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依靠信息技術創新驅動,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進入21世紀以來,以信息技術爲主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風起雲湧,引領了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拓展了國家治理新領域,新一代信息技術已成爲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動力和主要源泉。搶抓新一代信息技術變革的機遇,推動我省經濟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已成爲當務之急。

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無窮盡的“積木式”創新

當今世界,新一輪工業革命方興未艾,其根本動力在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信息技術指數級增長、數字化網絡化普及應用和兩者推動的集成式智能化的“積木式”創新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三大驅動力。一是信息技術指數級增長。50年前,因特爾公司總裁摩爾博士提出了“摩爾定律”,預言在不變價格條件下,半導體芯片上集成的晶體管和元器件數量將每18—24個月提升一倍,並在接下來的半個世紀中推動了整個信息產業的飛躍。特別是在過去10年,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的信息技術幾乎同時實現了羣體性突破,全都呈現出指數級增長的態勢,使信息硬件設備變得極快速、極廉價、更小、更輕。二是數字化網絡化普及應用。數字化和網絡化使得信息的獲取、使用、控制以及共享變得快速和廉價,世上任何物體都可通過網絡互聯起來,通過數字化可感知、可度量、可通信、可操控,催生了“數據核爆”,使信息服務進入普惠計算和網絡時代。三是“積木式”創新。廉價便攜的智能硬件、快速便捷的數字和網絡,數字化網絡化的各種組合都在高度增長,形成了全球性的集成式智能化的“積木式”重組創新。在三大驅動力的作用下,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造就了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世界級企業的同時,也創造了熱議的互聯網思維,這就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魅力。

20多年來,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領域的滲透日益深入、邊界不斷延展,利用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轉型發展已成爲全球的共同選擇。發達國家紛紛以信息技術爲引領實施“再工業化”戰略,如美國先進製造業國家戰略計劃、德國工業4.0戰略、英國工業2050戰略等。國內各省份都在尋求以信息技術爲引領的經濟新動力,如廣東省以智能製造爲重點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浙江提出騰籠換鳥、機器換人、空間換地、電商換市等“四換”戰略,貴州省正在謀劃建設大數據基地構築“雲上貴州”等。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正在重塑全球經濟結構和區域競爭格局,使經濟和產業競爭的賽場發生轉換。就像體育比賽換到了一個新場地,如果我們還留在原地,那就跟不上了。我們一定要審時度勢、全盤考慮、深度謀劃、紮實推進,緊緊抓住和用好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歷史機遇。

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推動發展動能轉換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界限、消弭了城鄉和區域差異、促進了資源鏈接和共享,爲欠發達地區跨越趕超提供了可能。河南地處中原、人口衆多、市場巨大、生產加工能力強,是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發展的沃土。當前,我們必須下決心、下功夫更新理念、轉變觀念,主動擁抱互聯網,用互聯網思維武裝頭腦、指導行動。

客戶思維。伴隨着消費升級的浪潮,品質化、個性化消費時代已經帶來,在互聯網技術的驅動下,產業模式的變革主要正轉向以消費者爲中心的C2B模式,重點圍繞解決客戶的痛點展開,消費者成爲推動創新的核心力量。如小米通過平臺與生態鏈企業共享渠道及粉絲等資源,滿足“米粉”高品質生活的需要,2017年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

平臺思維。平臺經濟已成爲最重要的經濟組織形式之一。基於互聯網的平臺充分整合供應鏈資源、客戶資源、要素資源,構建由數據驅動、開放共享、普惠的在線生態系統,讓企業和消費者無縫連接,讓企業之間高度協同,快速靈活地滿足設計、生產和消費者需求。如海爾提出“企業平臺化、員工創客化、用戶個性化”,打造創新創業生態圈,正在搭建全球引領的智能製造雲平臺。

數據思維。數據是驅動商業模式創新和發展的核心力量。在“雲管端”新基礎設施之上,圍繞大數據“產學研”和“聚通用”,構建“數據+算法+產品”的運作方式,數據既是介質又持續增值,算法既是引擎又持續優化,產品既是載體又持續改進功能。據阿里研究院測算,大數據雲計算的使用可以使企業使用IT成本降低70%、創新效率提升3倍。

跨界思維。跨界融合已成爲時代特徵。“互聯網+”不斷突破傳統產業壁壘森嚴的邊界,從產品形態、銷售渠道、服務方式、盈利模式等多個方面打破原有業態,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入“聚變時代”,催生服務型製造、智慧物流、普惠金融等新業態以及衆包、衆創、衆籌等商業新模式,如支付寶等。

共享思維。當前共享經濟正在從新鮮事物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共享經濟要義是“產能過剩+共享平臺+人人蔘與”。在網絡的連接下,整合暫時不用的、閒置的資源,人人爲我、我爲人人,每一個個體都有權力、有機會成爲經濟活動種的活躍主體,在獲得高效快捷服務的同時,有權力和義務爲經濟社會活動提供服務並從中受益,如共享工廠、共享單車等。

把智能製造作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

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面對新時代,與全國相比,我省作爲能源原材料大省,供需錯配更爲突出、存量調整更爲痛苦,推進製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更重、壓力更大,必須加快推進製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把智能製造作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制高點和突破口。從產品層面講,智能製造能提高質量、提升價值、擴大供給,開啓智能化產品增長的新時代。如我省實施“機器換人”以來,機器人制造龍頭企業—科慧科技,連續3年銷售收入實現倍增,預計2018年銷售收入超過2億元;從企業層面講,智能製造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節能減排,有效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從2015-2016年全國實施的109個試點示範項目情況看,實施智能改造後生產效率平均提高30%以上、最高達到2倍以上,運營成本平均降低20%以上、最高降低60%;從產業層面講,智能製造能搭建平臺、整合資源、跨界融合,加快促進全產業鏈的整體價值躍升。如我省的生鮮冷鏈互聯網平臺—冷鏈馬甲,目前平臺接入車輛3.85萬臺、監控冷庫1960萬平方米,2017年實現業務收入4.6億元。

目前我省製造業仍處在工業“2.0補課、3.0推廣、4.0示範”的階段,智能製造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從產品、生產、模式、基礎等4個維度統籌推進。一是實施智能裝備產業升級行動。智能產品是主體,要對接中國製造2025,大力發展智能裝備、工業機器人、數控機牀、3D打印、工業控制芯片等產品和服務,發展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業態,在高端裝備和技術領域佔據一席之地;二是實施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建設行動。智能生產是主線,要加快推進關鍵崗位“機器換人”“生產換線”行動,注重用智能製造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用智能設備取代老舊設備,建設一批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加快設計、生產、管理的集成化智能化水平;三是實施“企業上雲”專項行動。以用戶爲中心的商業模式變革是主題。支持龍頭企業牽頭建設跨行業跨領域的綜合性互聯網平臺和麪向細分領域的行業互聯網平臺,整合上下游企業資源,推動製造業由大規模流水線生產向定製化規模生產,產業形態從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推動從以產品爲中心向以用戶爲中心的根本性轉變,用大數據、物聯網等提高企業供應和銷售服務的效率;四是實施“雲管端”基礎設施建設提速行動。“雲管端”的新基礎設施是基礎。要以CPS系統和工業互聯網爲目標,強化智能製造網絡信息平臺、標準體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統的建設,構建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網絡基礎設施,推動智能製造標準引領、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加快軟件與服務、設計與製造資源、關鍵技術標準的開放與共享,努力建設全國智能製造先行區,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