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一”兒童節即將來臨之際,爲了豐富農村留守兒童業餘生活,開拓孩子們的視野。近日,某旅中尉梁斯卿借回家探親之機,前往餘丁完小小學開展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教育宣講活動。

長大後我也想成爲像解放軍叔叔一樣的人!看到解放軍叔叔來到學校,小學生們立即激動地擁簇在梁斯卿周圍,學校優秀少先隊員代表爲梁斯卿佩戴紅領巾,孩子們用這種最簡單、最純樸的方式向解放軍叔叔表達最誠摯、最熱烈的歡迎。

孩子們在童年便接受紅色教育,培育愛國精神!活動中,梁斯卿和學校三至六年級100餘名師生分享《我的成長故事之勤奮與感恩》;爲學校留守兒童捐贈勵志讀物和紅色書刊,並引領孩子們朗誦中華經典,和師生一起同唱《歌唱我的祖國》。

涓涓愛心助學子,大愛無聲潤心田,梁斯卿瞭解到建檔立卡貧困戶多重殘疾兒童果學春家庭困難後,便前往果學春家看望慰問。在果學春家,梁斯卿與殘疾兒童的爺爺、奶奶促膝長談,併爲殘疾兒童購買了書包、鉛筆、作業本等學習用品,臨走時又拿出300元錢塞到果學春的奶奶手裏,並叮囑奶奶一定要照顧好孩子。爺爺奶奶緊緊握住梁斯卿的雙手,感激的熱淚奪框而出。

梁斯卿還出資2000餘元爲學校師生購買了一批勵志讀物、紅色書刊;同時爲學校轄區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兒童果學春(多重殘疾)送教入戶、送愛入心。

整個活動雖然時間短暫,但產生的意義卻非常深。梁斯卿這種心繫家鄉、情繫教育的愛心善舉給身處大山深處彝族聚居區的老師、孩子們留下了永恆的記憶。餘丁完小的師生紛紛表示,今後會更加勤奮學習,積極進取,用懷揣感恩之心的實際行動,回報恩人,報效祖國,讓博愛的聖火,“紅色的基因”生生不息,世代相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