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我們爲什麼不能自由表達?


“你告訴我的這些感受,有沒有告訴過他/她?”


在諮詢中,我經常問這個問題。


我得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哪敢啊!”“怎麼可能啊,他根本不聽!”“如果我說了,我知道他會說什麼。”


表達了會怎樣呢?


會惹麻煩!這是很多人從過往的經歷中得出的結論。


對梅來說,她的表達會讓媽媽生病。偏頭痛讓梅的媽媽非常虛弱,她以此來逃避家庭事務。“遇到事情,媽媽什麼事也不能處理,她會立即頭疼,躺在牀上不能動,然後我和爸爸不得不處理所有的問題。”這種狀況,伴隨着梅的青少年時代。“有一次我告訴她,正在和一個比我小得多的男人約會,然後頭疼突然來襲,誰都不知道她受到了什麼刺激,我猜她是不高興了。”

對櫻來說,這個問題更可怕。她父親嚴重重男輕女,與父親共處的每一刻,她都能感受到父親對她的嫌棄與鄙視,這讓她痛苦不堪。她不敢告訴父親,他的態度和行爲嚴重傷害了她,因爲她相信他聽了這樣的話可能會去上吊。很多年前,父親的一個表弟因爲別人的幾句話而自殺身亡。脾氣暴躁的父親與其表弟非常相像,櫻認定她的表達也會讓父親走上那條路。

薔薇也不敢向老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每次稍稍表達一點,比如,“這篇文章這樣處理更合適”;“這件事情我是這樣理解的”;“我沒去整理那些材料,是因爲那都過時了,沒有任何價值了”……老闆就會發火,喋喋不休指責半天。在微信中與老闆說話,每次她都斟酌半天,因爲不知道哪一個字,會被老闆理解成另外的意思而遭到批評。

在關係中,如果一個人的表達總是被對方否定、貶低,或者曾經引起過很嚴重的後果,甚至預期會引起嚴重後果,他/她往往傾向於切斷表達。

每一對沉默的父子、疏遠的夫妻和對抗的上司與下屬,背後都有一個表達不能、痛苦壓抑的靈魂。

02 ||     切斷表達就是切斷關係

在關係中,我們是在什麼時候切斷表達的?

不知道。但在切斷表達之前,一個人往往有過多次表達受阻的經歷,而且這種狀況一定持續了較長一段時間。

在諮詢中,有不少妻子抱怨丈夫根本沒法溝通,或者父母埋怨孩子不與他們交流。“你們上一次順暢交流是什麼時候?”我問。往往都是很久、很久之前,甚至雙方從來都沒有過順暢交流。

儘管我們沒法確切知道一個人在什麼時候切斷表達,但心理學上有一項研究,可以告訴我們一個人在什麼樣的狀況下會產生消極感受。當消極感受積累到一定程度,切斷表達可能就出現了。

美國組織心理學家馬歇爾•洛薩達開展了一項研究:錄下60家公司開會時所有的對話,並將每個句子根據積極或消極的詞語進行編碼,然後算出積極與消極的比例。

這60家公司中,1/3的生意紅火,1/3的運轉得還不錯,而剩下的1/3正面臨破產。研究發現,當對話中積極與消極的比例大於2.9:1時,公司就會蓬勃發展,低於這個比例的公司發展就不好。這個神奇的數字,被稱爲“洛薩達比例”。

約翰•戈特曼用同樣的方法統計了夫婦在一個週末裏的談話,發現如果積極和消極的比例低於2.9:1,就意味着他們快離婚了。要想獲得緊密和充滿愛的婚姻,兩者的比例需要達到5:1。也就是說,你對配偶說的每句批評,都要配有5句積極的話。

這項研究告訴我們,在職場中,上司要想讓下屬保持積極感受,表揚和批評的比例最好是3:1。而在家庭中,這一比例最好是5:1。


在梅與母親、櫻與父親、薔薇與老闆的互動中,她們接收到的信息幾乎全部是消極的。這些高濃度的消極信息,形成了雙方互動時特殊的情感氛圍:恐懼中摻雜着憤怒,憤怒中摻雜着恐懼。

長此以往,這種情感氛圍就與特定對象形成了條件反射,只要一提到那個人,那些不舒服的感受就來了,爲了避免讓自己不舒服,我們就會遠離那個人。

切斷表達的背後,往往是權力的不對等。在父母與孩子、上司與下屬的關係中,這種不對等是顯而易見的。在夫妻關係中,往往也隱藏着權力的不對等。處於上位的一方,往往是壓力與焦慮的主動傳遞者,而處於下位的一方,就是壓力與焦慮的被動承接者。

處於上位者,他們需要表達來彰顯地位、滿足自戀、轉移焦慮。除非他們對你不感興趣,否則他們一般不會主動切斷表達。他們希望你表達,沉默是自戀殺手。

心理發育水平太低的人,承受不住沉默之重。但,他們對你的表達是有要求的。必須是他們需要的,比如表達讚美,表示服從,傳遞關心等。那些他們不想聽的表達,是堅決不允許的。


