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臺上,“讀書博主”越來越多了。

博主們的閱讀量,不斷刷新我的認知。三娃職場媽媽分享如何一年讀完200本書,普通高校學生寫長文來總結一年讀400本書的3個原因。

在這些博主面前,自稱大學四年讀800本書的俞敏洪,估計都不好意思接受採訪。

一年讀一本書的博主 vs 一年讀400本書的博主。/小紅書

豆瓣的#年度閱讀#的相關話題下,也總能碰到一些閱讀“狠人”。

有人謙虛地說最近狀態不佳,一年只讀了200多本書;有人用Excel製作出柱狀圖,分析自己每個月的閱讀量;還有人把當年讀過的書全部疊起來,與自己比身高。

這些曬閱讀量的用戶,往往能收穫一兩千的點贊數,穩居話題帖子的熱度前排。

除了手動點贊以外,評論區裏也有不少質疑的聲音:看這麼快,能消化得了嗎?一年讀200本大部頭,是不是不上班、不聚會、不旅遊、不玩手機?如果讀完沒做筆記——哪怕是勾畫,還不如去看廁所的洗髮水使用說明。

知乎上,關於“一年讀多少本書”的話題,幾乎每一年都會有人去真誠提問。

歷年讀書人的困惑。/知乎

別以爲閱讀只是大人們的事情。閱讀量的焦慮,甚至朝着低齡化滲透。一位網友本想買點讀筆,隨手在社交平臺搜索種草帖,結果被大數據牢牢抓住:

北京“普娃”用24天看完了一整套160本的“Who Was。。。?”兒童非虛構書籍;7歲孩子一年內看了大概130本書(不含教材);2歲半小朋友翻過的繪本,比孩子的頭髮還要多。

小孩子看過的書,看着挺新的。/小紅書

這名無辜網友被“卷”得瑟瑟發抖,感嘆“2歲孩子的閱讀量,已超過了我半輩子看過的書”。

一年真的可以讀幾百本書?閱讀的數量和速度,究竟意味着什麼?

一個月讀70本書?讀書博主也迷惑了

康老師擁有10多年的寫作經驗。從去年開始,他每隔三四天,就會在社交平臺上分享閱讀感想和寫作技巧。到今年10月,他已積累了近18萬名粉絲。

問及其閱讀速度,康老師坦言自己“讀得挺慢的”。

康老師是一名打工人,每晚孩子上牀睡覺後,他纔有機會坐到書桌前,翻開一本書,沉浸於“無目的愉悅”。

躺進書海里。/《編舟記》

每天只有晚上9點半至11點多,康老師才能騰出2個多小時來專心看書。有時候,這寶貴的閱讀時光,還要掰出一部分來寫作,平均每天閱讀時間也就1個小時左右。

通常來說,康老師一個月能讀完四五本書,一年大概讀五六十本書。

不過,康老師也認識那種讀書特別快的神人。

一位在北京讀研的朋友,主要研究現代文學。今年7月在朋友圈裏發了月度讀書小結,說自己當月讀了70本書,包括齊澤克、拉康等人的學術作品。

平均每天讀兩本書,這可能嗎?康老師大爲好奇,特意找了這位朋友來做測試,記錄下對方讀一本書的時長。

他們當時挑了《迴歸故里》,全書184頁。這本書並非輕快的小說,而是法國社會學家迪迪埃·埃裏蓬的自傳體散文。

朋友午覺醒來,從下午3:45開始,讀到4:50結束。剔除20分鐘點奶茶,單純的閱讀時長約爲45分鐘,平均1分鐘看4頁。讀完後,這位朋友當即歸納出書中的主線,並對核心觀點進行了點評。

對此,康老師依然將信將疑。他想着找機會再做一次測試,找幾本對方絕沒讀過的書,“全程直播,讀完一本考一本”。

哪怕朋友能順利通過直播測試,又如何呢?被焦灼感催促着的閱讀,真的是我們嚮往的嗎?這跟我們期末考前瘋狂背答案又有多大差別呢?

