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中國進入了最爲黑暗的一段歷史。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成爲了西方列強宰割的重點對象,無力抵抗的中國,只能被迫通過割地賠款來滿足列強以換取政權的苟延殘喘。

面對國家的危局,清政府內部的有識之士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說白了就是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以改變中國積貧濟弱的現狀,李鴻章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李鴻章重視發展海軍,積極向歐美國家採購最爲先進的艦隻。

中日甲午戰爭,日本打敗中國,如何結束戰爭,如何割地賠款等需要中日兩國談判解決。經過多方斟酌,清政府決定派李鴻章爲代表前往日本談判。之所以派李鴻章去主要有幾個原因:

第一,這次戰爭是李鴻章主持的北洋艦隊與日本之間的海戰,清政府內部無論是主戰派還是投降派面對失敗都需要找一個背鍋之人以向世人交代,李鴻章作爲北洋大臣是最理想的人選;

第二,李鴻章的外交經驗豐富,對中國和日本的情況都比較瞭解,知己知彼是談判成功必備條件之一。環顧整個清政府除了李鴻章,沒有任何人偶這樣的能力,慈禧只能且必須信任李鴻章;

第三,日本政府指名道姓必須要李鴻章前去。日本的勝利來之不易,是經過多年的臥薪嚐膽的結果,所以日本需要把戰爭的成果最大化,當時的李鴻章不僅在清政府內部地位顯赫,關鍵在國際上也是響噹噹的人物,讓李鴻章到日本本身就是對中國的侮辱,再在談判桌上逼李鴻章簽字更能最大限度地羞辱中國,向世界宣告中日國家地位的徹底扭轉,日本從此崛起取代中國成爲亞洲最爲強大的國家。

此次事件說明,在面對民族危亡時,中日兩國統治者選擇了不同的應該方案,導致了兩國後來的不同命運。李鴻章其實是一個悲劇人物,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他一個人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改變國家的命運,當形式需要時,國家反而讓他出面解決難題,把失敗的責任推給他個人,給使世人造成假象:李鴻章是賣國賊,是他簽下了喪權辱國的賣國條約。

實際上,李鴻章是被迫這麼做的,因爲當時的清政府誰都不敢去承擔責任,如果沒有人出面,那麼戰爭永遠停止不了,國家將會罔的更快。事實證明,李鴻章去世不到十年,清政府便徹底完蛋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