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等到劉備開始有兵可用了,已經是十數年後了,誰都習慣了趙雲警衛長這一職位,因沒有統兵經驗,蜀漢又將領衆多,自然也就沒有統兵機會了。所以劉備從來沒有輕視趙雲,只不過因爲種種原因沒有把他封爲第一等級的將軍,但對他的信任也許只比關張差一點。

劉備爲何不重用趙雲?

  一、趙雲沒有過獨當一面的經歷,他每次戰役都是那種統帥護軍或者押運糧草的角色,偶爾出戰也不是正式的大將出徵。

  二、關張與劉備親如兄弟,而且從頭跟起,無人可比。黃忠年紀大功勞也大。馬超家世顯赫,而且在羌人中地位無人能比。

  三、關羽爲前將軍,張飛爲右將軍,馬超爲左將軍,黃忠爲後將軍。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所謂的名號將軍(易中天語)只有四個位置,你總不能再來一個中將軍吧。趙雲後來被封爲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

劉備爲何不重用趙雲?

  這和魏延的職位基本平級。而魏延是漢中太守是因爲劉備認爲其勇武足以鎮守一方,趙雲的中護軍明顯是劉備和劉禪、諸葛亮都認爲趙雲可靠,所以用來保衛中央是最適合的人選。所以劉備從來沒有輕視趙雲,只不過因爲種種原因沒有把他封爲第一等級的將軍,但對他的信任也許只比關張差一點。

  另外三國之後的西晉時期,盛行門閥制度。門閥士族在政治、經濟上享有極大的特權,魏、蜀、吳三國,蜀漢對門閥制度的堅持是最明確的,趙雲也就倒黴了。同時,孔明的任人唯親,也是史有定論的,馬謖、楊議就是例子。難怪在孔明當政的後期,蜀漢是“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了。

  第二個原因,是因爲趙雲是政治鬥爭失敗者。劉備平定益州時,欲大賞封地,諸將默然,只有趙雲諫曰:“益州人民,屢遭兵火,田宅皆空;今當歸還百姓,今安居夏業,民心方定,不宜奪之爲私賞也。”仍是一秉以往忠君救民之志,堂堂正正,劉備只得大喜從之。只此一言,已把蜀漢的滿朝文武得罪盡了。

劉備爲何不重用趙雲?

  沒有野心,不懂得鞏固自己的勢力,沒有自己的親信家將,在那亂世之中,廣張羽翼是何等重要得。關張自成一派,家將衆多,如關平,周倉等,馬超世代公候,投劉備時又是帶者全部家將,黃忠曾爲長沙太守,親信也肯定不少。獨有趙雲向來是單槍匹馬,自然在朝中也就人微言輕了。

  第三個原因是趙雲時運不濟,投劉備時,是在劉備最危難的時期,根本無兵可用,一直到入主益州,劉備都是是寄人籬下,因此趙雲屢屢充當警衛長的角色。等到劉備開始有兵可用了,已經是十數年後了,誰都習慣了趙雲警衛長這一職位,因沒有統兵經驗,蜀漢又將領衆多,自然也就沒有統兵機會了。趙雲犯了爲官的幾大禁忌,又時運不濟,故雖一生任勞任怨,也只能是死後封侯。

  趣聞解密小編點評:趙雲雖然有智慧,但是從沒擔任過一方大員。不象關羽甚至張飛,都有鎮守一方的經歷。趙雲主要是以保衛劉備爲己任的,所以,不能說不受重視,只是定位不同罷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