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的麗塔·海華斯(Rita Hayworth)是好萊塢著名女影星,原名瑪格麗塔·卡門·坎西諾(Margarita Carmen Cansino),坎西諾家族曾是西班牙舞蹈世家。擁有西班牙血統的海華斯在1946年拍攝了一部電影《吉爾達》(英文:Gilda Mundson Farrell),誰曾料想,就是這部電影,成就了西班牙“國民鹹菜”——La Gilda

海華斯主演的電影《吉爾達》海報。(圖片來源:IMDb)

“國民鹹菜”La Gilda的由來

1946年,海華斯的電影《吉爾達》在西班牙上映,她在該片中飾演女主角吉爾達,美麗性感的海華斯在當年西班牙影評中被形容爲“salada, verde y un poco picante”(中文:鹹、綠和一點辣)。該片在西班牙社會廣受好評,1946年之後,在北部的聖塞巴斯蒂安市(San Sebastián)誕生了一種結合了橄欖、辣椒、醃製鳳尾魚的醃菜,並用牙籤串在一起。

這款小喫(Tapas)一經問世,備受消費者喜愛。其濃烈的酸、鹹、辣成爲人們喝酒佐餐的上等佳餚。不到幾年的時間,La Gilda就走出了聖塞巴斯蒂安市,擴展到了整個北部乃至西班牙全國。在西班牙串(西班牙語:Pinchos)最流行的阿斯圖里亞斯自治區,La Gilda已經成了酒吧必備小喫。而在北部另一自治區納瓦拉(Navarra),絕大多數酒吧不僅提供La Gilda,還以此衍生出另一種小喫Pajarico。

La Gilda的最經典版本。(圖片來源:《西班牙人報》)

La Gilda現在已經不侷限於西班牙北部地區,早就擴展到了全國各地,而經過多年的改良,一些名廚開始重新打造這款小喫,讓這個“國民鹹菜”充滿了現代感。

La Gilda的發展改良之路

現年39歲的埃多爾塔·拉莫(Edorta Lamo)是聖塞巴斯蒂安市老城區知名酒館A Fuego Negro的老闆,同時也是該店的主廚。他認爲,La Gilda不僅是一種小喫,更是西班牙美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我對La Gilda的信仰如同對待宗教般虔誠。”拉莫表示,“從我出生到現在,無論哪個階段,都沒有離開過La Gilda,這款美食是巴斯克美食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店中的‘主角’。”

拉莫展示他的“鹹菜紋身”。(圖片來源:《國家報》)

爲了表達他對這款小喫的“崇拜”,拉莫特別將其紋在右臂。他透露,從自家店步行15分鐘,有一家小酒吧,70多年前,La Gilda就是在那裏誕生的。

拉莫認爲,食用La Gilda要充滿儀式感——無論坐還是站,身體向前傾斜,橄欖、辣椒和醃製鳳尾魚必須同時入口,但不能全部吞下,每一串La Gilda都要分幾口吃完,每一口咀嚼下嚥後,飲一口啤酒。——這樣纔是對La Gilda的尊重,才能算一名“正統”的西班牙饕餮者。

在納瓦拉自治區首府潘普洛納(Pamplona),知名餐廳Casa Vallés的老闆布拉斯·瓦耶斯(Blas Vallés)、安東·瓦耶斯(Antxon Vallés)兩兄弟回憶說,“在我們未出生時,祖父開了這家餐廳,小時候經常看他在店裏準備La Gilda,後來變成了父親,再到已經快60歲的我們。La Gilda誕生到今天也有70多年了,時間就是證明,這款美食經受住了考驗,沒有消失。”

不過瓦耶斯兄弟也指出,La Gilda起源在北部,也在不斷發展變化,從最初的三種食材發展到現在的多種組合,更加符合人們口味。

“如果量小、花樣小,人們就不來我們店裏喫了。”瓦耶斯表示。

現年94歲,已經退休的酒吧老闆安東尼奧·馬丁內斯(Antonio Martínez)完全同意這個觀點,在餐飲業摸爬滾打了一輩子,這位老先生十分了解La Gilda“進化史”。

