤的最终呈现密切相关。不耐久泡的茶叶,若是遇上出水细缓的茶壶,也许就会因为出汤过程多了那么几秒,错失了最佳的口感。

那么影响紫砂壶出水的因素都有哪些?汲老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点击观看视频 

视频加载中...

汲氏传媒出品

1、出水孔

紫砂壶的出水孔,常见的有三种:独孔、网孔、球形孔,依据壶嘴位置关系、嘴型等排列设置。一般来说,独孔倒茶水时不易拦截茶叶,网孔和球孔有时会被茶叶堵住。

老的紫砂壶大多数都是独孔。容量小的壶,流嘴本身就细,不便制作滤孔,也以独孔形式居多。独孔的好处,是给水流提供了最大的通路,但细小的渣叶也可能冲入壶嘴,造成堵塞。冲泡条索细碎的茶,可以使用为独孔壶专门设计的内置过滤不锈钢网孔来避免这个问题。

网孔的好处,是能过滤大部分的渣叶,缺陷就是水流的通路面积大幅减小,冲泡膨胀舒展程度较大的茶类时,容易被展开的茶叶挡住出水孔。

球孔可更好地过滤茶叶,增加出水量。细密的滤孔和凸起的球面,保证了充足的水流通过面积,又提供了高质量的过滤。若论缺陷,就是球孔一般都是模具制作,艺术性不足。

2、壶型的先天限制

壶流的根部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壶的出水,流的根部位置若接近壶底,则水压充足,出水有力,并且减少了倒水时壶的口盖部溢出茶水的机会;流的根部位置若接近壶口,水压会有所欠缺,倒水时,壶身的倾侧角度增大,口盖部溢水的可能性也会增大。

但是,有些特定的壶型例如西施,流的根部位置导致了涎水现象是很难避免的。所以,不能要求所有紫砂壶都不流涎,只要在泡茶过程中,注水不要过满,收水手势果断,勤擦拭,就可以减少流涎带来的影响。

3、流儿

壶流的曲直也是影响水流的重要因素。即便是星星点点的小茶叶,一旦入了水就变成了大片,斟的时候,容易使壶嘴塞住。壶嘴直就没有这个毛病了,就算有时塞住了,也方便疏通。壶嘴直,是为了出水流畅,壶嘴曲,是为了茶香不泄,各有各的优点。

4、壶钮的出气孔

气孔越细,倒水时空气流入受到限制,影响气压,也会影响出水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