總之,在這種扭曲的關係中,你可以表達,但不能真實表達。一位朋友說:“我永遠不敢給我媽說真話,只能說她願意聽的話。母女之間如此虛僞,感覺真的好悲哀。”

切斷表達,儘管是下位者的被動防禦,卻是他們的主動選擇。他們用切斷表達的方式,隔離來自於上位者的壓力與焦慮,或者切斷這段讓他們不舒服的關係。


03 ||     修復關係,先修復表達

在婚姻諮詢中,前來諮詢的那個人往往是處於上位的焦慮傳遞者。對方的切斷表達,讓他們十分抓狂。他們會更強烈地發泄自己的情緒,指責對方,對方會更加疏遠,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其實,他們內心是十分害怕對方切斷關係的,但他們的表達方式,卻逼迫着對方不得不切斷關係。

要修復關係,很重要的一點是修復表達。讓對方有表達空間,而且能夠真實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且不會因爲表達而受到更大的傷害。我們必須說出沉默的那一部分。因爲,那些沒說出來的話,比說出來的多得多,也重要的多。

牡丹來找我做諮詢,是因爲老公楊堅決要與她離婚。她說,他們之前10年都過得很幸福,生了二寶之後,楊就變了,不再像之前那樣寵她了。

我請她具體描述楊是怎樣寵她的。原來是,她經常任性地做一些事,楊都選擇忍讓;每次吵架,都是楊低聲下氣地認錯她才罷休。她感受到的幸福,是楊用10年的壓抑來供養的。二寶出生後,她覺得楊對她體貼不如以前,於是經常大發脾氣,楊就切斷了表達。她問楊怎樣才能不離婚,楊說除非她徹底改脾氣。

牡丹長得很漂亮,家境又好,她一直認爲自己是下嫁,在婚姻中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可以想象,在這個關係中,楊是處於下位的,長期不能自由表達。忍無可忍之下,他才如此決絕地選擇離婚。

如何才能修復表達呢?我最經常教給來訪者的是共情性溝通三步法:

第一步:表達自己的感受。注意是表達感受,不是發泄情緒。

第二步:共情對方的感受,並替他/她表達出來。

第三步:明確表達自己的需求。

在第一步,牡丹就卡在那裏。她不會表達感受,她表達出來的全是想法或指責。“我剛給他又生了一個孩子,他怎麼能這麼無情地對待我!”“他不愛我了,一定是外面有人了。”經過引導,她才能表達出,楊提出離婚,讓她感到非常害怕,同時也很憤怒。

對她來說,第二步更難,她幾乎看不到楊的感受,認爲自己的強勢和任性理所當然。

“你老用高高在上的神態與他說話,你覺得他什麼感受呢?”我問她。


“他挺接受的吧!”


“你覺得,他是開心的?”我故意往反方向引導。


“肯定不開心。”


“不是開心,那是什麼?”


“可能覺得挺沒面子的吧。”


我進一步引導她,在下一次交流中,試着這樣對楊說:“這麼多年來,我一直用高高在上的語氣與你說話,你一定覺得挺沒面子的吧?是不是還挺生氣的……”

我還沒說完,牡丹掉下眼淚來。她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對楊的傷害。


一到第三步,牡丹馬上說:“我希望他像以前一樣寵我!”我請她更具體一些。她說:二寶那麼小,她希望楊在沒有特殊工作的情況下,每天晚上都早點回家。

這是一種新的溝通模式,既是非攻擊性的,也是非防禦性的。這種溝通模式將雙方置於平等的對話空間,尊重並真實表達彼此的感受,讓凍結的情感重新流動起來。

但這種溝通模式並不是總是好使。楊沒有給牡丹溝通的機會,兩人最終離婚了。梅和櫻始終沒敢嘗試用新的模式與母親或父親溝通,內在的恐懼讓她們不敢真實表達,時機尚不成熟。

薔薇成效斐然,她向老闆真誠地表達:“我在您面前一向拙於表達,口笨舌拙、身體僵硬,這嚴重限制我做事的靈性性和言語的柔和性,但在其他人面前我都不這樣。我也承認過我很害怕您,那是出於我自己的恐懼。從您的角度看這可能就是不敬,但是我沒有冒犯您的意思。”對於老闆對她的不滿和指責,她一條條進行了回應和表達,這些話她壓抑了十餘年。她只談事實與感受,沒有發泄一點情緒。最終,她成功地爲自己爭取到更多的自由空間。


在關係中,表達是如此重要。關係出了問題,表達就會出問題。表達出了問題,關係就會出問題。健康的關係不是不出問題關係,而是出了問題能夠解決問題的關係。解決之道,先從真實表達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