馬丁內斯說,“多年來,北部的餐飲從業人士不斷發展、改良La Gilda。從最初誕生時只有橄欖、辣椒、醃製鳳尾魚,發展至或含有醃小酸黃瓜、小酸洋蔥、醋漬鳳尾魚等多個組合。”

西班牙酒吧常見的小喫La banderilla。(圖片來源:《國家報》)

從La Gilda的一路發展,中國元素起了大作用

自從La Gilda在北部誕生後,通過多年的不斷發展與改良,衍生出了另一款經典小喫La Banderilla,和La Gilda一樣,La Banderilla也是一種口味酸鹹的小串,其中橄欖、醃製小酸黃瓜、醃製紅椒、醃製小洋蔥以及醃製鳳尾魚是標配,在西班牙很多酒吧都能看到這款小喫的身影。

和La Gilda一樣,喫La Banderilla也必須飲用啤酒,因爲這兩種小喫強烈的酸鹹口味會破壞葡萄酒的口感,而啤酒則能夠中和這種口味。

馬德里私立的阿方索十世智者大學(Universidad Alfonso X el Sabio)教授阿爾穆德納·維勒加斯(Almudena Villegas)指出,早在羅馬帝國時期,包括西班牙領土範圍內的羅馬人,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都會將橄欖作爲餐桌上的開胃菜,所以,La Gilda能夠在西班牙誕生,最初版本至今的多種組合都離不開橄欖,也是有歷史文化背景的,La Banderilla也是一樣,無論怎麼變,橄欖都是核心組成部分。

西班牙米其林星級餐廳El INVERNADERO的業主兼主廚羅德里格·德·拉·卡耶(Rodrigo de la Calle)在中國經營着兩家餐廳,接觸中國餐飲文化久了,他萌生了一個想法:爲什麼不能使用中國醃酸菜方式來製作La Gilda呢?

卡耶在華開店,生意火爆。(圖片來源:卡耶個人網頁)

卡耶說,“西班牙很多人都喜歡喫La Gilda,但如果是傳統做法容易產生浪費,因爲放置時間久了會太酸,只能扔掉。我嘗試着用中國人醃酸菜的辦法來製作La Gilda,不用放醋就有酸的口感,而且保存時間長,口感也幾乎沒有變化,在2012年馬德里舉行的國際美食大會上一經推出,受到很多食客的喜愛。”

著名美食家米蓋爾·瓦克爾(Miquel Vaquer)也認同卡耶的辦法,認爲中國式醃酸菜辦法很不錯。他說,“中國辦法只需放粗鹽即可,簡單、環保,計算好每種蔬菜所需的醃製時間,讓它們同時醃製完成即可。”

西班牙農業部的數據顯示,在過去10年中,生產La Gilda以及類似小喫的原材料,平均每年消耗量維持在2400萬公斤左右,這其中還不包括橄欖。

誕生於北部,普及至全國,La Gilda作爲“國民鹹菜”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除了一些主廚親自制作外,在1992年馬德里還誕生了一家生產及批發的“鹹菜龍頭企業”——Bombas, Lagartos y Cohetes de Vallekas。這家企業專門生產包括La Gilda在內的各類“鹹菜”,業務遍佈全國及安道爾。

該企業爲西班牙大量餐飲業主提供數十種“鹹菜”。(圖片來源:企業官網)

公司經理維納切斯(Vinaches)說,“我們的僱員在生產工藝上精益求精,如同珠寶匠一樣細緻。公司從創建之初至今,小喫品類已經發展至50多個品種,不斷適應市場需求。讓這個有這幾十年歷史的‘國民鹹菜’繼續陪伴人們的生活。”

| 轉載請註明出處:《歐洲時報》西班牙版 西聞:SpainZone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