“水過地皮溼”的閱讀,能幫助人們增加信息量,擴大知識面,但也容易造成知識的表象化。大量工具化的瀏覽式閱讀,可能把人們的大腦變成了信息混雜的跑馬場。別人提起什麼,只是“我知道,我看過”。

不同書的寫作目的是不同的,輕鬆的適合輕鬆地讀,嚴肅的則要嚴肅地看。開倍速刷電影,觀衆難以體會長鏡頭的精妙。如果一律以瀏覽的方式來閱讀,恐怕會與很多用生命來創作文學作品失之交臂。

快快地讀完,快快地應用。然而,這種快卻使人陷入焦慮中。

今時今日,閱讀焦慮可以說是社交平臺的一個流量密碼。“現在讀書博主慢慢變成一個產業,很多讀書博主未必是真正讀書的,可能只是一個展示書的博主。”康老師說道。

一年讀幾百本書,可能只是這種“展示”博主的幌子,用來招徠那些心急的消費者。

短視頻用3分鐘概述3小時的電影,用5分鐘幫你讀完一本大部頭經典。

一切都被快速解構。/《脫口秀大會》

只要願意一天付一塊錢的會員費,還有專門的博主把一本書的結構和觀點拆解出來,逐一向你報告。當一個這樣的“讀者”,甚至連抬眼皮的動作都可省略。

無論是展示書的博主,還是拆解書的博主,都在利用人們的焦慮與不安來賺錢。

讀得慢,我很樂意

不知不覺間,人類社會患上了“速度癡迷症”。

我們翹首期盼更快的手機、更快的時尚、更快的交易,甚至恨不得給身體和大腦也加上高速馬達。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馬克·泰勒發現,曾被認爲節省時間的技術力量,如今卻將人類困於速度陷阱之中。

馬克·泰勒的著作《爲什麼速度越快,時間越少》。

根據摩爾定律,電腦芯片的速度每18個月就會翻倍,現在,這一定律似乎同樣適用於人類生活。

速度,成爲區分社會經濟地位的工具。有些人暫時“領先”,憂心被後來者彎道超車;有些人“落後”了,害怕被甩入社會邊緣。

很多人氣喘吁吁地追逐快樂,追得如此急迫以至於匆匆錯過了快樂。

閱讀看似一種簡單基本的技能,也因科技發展而改變着。

人們習慣迅速在搜索引擎中找尋關鍵詞,在手機上瀏覽時,眼睛也不再“從左看到右”,而是在字裏行間尋找“關鍵詞”,看了前幾行文字後就開始“跳行”。

閱讀,真的越快越好嗎?

國外一位文學作品的閱讀博主Matt是英文老師,平日主持視頻欄目“Colorless Wonderland”。他從小看書就很慢,慢到被小學老師指着批評那種。2022年的上半年,他僅讀完了11本書。

Matt自稱是一個慢閱讀者。/Colorless Wonderland

儘管這位博主讀得不快,但他讀得深入。讀到自己喜歡的小說,他會一字一句揣摩,把書中角色、大小場景等細節逐一腦補出來。讀完一個系列小說,他彷彿就與作者共同建造了一個新世界

加入油管的讀書社區初期,這位博主被“卷”到了。爲了提升閱讀速度,他跑去看別家的速讀視頻,並嘗試應用在自己的閱讀當中。

他拿出一本大部頭小說,制訂了一週的讀書計劃,計算出每週要完成的頁數。想着比別人讀得更多的嫉妒和攀比心理,擠走了閱讀所帶來的樂趣。 

曾經週五通宵看小說的博主,爲了完成計劃而閱讀的過程,變得“比上班更痛苦”。

那本大部頭,不僅沒讀得更快,而且壓根沒讀完。最後,博主只好與自己和解:快速閱讀非他所長,自己更喜歡慢讀時的沉浸體驗。

英國作家C.S。 路易斯曾在《文藝評論的實驗》強調:“閱讀偉大的文學作品使我成爲千百個人,而仍舊保持自己。……在祈禱中、在愛中、在道德行爲中、在瞭解中,我超越了自己;同時我仍然是我自己。”

