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又稱槍刺,是裝於單兵長管槍械(如步槍、衝鋒槍)前端的刺殺冷兵器,用於白刃格鬥。也可作爲戰鬥作業的輔助工具。刺刀由刀體和刀柄兩部分構成。按形狀分爲片形(刀形或劍形)和棱形(三棱或四棱)兩種。現代刺刀一般刀長20~30釐米,它在近戰、夜戰中仍有一定作用。

這是一項“失傳”多年的軍事訓練技能,它還能重新煥發青春嗎?

關於刺刀的誕生,歐洲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由一不知名的法國人於1610年發明的;另一說法是由法國軍官馬拉謝·戴·皮塞居於1640年發明的。但這兩種說法都認爲世界上第一把刺刀的誕生是法國小城巴榮納(Bayonne),所以歐美把刺刀叫作“Bayone”。

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中, 刺刀是相當重要的軍械, 士兵們人手一把,製造數量龐大, 至今仍有大量留存。 但是在真正戰鬥中, 兩軍以刺刀對決的例子愈來愈少, 到了二次大戰,只有中國軍隊和日軍還有大規模使用刺刀拚鬥的例子。 其他軍隊, 多是以刺刀作爲嚇阻工具, 或是多功能的戰鬥刀, 其長度也逐漸縮短。

這是一項“失傳”多年的軍事訓練技能,它還能重新煥發青春嗎?

等到半自動和全自動武器普及, 並配上了高容量彈匣之後, 單兵的火力大增,刺刀的地位更是江河日下, 除了夜襲等敵我不明, 兩方極度接近而且敵我混雜的時候, 根本沒有端槍衝鋒的機會, 大老遠就會給掃倒。

二十世紀末, 以三米內刺刀見紅著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也放棄了拚刺刀的戰術理念。 現代刺刀的發展, 走上像瑞士刀一樣, 講究多功能, 而且要短小輕便、 易於攜行。

這是一項“失傳”多年的軍事訓練技能,它還能重新煥發青春嗎?

刺刀雖然在今日實戰上的重要性日益減小,但是仍是訓練部隊的一個重要課目, 對培養體能, 士兵的集體意識和殺氣, 有很大的助益; 就如同齊步走, 踢正步一樣, 永遠不會從部隊完全消失。但是練兵者也莫要本末倒置, 將其當成主要戰術, 實戰時如同驅民於壑。

如今,這一沉寂20多年的傳統課目在中國軍隊訓練中正煥發新的活力。2018年2月,新《軍事體育訓練大綱》發佈全軍施行,其中將格鬥、刺殺等具有凝聚官兵士氣、錘鍊血性膽氣、培育戰鬥精神作用的傳統課目列入選訓內容。記者從軍委訓練管理部有關部門獲悉,舉辦全軍刺殺骨幹培訓班,正是貫徹落實新大綱的重要舉措之一。

這是一項“失傳”多年的軍事訓練技能,它還能重新煥發青春嗎?

預備用槍是拚刺的準備動作,這個動作做好了,就能防守嚴密、利於進攻,並從精神上給敵人以威脅。如果面對敵人,“譁”的一下把槍送出,一次就做好準備動作,並且怒目相對,就會使敵人不寒而慄。反之,就會助長敵人的氣焰。對於將刺殺訓練列入選訓內容,一位老兵興奮的說起了自己的訓練經驗。

“隨着武器裝備發展,刺殺一度淡出軍營訓練場。很多學院從2007年開始就沒有進行刺殺教學了,而絕大多數基層部隊不練刺殺的歷史就更久遠了。”老兵對此感慨萬千。在我軍歷史上,刺殺訓練幾經中斷,在人才隊伍培養和訓練條件改善等方面,還面臨許多亟須解決的問題。

這是一項“失傳”多年的軍事訓練技能,它還能重新煥發青春嗎?

雖然刺殺訓練在現代戰爭中的實際作用大大弱化了,但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和大無畏精神在任何時代都不能丟,敢於“刺刀見紅”的精神永遠不能丟!

本文結束,二師兄謝謝大家之前的指教!歡迎更多建設性互動討論,您關心的也是我們關注的。

相關文章