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遠離塵埃遠離喧囂,山居之樂的恬淡灑脫,自在從容的幽靜氛圍生動而傳神地溢於詩中,尤其是最後一句,"雲從窗裏出",雲本不可能生於屋內,但因房屋處於白雲繚繞之中,雲氣從屋後、屋側飄過,所以看起來就像從窗中飛出,讀來令人口齒生香心醉神迷,繼而心生無限嚮往。每天禪心閱讀,感悟禪門智慧,緩解生活壓力,培養禪悅心態,使生命流淌着智慧,綻放着慈悲,少一分煩惱,多一份幸福,忍辱護真心,心安事順人世暖,在菩薩道上攜手同行。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生好時節。”—如此刻,安靜的夜晚,靜心閱讀,一念一清淨,心似蓮花開。

禪心閱讀|忘卻人間萬種心

淡泊、寧靜,是與聲色、繁華對比而存在着的一種心理感受或生活方式。孟浩然《大禹寺義公禪》五言律詩說:“義公習禪寂,結宇依空林。戶外一峯秀,階前衆壑深。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看取蓮花淨,方知不染心。”義公習禪,在清幽的環境中,心理感受上的淡然寂然,澄澈清明,於此可見。又如白居易《香山寺二絕》:“空門寂靜老夫閒,伴鳥隨雲往復還。家醞滿瓶書滿架,半移生計人香山。”“愛風巖上攀松蓋,戀月潭邊坐石棱。且共雲泉結緣境,他生當作此山僧。”這是一種生活方式上的清閒與寧靜,使整天被寵辱之驚弄得焦頭爛額的紅塵中人,驀然生賦歸之想。

禪心閱讀|忘卻人間萬種心

宋朝高僧石佛顯忠的一首《白雲莊》說得好:“高下閒田如佈局,東西流水若鳴琴。更聽野老談農事,忘卻人間萬種心。”詩僧禪悅充滿、自在安適的心態。體味着老農暢談農事時的歡樂,完全忘卻了人世間的萬種機心憂煩。樸素天然,讓人在宋代的炊煙中忘卻人間萬種心情。

禪心閱讀|忘卻人間萬種心

多少功名都化作了白紙,多少往事皆分付了秋紅,就連寺院的鐘鼓、經卷、青燈都不及田園的草木有禪意。而這一切,只在於看風景之人的心境。

據載,王安石十分喜愛顯忠禪師的閒居詩,不僅書於書房壁上,還常常吟誦不絕。

王維也說:“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正如一個品嚐過滄桑的人,有時只想喝一碗清淡的茶水;一個漂泊江湖日久的人,看慣雲捲雲舒,聽慣潮漲潮落,有時只想枕着濤聲,聽一曲漁樵冷暖的閒話。百年叄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可見清靜解脫,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功課。

禪心閱讀|忘卻人間萬種心

南朝詩人吳均的一首《山中雜詩》映入眼簾,“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雲從窗裏出。”詩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繪出了山居的清新超脫,淡然唯美的悠然閒適的生活: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着陣陣嵐氣雲煙,竹林的縫隙裏灑落下夕陽的餘暉。鳥兒歡快地在房檐上飛來飛去,潔白的雲兒竟然從窗戶裏飄了出來。遠離塵埃遠離喧囂,山居之樂的恬淡灑脫,自在從容的幽靜氛圍生動而傳神地溢於詩中,尤其是最後一句,"雲從窗裏出",雲本不可能生於屋內,但因房屋處於白雲繚繞之中,雲氣從屋後、屋側飄過,所以看起來就像從窗中飛出,讀來令人口齒生香心醉神迷,繼而心生無限嚮往。

佛曰: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禪心閱讀|忘卻人間萬種心

一念一清淨,心似蓮花開。紛擾的塵世裏,當以一顆雲水禪心清醒地自居,不心高氣傲,亦不妄自菲薄,平和的心面對傷痛時,依然可以拈花微笑,於是所有的磨難都可以在低眉莞爾中化爲一縷飄散的雲煙。心中無事日日閒,心無所住時時好。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如閒雲野鶴,逍遙天地之間。更有詩云:“幸爲福田衣下僧,乾坤贏得一閒人。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有一天,你明白了浮雲,也就明白了塵世。

禪心閱讀|忘卻人間萬種心

每天禪心閱讀,感悟禪門智慧,緩解生活壓力,培養禪悅心態,使生命流淌着智慧,綻放着慈悲,少一分煩惱,多一份幸福,忍辱護真心,心安事順人世暖,在菩薩道上攜手同行。共同成就圓滿智慧人生!阿彌陀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