速讀 VS 慢讀

現代人的“閱讀”速度看似變快了,但接收速度卻不一定等比例提升。如果閱讀艱深的文章,速度對理解內容幫助不大。

根據《時代》雜誌的報道,幾乎1/3的人在15秒內決定是否離開文章,留下的人閱讀7分鐘後注意力渙散。

速度是一種快速閱讀的能力,以英文來說,一般人平均1分鐘可讀200個單詞,一旦受過速讀訓練,數量可提升至500個單詞。

速讀的基本概念是停止默讀。這也是大部分爭論的重點:文字直接進入大腦能加速吸收資訊,但也可能使人因專注在字句而暫停思考。

2000年,一本歌頌放慢生活節奏的著作《慢活》(In Praise of Slow)問世。作者歐諾黑(Carl Honore)從飲食、運動、醫療、教育等多個生活層面,提倡在“慢”和“快”之間取得平衡,像休息是爲了走更長遠的路。

這種宣揚慢活的生活哲學,在世界各地掀起了“緩慢革命”。以“慢食”爲開端,逐漸衍生出“慢城市”“慢設計”“慢時尚”等。

紀錄片《人生果實》裏,夫妻倆堅持過慢生活。

受這樣的倡議帶動,英美國家近年也流行“慢讀”(slow reading)。“慢讀”一詞來自尼采爲其《朝霞:關於道德偏見的思考》所作的前言:

“語文學是一門受人尊敬的藝術,要求其崇拜者最重要的:走到一邊,閒下來,靜下來和慢下來——它是詞的金器製作術和金器鑑賞術,需要小心翼翼和一絲不苟地工作;如果不能緩慢地取得什麼東西,它就不能取得任何東西。”

從英國到新加坡都有一羣愛閱讀的人,正積極參與到慢讀運動中。他們把經典書籍翻出來一讀再讀,企圖在閱讀中找回自己的節奏。此外,還會組織社區閱讀活動,分享彼此的讀後感。

慢讀,從慢下來開始。/視覺中國

當代慢讀運動堅決反對那種心中無一物、只見手眼忙的速讀,鼓勵人們咀嚼文章內容,成爲書中人。

慢讀,並不是刻意地把15分鐘讀完的文章,讀成一兩個小時。作爲當代慢讀提倡者,來自格魯吉亞的蘭斯洛特·弗萊徹(Lancelot R Fletcher)解釋,“慢讀”不從閱讀開始,而是從慢下來開始,更精確的說法是,慢讀始於停止,忠於折返。

挪威哲學家Guttorm Fløistad這樣形容“慢”的意義:

“其實,我們的基本需求從來不會變化——被看見的需求、被欣賞的需求、對歸屬感的需求、對附近性和關懷的需求、對一點點愛的需求。這些需求,只能通過人類關係中的慢才能獲得。所以,要想掌握變化,我們首先要恢復慢速,恢復反思,恢復團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到真正的更新。”

所以,“慢”的背後說到底是對人的關注和關懷,是希望抵抗那些將人異化的力量,在放慢速度的過程中嘗試重建一種秩序。

我們要逃離的對象不是科技,而是被籠罩的“快思維”。停下腳步,從思索衣櫃到底需要幾件衣服,到重新體驗飲食的美妙,再到閱讀一本書,請別在意多花一些時間,享受慢下來之美妙。

[1] 孤島龜息:新世紀慢讀運動指南丨《中華讀書報》

[2] 慢讀有益大腦?丨《聯合早報》

[3] 每年讀300本書的老師們,你們眼睛不會痛嗎?| 硬核讀書會

[4] 文藝評論的實驗丨C.S。路易斯

[5] The art of slow reading丨The Guardian

[6] 關注網絡時代的表達匱乏:跳出碎片化 迴歸深閱讀丨《光明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