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依農就詳細客觀的分析下果樹套袋與否的利弊,幫果農朋友們根據實際情況,做出離“錢”最近的選擇,畢竟種植果樹果農的回報收益纔是重中之重。·果色鮮亮:套袋的果實由於不與外界環境直接接觸,規避了害蟲、鳥對果實的物理傷害,減少了過強陽光的直射,避免了風吹時葉片枝條與果實的直接摩擦,從而使的果實轉色好、果面乾淨、無機械傷痕。

原創不易,文字也有產權,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如果您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技術、農村生活等,那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依農會把我瞭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還在爭論果樹該不該套袋?幫您分析利弊,果農向“錢”看就對了

天氣漸熱,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果樹套袋季,近些年每一年的這個時候果樹“套袋幫”和“不套袋幫”都會因爲該不該給果實套袋而爭論不休,網絡上、論壇中、貼吧裏、田間地頭隨處可見這兩派的身影。“套袋幫”說“不套袋幫”忽視實際情況,扭曲事實,暗地裏要麼是買些“狗皮膏藥”似的免套袋技術、藥劑,要麼是沒種過地的理想派。“不套袋幫”說“套袋幫”阻礙農業發展,拒絕迴歸自然,明擺着是水果袋商怕斷了財路。

依農前幾年的時候還是一個“套袋幫”中忠實“幫衆”,網絡中發文,田間地頭勸導,舉證、分析、總結、歸納一副就算是石頭也要勸動的樣子,一度被大家認爲是一個賣袋子,勸了不少人也捱了不少懟,但仍是一副我即正義大義凌然的樣子。隨着年齡的增長、聽得多了見得也多了,我發現農業發展中,多數事情存在即合理,農業生產這件事、農業發展這條路應該多樣化,而不是我即正義。與其爲一件事情爭論不休,不如客觀的權衡其利弊,區分實際情況幫助果農擺脫糾結真正的爲果農朋友們選擇出一條向”錢“看的路纔是正確的。今天依農就詳細客觀的分析下果樹套袋與否的利弊,幫果農朋友們根據實際情況,做出離“錢”最近的選擇,畢竟種植果樹果農的回報收益纔是重中之重。

還在爭論果樹該不該套袋?幫您分析利弊,果農向“錢”看就對了

果樹套袋和不套袋的優缺點分析

一、套袋

果樹套袋的實質就是通過袋子隔絕果實與外界接觸的機會,避免外部不利因素對果實的侵染,但同時也隔絕了外界環境的“滋潤”,肯定是利弊並存。

1、缺點

·投資大:果個和果袋是成正比的,一畝葡萄大概要用3000-5000個袋子,蘋果大概要用10000-15000個左右,正常果袋的價格在0.06元-0.5元一個,買來袋子不算晚,得用人工套上去,自家種的還好說,百畝千畝的種植基地勢必得花錢顧工,投資很大。

·工作量大:沒種過果樹的朋友們永遠體會不到套袋的辛苦,仰臉舉手,彎腰低頭,一天套不了多少袋子,輕壯勞力累的都不行別說現已老齡化的農業生產者們了。

·風味下降:套袋後,果實雖規避了蟲害侵襲,但由於長期不於外界接觸,果實的含糖量和表達風味的有機酸類物質會下降,因果實口感因人而異,不能說它不好喫了,只能說是沒那麼有風味了,這也是爲什麼好多人說現在的水果不如以前好喫了,不僅僅因爲當時物質匱乏,確實套袋會降低風味。

2、優點

·少用藥:由於隔絕了外界環境,一些侵食果實的害蟲,不能直接與果實接觸,有效的規避了害蟲的危害,從而大幅度的降低了田間用藥,有利於保障食品安全。

·果色鮮亮:套袋的果實由於不與外界環境直接接觸,規避了害蟲、鳥對果實的物理傷害,減少了過強陽光的直射,避免了風吹時葉片枝條與果實的直接摩擦,從而使的果實轉色好、果面乾淨、無機械傷痕。

·適應大衆市場:在水果市場上,大部分消費者還是視覺動物,對於果型更好,果面光滑,果色靚麗的水果更爲青睞,套袋果實更適應大衆市場。

二、不套袋

1、缺點

·增加用藥:果實於外界直接接觸,就加大了害蟲直接侵食果實的概率,想要防控就勢必要多次用藥,直噴果實就要藥劑殘留的威脅。

·隱形成本:有人會說我不用藥,那就有機栽培,防蟲網、殺蟲燈、粘蟲板,更爲精細的種植管理,增加了隱形成本和用工量。

·外觀下降:人爲的保護屏障消失,果實與外界環境接觸,導致果色不勻,果面不淨。

2、優點

·降低人工,果袋投資:不套袋就等於是省去了繁瑣的套袋工作,不用花果袋的錢,省下了工人的開支,這是一筆不小的費用節省。

·提升口感:果實直接與外界環境接觸,受到了大自然的洗禮,果實的風味增強,更具特性,口感上升。

·迎合小衆口味:目前市場上存在一些對“醜果”鍾愛有加的消費者,賣巧了,迎合他們的口味可能會有意向不到的收穫(當然要確定是無農殘果)

