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支部的帶領下,有任務就上,有紅旗就扛,始終做黨的忠誠戰士……”初夏時節,學習室裏,某特戰旅“黨支部建設模範紅三連”下士、黨員李凱偉在日記本上寫下這樣一段話。

穿越歷史時空,連隊“鐵心跟黨走、一步不掉隊”的精神永續傳承。“紅三連”從黃麻起義的炮火硝煙中一路走來,參加大小戰役戰鬥350多次,戰功卓著。

1935年秋,該連隨紅10師第二次穿越草地時,由於部隊極度疲勞,一部分傷員掉隊。負責收容任務的副連長李玉勝把周炳、魏生有等28名掉隊的傷病員組織在一起行軍。

爲戰勝困難、走出草地,李玉勝提議成立臨時黨支部。在臨時黨支部的堅強領導下,傷病員們經過艱苦行軍,粉碎了敵人多次圍追堵截,終於回到黨中央身邊,“草地黨支部”的名稱由此傳開。之後,“鐵心跟黨走、一步不掉隊”成爲“紅三連”的連魂。時光荏苒,在黨旗引領下,戰旗今更豔。

傘降,歷來被稱爲“刀尖上的舞蹈”。旅隊轉型特戰不久,三連就主動請纓承擔旅裏的傘降試訓攻關任務。

訓練之初,大家心裏都沒底,普遍存在畏難情緒。連隊黨支部第一時間梳理出傘降難題:最關鍵的是疊傘技能、最危險的是離機動作、最考驗的是空中操作、最脆弱的是心理素質,支委人人承擔試訓課題,帶領官兵一次次練習動作技巧,反覆揣摩着陸要領。

一次實跳,飛機到達指定上空時,風力突然達到跳傘極限值。“跳,還是不跳?”大家心中忐忑。地面引導員給出建議:暫緩。但時任黨支部書記繆中認爲,戰場瞬息萬變,只要做了充足準備就應該行動。他現場動員:“我們不完成還得有人完成,組織賦予的光榮任務,我們堅決執行。”

隨後,書記帶領支委一一躍出艙門,全連官兵一個接一個跟跳,在空中綻放出雪白傘花。最終,全連官兵有驚無險着陸,圓滿完成任務,還爲傘降訓練採集了一組重要數據。

近年來,三連擔負這樣的任務數不勝數,在黨支部的堅強領導下,都取得優異成績。三連黨支部始終認定一個道理:絕殺就要練絕招,軍事訓練,大綱是基礎,優秀才起步。訓練場上,官兵穿火障、過雷場、越泥潭,處處真刀真槍,把本領練到極致;上天下海、進荒島、闖密林,時時與戰場接軌。

過硬的本領源於“戰鬥堡壘”的堅強。新時代,三連始終把黨建工作當成“傳家寶”,下足功夫,常抓不懈,緊跟時代步伐前行。“開放的時代沒有封閉的軍營。只有掌握網絡主動權,才能掌握輿論鬥爭制高點。”這是“草地黨支部”對新時期黨建工作的認識。

連隊中90%的官兵是成長於互聯網時代的“90後”“00後”,黨支部針對這一特點,充分挖掘官兵的創新想法和互聯網開發才能,搭建了“互聯網+黨建”的網絡平臺,在微信、QQ等社交平臺上發起“微投票”“微討論”“微調查”“微黨課”等黨建活動。

“跟着支部走準沒錯!”三連小隊長吳宏寧深有體會。作爲三連“土生土長”的兵,他從義務兵、士官到後來提幹歸來任職,成爲支部一名委員,在三連的紅色土壤中摸爬滾打、不斷成長,個人素質也在支部的幫助下節節攀高。去年8月,赴白俄羅斯參加“國際軍事比賽-2018”狙擊邊界比武競賽,吳宏寧瞄着爲國爭光的目標,取得1個單項第一、1個階段第一、團體總評第三的好成績。

下士李凱偉參加上級組織的“精武-2018”比武競賽備戰集訓考覈,雨天氣候潮溼,他和隊員們磨襠嚴重,褲子和皮肉都黏在一起,疼得齜牙咧嘴、直掉眼淚。恰逢支委吳宏寧擔任集訓隊教練員,他堅持爲李凱偉打氣鼓勁,並把集訓隊中另外3名連隊戰士緊緊地凝聚在一起。

有了支委的“領路”,4名隊員都作爲參賽預備隊員進入最終的角逐。支部搞堅強,戰士有力量。正式比賽中,他們不負衆望贏得第一,奪得象徵至高榮譽的“精武之劍”。李凱偉也光榮地加入黨組織,並榮立三等功。

紅色沃土滋養官兵,練兵備戰心無旁騖。去年以來,三連完成國際、國內比武演訓任務出色,5名官兵榮立三等功,1個小隊榮立集體三等功,連隊營房正面外牆上懸掛着的功勳章熠熠生輝,“草地黨支部”的戰旗更加鮮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