還在爭論果樹該不該套袋?幫您分析利弊,果農向“錢”看就對了

果樹套袋與不套袋裏的需要注意的“坑”

一、套袋

1、勿輕信高價可重複使用的果袋,近幾年市面上出現了一些可重複使用的果袋,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要麼根本第二年無法使用,要麼也需經過多項處理後才能重複使用,無形中加大了人工成本。

2、謹慎使用套袋機器,相信不少果農都接觸過套袋機器,但是果樹千種百種,做果又千種百種,不是所有果樹都適合機器套袋。一旦選擇錯誤,埋下隱患如套不結實、傷果等,危害可能更大。

3、不能覺得套袋後就萬無一失,不去管理,由於技術不到位,套袋不規範或時間不對等都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危害。

二、不套袋

依農個人認爲,目前不套袋的果實想要保證產量,要麼設施栽培加強管理合理用藥、要麼露天栽培加強管理多用藥,要麼近似有機栽培,增設物理、生物防治害蟲。果農朋友們不要信打個啥膜、噴個啥保護層就能和套袋有異曲同工之妙。就目前的農業技術來說或者就依農見到的來說,還沒有這種東西,一定要避免上當。

還在爭論果樹該不該套袋?幫您分析利弊,果農向“錢”看就對了

果樹套袋與不套袋的管理技術要點

前期不管是套袋還是不套袋,田間管理、合理施肥、控水調溫、預防病害等農業生產必備的工作都要做到位, 這些普適性的雖非常重要但我們在這裏不談。

一、套袋

1、果袋的選擇:果袋大多爲耐水的蠟質紙袋,近幾年出現了無紡布袋,紙袋可分單層紙袋、雙層紙袋,單層紙袋又可分爲遮光袋、原色袋、白色袋等,雙層紙袋一般內層都爲黑色蠟質袋,外層爲紅褐色、褐色或其它顏色紙袋。針對果實的效益、品種等區分用袋。雙層袋的特點是能夠最大程度的提升果實商品性,但價格高、用工大適用於效益好的水果。單層紙袋價格低,但效果不如雙層紙袋好,更適用於對果色要求不高,經濟效益稍低的水果。果農朋友們要酌情選擇,畢竟我們得向“錢”看。

2、套袋前用藥:果實套袋前,一定要使用低毒、低農殘、光譜性的藥劑噴灑葉、果、枝條,套袋後若果實感病,由於無法觀察,用藥不到,危害更大。另外套袋前還可適度噴施硼、鈣等促進果實發育的肥料,藥後要無水滴再套袋。

3、套袋的時間:不同水果品種套袋時間不同,比如葡萄要在豆粒大小時套袋,蘋果落花後30天左右開始、梨落花後20天左右開始、桃落花後40天左右開始。另外,每天的套袋時間也要注意,最好在9點後果面無露水再進行,中午若溫度過高陽光過強也不要套袋,更不能在惡劣天氣時套袋。

4、套袋技巧:口要紮緊,避免小蟲入侵,避免人爲壞袋,果袋喪失功能性。

5、適時摘袋:紅色果一般在果實成熟前20-30天進行摘袋,遇陰雨天氣要延遲摘袋,雙層袋提前10天摘外袋,陽光較強時撕開果並上掀遮光,5-7天全部摘除避免日灼。橘子、柚子、梨、橘子等果實可以不摘袋。

二、不套袋

不要信噴個啥保護劑就能起到於套袋果一樣的效果。不套袋果實想要保證產量,就是通過設施栽培、農業、生物、物理防治辦法降低害蟲基數,避免災難性的損害。另外合理修剪、適度的疏花疏果、、合理用藥、進一步加強土肥水管理等措施培育壯株提高果樹自身抗病性。這兩者結合才能保證產量。

還在爭論果樹該不該套袋?幫您分析利弊,果農向“錢”看就對了

果農莫糾結根據自身條件以及“錢”路做判斷

最直白的話送給大家,套袋和不套袋各具優勢,根據“錢途”來判斷最佳,你產出的水果走市場走通貨,價格拔高,產量是收入的保障,果型果色是優劣的關鍵點,那就套袋。你產出的水果走採摘,價格較高,產量損失些沒關係,口味和安全是優劣的關鍵點,那就少用藥不套袋。你是大園區,工難找,有資金,就完全可以進行有機栽培(當然有機只是個概念,不存在純正的有機,依農個人見解),加強生物、物理防治,走小衆高端,賣好價錢。

其實真沒必要糾結,就目前我國果業發展情況來看,短時間內套袋果仍是大趨勢,不套袋有特色也能有立足之地。關鍵在於果農、果園、市場環境自身的條件,農業本來就不易,我們都是在探索中前行,何必分出個好壞。

還在爭論果樹該不該套袋?幫您分析利弊,果農向“錢”看就對了

最後依農要說現在水果價格大漲,希望水果採收後,不管是套袋果還是不套袋果,都有各自的市場,都能買個較好的價錢,果農朋友們都能豐產增收。

還在爭論果樹該不該套袋?幫您分析利弊,果農向“錢”看就對了

#谷豐計劃#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農村生活等類型的文章,那請關注、點贊@依農看天下會把我瞭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贅述不詳,歡迎探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